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不是爲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

“公益是治療我們這個地球、治療我們自己最好的良藥,公益是最好的治癒劑。”今日上午,在2018 XIN公益大會主論壇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做公益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參與公益,自己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受益者。

2018 XIN公益大會由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和馬雲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本屆大會以“相信小的偉大”為主題,旨在推動建立人人參與的公益文化,探索“XIN”公益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促進中國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XIN公益大會由馬雲於2016年發起,眾多國內外公益名人、草根英雄參與。XIN音同“信”, 意為“誠信”、“信任”、“信賴”。今日拉開帷幕的第二屆XIN公益大會,已經成為公益界的一場盛會。

做公益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

馬雲在演講中說,公益與慈善不同,慈善以給錢為主,公益需要錢,但是光有錢遠遠不夠。慈善在於給予,而公益在於參與,用心和時間付出點點滴滴的行動。花錢是簡單的,但是作出行動不容易。

“很多公益榜本身就不夠公益,因為它們是根據捐款多少來排名的。”在馬雲看來,公益不分大小,公益不是看捐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是否能夠喚起更多人一起參與。

做公益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

年輕時的馬雲就是個愛管閒事的熱血少年,創辦阿里巴巴後一路走來,本心不變。“參與”和“給予”上都毫不吝惜。3年前,馬雲向全體員工發出“每人每年完成3小時公益志願服務”的倡議,以此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阿里也一直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鼓勵平臺商家、消費者和其他生態夥伴參與公益。

做公益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你自己相信

馬雲認為,做公益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因為熱愛。就像兩個人結婚,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因為愛。公司裡不應該有“社會責任部”,應該每個員工都要承擔責任,公益不應成為外在的負擔,而應成為內在的基因。

他尖銳地指出,企業不能一邊生產對社會有汙染、有毒的產品,一邊到年底捐點錢做慈善。企業應該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做公益,但今天我們往往看到了很多人採用了“公益的手法、商業的心態”。

馬雲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公益理念。2017財年,馬雲的45.5個公益時中,45個都是他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做公益“掙”來的。另外0.5個公益時來自捐贈,馬雲自己此前定下了一條規則,“無論捐多少錢,最高只能申報0.5個公益時”。

阿里巴巴今年5月公佈的“公益財報”顯示,2018財年馬雲在公益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經歷越來越多,公益時大幅增加到75個。其中40多個小時花在了環保相關的公益行動上,比如,他以桃花源基金會聯席主席的身份,牽頭成立了“社會公益自然保護地聯盟”,參加了桃源裡自然中心開課儀式,還遠赴東非研究和商討保護野生動物;20多個公益時用在了鄉村教育領域,包括今年1月21日,在海南三亞為獲得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的100名鄉村教師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