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現這6種特殊生理現象怎麼辦?醫生說:別擔心,不用處理

導讀:家裡迎來了新生命,全家喜洋洋!但很快新生寶寶出現了一些特殊生理現象,很多新手父母給嚇壞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那麼新生寶寶有哪些特殊生理現象呢?這些特殊生理現象該如何處理?詳讀下文,你肯定漲知識:

新生兒出現這6種特殊生理現象怎麼辦?醫生說:別擔心,不用處理

妹妹前幾天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王子,全家都非常開心,對小寶寶精心照顧。但今天妹妹哭著跑來找我說:”姐姐,這下可怎麼辦?昨天給寶寶洗澡後,發現寶寶身體很多地方脫皮了,是不是我們弄傷了寶寶啊?” 我說:“別擔心,這是好事,證明寶寶生長得快。新生兒皮膚脫皮是正常的,大部分新生寶寶都有這樣的現象。”妹妹聽完我解釋,終於笑了,說:”姐,你快給我說說,新生寶寶還有什麼特殊的生理現象,讓我好好學習一下,免得下次又哭著找你。“

相信還有很多新手父母也跟我妹妹一樣,對新生寶寶的特殊生理現象有很多疑問。為此,我特意請教了相關的兒科醫生,醫生說,剛降生的寶寶,會表現出一些奇怪的生理現象。只要父母瞭解其中原因,並能適當注意,寶寶一定會變得正常起來。醫生說,以下幾種現象都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別擔心,不用特別處理:

1.新生兒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都會出現脫皮的現象,無論是輕微的皮屑,還是像蛇一樣脫皮, 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有問題均屬正常現象。脫皮是因為新生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所致。此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

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但以四肢、耳後較為明顯,只要於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無須特意採取保護措施或者強行將脫皮撕下。如果脫皮伴有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徵,需要就診。

新生兒出現這6種特殊生理現象怎麼辦?醫生說:別擔心,不用處理

2.新生兒打噴嚏

新生寶寶偶爾打噴嚏並不是因為感冒了,而是因為他鼻腔血液的運行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微小物質如棉絮、絨毛或塵埃等附著在鼻腔,便會刺激到鼻腔黏膜而引起打噴嚏,這也可以說是寶寶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打噴嚏,除非寶寶流鼻涕,否則父母不用擔心,也不要隨意給寶寶吃感冒藥。

3.新生兒驚跳

新生寶寶在入睡之後局部的肌肉常會有抽動的現象,尤其是手指或腳趾會輕輕的顫動,或是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等, 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突然啼哭,這是由於新生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所致。此時,父母只要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4.新生兒下巴抖動

由於新生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抑制功能較差,常有下巴不自覺移動的情況,父母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是在寒冷的季節,父母則需要注意寶寶的下抖動是否因為保暖不足所致。另外,若有伴隨其他的的症狀,則可能是病症之一。

5.新生兒乳房增大

女性懷孕時體內雌激素與催乳素等含量逐漸增多, 到分娩前達到最高峰。這些激素的功能在於促進母體的乳腺發育和乳計分泌,而胎兒在母體內也受到這些激來的影響,因此,不論男寶寶或女寶寶出生胸部都會稍微突起,有些還會分泌少許乳汁,俗稱“新生兒乳”、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任何治療。在胎兒離開母體後,來自母體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會自然平坦。父母千萬不要刻意去擠壓寶寶的乳頭,以免引起感染。

6.新生兒斜視的眼睛

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在產道中受過擠壓,所以眼瞼會有些水腫,一般在2~3天就會消失。而讓媽媽感到驚訝的是,嬰兒怎麼會老斜著眼睛看東西?別緊張,這其實是“生理性遠視”造成的,通常在2~4周以後就可恢復正常;此時的嬰兒,超過20釐米外的東西是無法看清的,而到一個月後,視力會基本正常了。如果3個月後,嬰兒仍舊斜視,應及時帶他去醫院就診。

新生兒出現這6種特殊生理現象怎麼辦?醫生說:別擔心,不用處理

寶寶一出生就讓父母白了幾根頭髮,寶寶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可能這發生在大人的身上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但其實,對於新生寶寶來說,這只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緩衝的一個小階段而已。各位父母不要那麼的擔心了!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哪些特殊生理現象?歡迎一起來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