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關鍵在於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和省長馬興瑞陪同下,先後來到珠海、清遠、深圳、廣州等地,深入企業、高校、鄉村、社區,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進行調研。

  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清遠市所轄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考察調研,聽取廣東省推動粵東西北脫貧攻堅和清遠市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彙報,對當地的做法表示肯定。習近平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要堅持辯證思維,轉變觀念,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充分發揮粵東西北地區生態優勢,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

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廣東省清遠市所轄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考察調研,總書記走進青年電商創業培訓中心,詢問學員們的學習收穫和打算。

  深圳是我國的一個經濟特區,以其滄桑鉅變展現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24日上午,習近平參觀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展廳內,今昔圖片強烈對比,歷史場景歷歷再現,全景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他強調,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來這裡,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廣東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經驗,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隨後,習近平前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實地察看前海開發情況。他指出,深圳要紮實推進前海建設,拿出更多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深化深港合作,相互藉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24日上午,習近平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

  廣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24日下午,習近平先後考察了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和暨南大學。在永慶坊,他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築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彙報。他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24日下午,習近平在廣州考察,來到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

  習近平強調,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始終鼓勵廣東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廣東40年發展歷程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總結好改革開放經驗和啟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最好慶祝,而且能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動力。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

  習近平對廣東提出了4個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是深化改革開放。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要繼續推進改革,抓好改革舉措的協同配套、同向共進。

  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 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破除無效供給,培育創新動能,降低運營成本,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要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門生態環保合作,加強同鄰近省份開展汙染聯防聯治協作,補上生態欠賬。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家政服務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一件一件辦好。

  三是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要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建立健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帶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要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做優做強珠三角核心區,加快珠海、汕頭兩個經濟特區發展,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要全面推進法治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四是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要繼續推進作風建設,整治各種隱形變異“四風”問題,防範商品交換原則向黨內滲透,規範政商交往行為,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轉自:中國城市規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