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交汪,苗話叫“Jes Wangs”,位於臺江縣方召鄉的東部,與劍河縣接壤,距臺江縣城約20公里。從臺江縣城出發,去交汪的路並不好走,一路都是爬坡,有人戲稱方召就是臺江的“西藏”。隨著海拔的增高,一路上都是霧雲迴繞,一片片大山都藏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赫然有種身在天間雲中的感覺。又有人戲稱,這才是中國真正的“霧都”,大自然的“霧都”。

交汪是臺江縣最大的苗寨,全村700多戶3600餘人。交汪由原交汪上寨及交汪下寨合併而成,兩村原本就是一個自然寨。2013年該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走進交汪,給人最大的震撼是古老而龐大,700多戶人家近800座古老的苗家吊腳樓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從山腳看去無比壯觀,與人震撼心靈和感嘆唏噓。交汪依“九龍坡”而建,還有坡下的“九龍潭”,坡上的“交汪神樹”,這些地名都有美麗的傳說。寨中有樹,這是苗寨最大的特點,交汪至今保留著千畝原始森林,林中古樹參天,老藤盤根,氣勢非凡。像所有的苗寨一樣,交汪也長著很多楓樹,楓樹高大而挺拔,這是苗寨的標誌。苗族認為挺拔的楓樹就是自己的先祖,傳說蝴蝶媽媽就是從楓樹中誕生的,而楓樹則是在犧牲的苗族先祖“尤”的鮮血中生長的,楓樹是苗族祖先的靈魂,所以人們總對他倍加的尊愛,並得以保護,在很多的節日裡,人們焚香化紙給予祭拜。林下,有多條清涼小溪穿過。走在林中陣陣高氧空氣襲來,清涼透體、沁人心脾。這裡群山環繞,獼猴、山雞等野生動物村落山澗出沒,蘭花、金銀花、老虎蕨等野生觀賞植物漫山遍野,山坡梯田連片,風光美不勝收。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交汪古老純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說,交汪主要是劍河、鎮遠報京、臺江臺拱、老屯、革一等苗族邰氏宗族遷徙而來,以前有劍河、鎮遠報京一帶遷徙來的侗族居住,後來漸漸的全部苗族化。邰家老人告訴我,幾百年前或者上千年前,他們的祖先是一個獵戶,帶著獵犬行蹤百里尋找獵物。突然獵犬狂奔掉下了泥潭,獵戶趕緊前去救獵犬,救出獵犬後,他發現獵犬掉下的泥潭是一大片浮萍。獵戶很高興,這裡有水,而且有浮萍——表示有肥沃的土地,就有了可讓人居住的土地。從此,獵戶就帶著家族移居到此,交汪從此誕生。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這些傳說和歷史故事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古老的苗寨,有太多故事要向你傾訴。古老的《苗族古歌》唱道:“五支老媽媽/六支老婆婆/遷徙來西方/尋找好生活。”講述苗族人民離開家鄉向西遷徙尋找新的生活,到了貴州,到了黔東南,到了臺江。而後又唱到“稻稈鋤把粗/穀粒果子大/要吃用手剝/莫用碓舂它/破了太可惜/碎了更遭蹋。”覺得這裡是理想生活的好地方,就分支定居下來。古老的交汪也跟古歌裡面唱的一樣,在苗族的遷徙和尋找中,成長起來的。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作為苗族聚居地,交汪位於苗族文化劍河久仰、臺江方白支系和臺江方秀支系的中心,幾種苗族文化、服飾交融,和諧共存。交汪苗族文化獨特,傳承千年,從未間斷。有二月二祭橋節、三月爬坡節、五月開秧節、苗年節、十三年一次的祭祖節等獨具魅力的民族節慶,又有蘆笙舞、苗族情歌對唱、鬥牛習俗等異彩紛呈的民間活動,還有古色古香的苗家吊腳樓。

此時,站在坡頂,交汪盡收眼底,層層疊疊的700多座吊腳樓滿山遍佈,堆疊出一座宏偉壯觀的“高山古寨”。古寨仍然保持上百年的風貌,仍然保持相對完整的高山苗族文化生態圈。房屋都是木質結構的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建築均為木材建成,其款式有平房、樓房和單坡吊腳樓房三種。以單坡吊腳樓房居多,一般建有欄杆、木樓或左或右建有偏廈,為歇山頂兩面倒水。吊腳樓多數為兩層,下層安置石碓和關禽畜,上層住人,堂屋門前均設曲欄,安條凳,供乘涼小憩。屋內置樓梯,樓上安放織布機,存放穀子或貯藏東西。這些古老的吊腳樓建築獨具風格,凝聚著苗族人民的智慧結晶。

藏在深山裡的苗家閨秀:交汪苗寨

交汪依山而建,氣候宜人,穿過古寨的河流溪溝遍佈,山坡上滿是梯田,梯田“波耕水耨,盈盈其間”,好一片田園風光,真可謂是世外桃源。交汪盛產朝天椒和冷水魚,稻田裡養的冷水魚煮苗家酸湯拌朝天椒,味道美不可言,讓人食之不願停口,配以苗家自制的米酒,讓人只想一醉方休,醉在苗寨,忘卻凡塵。

臨行,苗寨的老人微笑著送別,無論我們是誰,我知道,他們都會送我們走出很遠,或許,還會再送上一杯自家的米酒,恨不得再留住客人一會,一起把酒唱歌。我接觸的苗族人,他們那種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師承自然和灑脫自由、坦蕩真誠、勤勞勇敢、熱情樂觀的生活態度一直讓我佩服和嚮往。走出交汪,寨門外山坡中,幾棵古老的參天楓樹凝望古寨,千百年不變,赫然回首,古老的氣息依舊迴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