求求你們,放直男一條生路吧


求求你們,放直男一條生路吧


1

這篇文章裡說的事兒,也許很多人不愛聽。但不愛聽就不愛聽,我還是想說兩句。

前陣子在英國,生理和心理都在失聲,吃了很多瓜,只是看看不說話。數數這些瓜,范冰冰的不敢說,吳秀波的懶得說,就張雨綺這事兒,有點意思。

事件經過大家都八得裡外不剩了,不贅述。

就我所見,無論是公眾號還是朋友圈,多數人都站在張雨綺這邊,覺得她爽利潑辣,敢想敢做,又有底氣,實在是現代女性的範本。

我的朋友倪一寧寫了篇很棒的文章,叫《世道變好是從女明星敢於離婚開始的》。

她說:

張雨綺在這個循規蹈矩的時代下一騎絕塵,把其餘主動表態要跟丈夫“風雨同舟”的正室們遠遠甩在了後面。

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女性,是不稀罕天降幸福的。這不真實,也不長久,更可能從頭到尾只是一個夢。你說我不可親也好,你講我不適婚也罷,我都當成褒獎,絲毫不影響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對於這種態度,我舉雙手雙腳支持。男權社會的束縛太久桎梏太深,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應該把人生的基座建立在自己身上,這種常識需要一再得到申明和踐行。

但有時我也會想,由於女性活出自我的例子太少而長期積累的飢渴和焦慮,是不是也在炮製新的問題:比如,把直男逼入另一種絕境?

2

就拿張雨綺的事情來說。且不提刀傷的細節說法不一,肢體衝突至少是派出所記錄在案的。這種極具傳播價值的細節,喚醒了過往人們關於獅子女張雨綺的記憶:扇汪小菲耳光,踹王全安車門。

這些行為有理由嗎?肯定有。說不定還有不為外人道的更充分的動機。但暴脾氣和愛動手的事實,總是沒跑的。網上幾乎一邊倒地拍手稱快,盛讚烈女,言詞之間的激賞,彷彿大打出手是特別值得歡欣鼓舞的事。

試想一下,把事件的主角換成任何一個男明星,恐怕馬上就會扣上“渣男”、家暴的惡名,寫進永不翻身的黑歷史。為何到了女性身上,卻成了另一番光景?

這不是在為家暴找補。在任何意義上,家暴都是要反對的。

我想說的是,當對男性家暴的憤恨和怨念積累到一定程度,成為了一種慣性的政治正確,很多人期待的理想結果並不是如何杜絕抵制,而是更簡單直給的方案——女性打回去就好了。

即便我自己或者身邊的人不會動手,至少有女人真的動手了:簡直人生偶像啊,看著就爽!

氣出過了,理怎麼辦,誰還在意呢。

我支持張雨綺離婚,不反感她打自己的丈夫或男友。因為這是她的私人生活和主觀選擇。

但有一點,我不認為動手打人是正確的,更反對把張雨綺當作快意恩仇的女俠來追捧。這背後,除了行為本身不太可取之外,更要緊的是隱藏著一種另類的性別歧視:你們男性曾經這樣對我們的,如今我們女性要加倍奉還!

問題是,如果當初的方式就是錯的,以錯誤來還擊錯誤,就正確了嗎?

3

家暴是一個是非太過強烈的話題,做例子容易帶歪。

我們看一些更普適的話題。

譬如送禮物。

我知道有些女生受偶像劇和少女情感號的影響,對禮物的期待大體是這樣的:逢年過節要送禮不說,特別的日子當然也得慶祝。

什麼叫特別的日子呢?不是結婚或者在一起的紀念日,而是我們第一次牽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吃飯。拜託,你就說每天都想收禮物,還顯得更真誠一點。

除了日子,對東西當然也少不了憧憬。最典型的是,自己在櫥窗或者櫃檯裡看過一眼,問過一嘴,等收禮物的時候,就有男生雙手奉上。這簡直是雙倍饋贈,又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又顯得男生對我的關注細緻入微,在乎我在乎地日月可鑑。

能有這樣的男朋友或老公,當然是極好的。可是提這樣要求的女生,自己能做到的又有幾個?這本來就是極為苛刻的標準,為什麼不能給彼此一點正常的彈性空間?

我有一位亦師亦友的男性師長,一次在朋友圈裡感慨,在他們70後的世界裡,老婆的生日要到了,開口問一句:“今年你想要什麼禮物呀?我給你買。”就已經完美了。一來,提早問,說明放在心上。二來,有的放矢不會買錯,禮物合心意。

但他也無奈地補充說,放在今天,這樣的男朋友怕是永遠不會合格。因為等著這句話的標準回覆是:“你連我想要什麼都不知道,你不愛我了!”

這個時代的愛情,像是得了糖尿病,隨隨便便就要含糖量三個加號。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美味都要拼命撒糖,齁甜齁甜也會是另一種反胃啊。

很長時間裡,我一直不理解,過去那種噓寒問暖相濡以沫的“真實”,是如何變成今天不夠懂我的“無趣”的呢?

後來我想通了。的確是有很大一部分直男癌,覺得不送禮物也無妨,對重要節點不上心,哪怕是送禮傳情,也隨手敷衍。也有很多直男,送出來的禮物,真的讓女朋友哭笑不得。

當這樣的情形日積月累,女性的不滿也慢慢接近爆點。終於炸裂的那個瞬間,竟然發現是一枚無差別擴散的地圖炮:你們這些直男惹老孃不爽了,老孃憋了那麼久就想要發洩,所以全世界的直男都應該按老孃的標準來。

這就回到了和前面家暴類似的邏輯裡:當你在直男癌那裡受到了錯誤的對待,把積攢的怨氣發洩到普通直男頭上,就是一種正確了嗎?

很遺憾,人生不是數學,很少負負得正。把對直男癌的痛恨轉變成對普通直男的苛刻,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聰明的女生會懂得,直男癌是可以放棄的,直男是可以調教的。硬是要把在直男癌這裡積攢的不滿,轉嫁為對普通直男的壓迫,不過是一種粗暴的懶惰,到頭來,自己也沒有滿意,對方也嚇跑了,得不償失。

4

《奇葩說》第五季到現在,有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馬東使壞,讓蔡康永和薛兆豐回答網上流行的送命題。

這兩位老師,一個身上掛的標籤是“情商課”,一個是思路縝密反應迅速的經濟學家,卻接連答錯。可是,兩題過後,薛兆豐自信地說,他知道怎麼答了,再來一題,他肯定能答對。果不其然,他答對了。

因為送命題的邏輯是最簡單的:寵我愛我關注我,你的世界裡最重要的永遠是我。

這種思路,摸透並不難,愛你的人也會去做,但是第一,請不要太執著,以完美要求他人。第二,請給一點時間,讓直男慢慢體會。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雖然身為一個直男,但算是有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一直有換到女性的角度,思考女性的難處與困擾。這些都發自肺腑。

這一次,我也想真心想和一些略顯極端的女性朋友們說一句:給沒救的直男癌切斷來路,給有救的直男留條活路,相信我,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