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风险地图系列|贵州省城投企业信用风险排查

撰稿:中诚信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部

或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要点

►贵州省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分析

◆全省经济规模偏小但结构不断优化,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省财政收入增速逐年回落,部分市州财政平衡能力较弱

◆全省显性债务有所减少,隐性债务平稳增长

►贵州省城投企业情况分析

◆政策环境: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严格控制债务增量

2018年以来,在坚决打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攻坚战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出台多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持续加强地方债务管控,包括违规举债终身问责等,具体政策详见正文。

◆城投企业概况:AA主体为主,市属城投占比较高

根据截至2018年4月底对有存续期债券的城投企业进行统计,贵州省城投企业共计64家。从主体评级情况看,以AA主体为主,数量达52家、占比超过80%,AA+及AA-企业分别为8家、4家;从行政层级情况看,以市属与区县类城投为主,其中市属类城投30家,占比最高,区县类城投19家;从省内城投的区域分布看,贵阳、遵义、六盘水城投企业数量居前,黔南、黔东南、铜仁相对较少;从城投类型看,根据城投企业经营范围统计,仍以具有一定经营性资产获取经营收益的交通类、公用事业类、投控类等城投企业为主,占比超过七成,从事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的城投企业占比接近30%。

◆城投债概况:2020年进入偿债高峰,发行成本居全国首位

截至2018年8月31日,贵州省存续期城投债共计168只,债券余额共计2110.63亿元,在全国位居中段,略低于各省份存续城投债规模均值。从省内分布情况看,贵阳存续期城投债规模高居首位,超过1000亿元,其余各市州存续期城投债规模均未超过300亿元,黔东南州暂无存续期城投债;从债项信用等级看,AA级城投债占比居首,达到76%,其次为AA+(18%),无AA-以下级别的城投债;从债券到期情况看,2018年到期规模共计92.4亿元,未来5年中2019年至2021年为城投债到期高峰,平均到期规模接近300亿元;从债券资金用途看,在披露募集资金用途的115只城投债中,14%的债券用于偿还或置换前期债务,86%债券用于项目建设与运营,项目类型涉及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公路交通等,其中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对较高,占比达到33%。

从新发债券情况看,2018年以来,伴随严监管紧信用态势持续,贵州省区域性债务风险加速暴露,市场对其认可度不高,城投债发行趋难趋紧,1-8月累计新发行城投债券14只,发行规模共计161.4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9只,发行规模减少33.6亿元,发行规模的全国排名自2017年第17位降至第21位。此外,贵州省城投债发行成本不断上升,1-8月加权平均发行利率(7.3%)高居全国各省份首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0bp,且较2017年同期上升80bp。从债券品种看,企业债发行数量最多,数量达7只,占总发行数量的50%;公司债发行规模最高,规模达9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60%。从债券期限看,7年期城投债发行数量及规模均最大,分别占了总数的57%和71%,5年、7年中长期债券合计规模占比接近90%。

◆城投财务概况:债务持续扩张,盈利能力下滑,债务覆盖能力下降

从资产总额看,贵阳、遵义城投企业资产总额较高,均值达500亿元以上,远高于其余省份;从负债水平看,铜仁、遵义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均在50%以上;各市州城投企业有息债务均值为889亿元,其中贵阳、遵义城投企业有息债务位居前列;从偿债能力看,贵阳、黔西南、黔东南等市(州)相对较低,偿债压力相对较高。

◆城投企业监管处罚及信用事件概况

2017年以来,围绕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家持续加强对地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贵州省暂无涉及城投企业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的监管处罚事件,但从其城投企业信用事件看,截至2018年8月,贵州省仍有发生融资贷款逾期等方面的信用风险事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但未发生公开债券违约。

►贵州省城投企业风险排查

中诚信国际根据城投企业自身财务表现、业务运营情况、公司治理情况及可获得外部支持,对贵州省不同行政层级的64个城投企业进行风险排查,结果详请咨询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