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大錢靠平台

平臺模式是商業模式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我財富秘籍中必講的內容。

我講三個人物:一個人物叫陳佩斯,一個叫馮小剛,第三個叫趙本山。我們回過頭開看一看他們三個人內在的藝術真正水平,很難講誰高誰低,但是因為商業模式的不同,導致他們經營的結果差別非常大。陳佩斯一年200萬,馮小剛一年2000萬,那麼趙本山呢,趙本山在2001年他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叫二人轉,趙本山本來是一個二人轉的演員。當他看到二人轉這個節目的時候,他說二人轉這個事情有可能做大。如果跟陳佩斯一樣的話,那麼趙本山應該怎麼做呢,趙本山應該上臺開始表演二人轉,那麼如果這樣的話,趙本山一半的收入也不過如此兩三百萬人民幣而已。我們已得出一個結論:任何的投資人或是創業者,如果他本人的定位就是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話這樣的企業能做大的可能性極少。一個重要的創業者或投資人,他必須把自己從一個技術的角色跳出來成為一個經營者的角色,這個企業這個項目才有可能做大。趙本山從第一天開始做二人轉的時候,他就沒有想過讓自己再上這個舞臺成為一個傑出的二人轉演員。2001年趙本山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他搞了一個大賽叫什麼,叫做“本山杯”二人轉大賽。在做平臺這個概念上,有的人用硬件做平臺,比如說APPle;有的人用軟件做平臺,不如說微軟。而趙本山用的什麼呢?他用他自己的品牌做了一個平臺全東北大量的二人轉演員都到這個平臺來比賽,評出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評完之後,趙本山說我要平門收徒。我前幾天在外地講課的時候,我問在座的總裁,我說你要做一個項目,你要找到這個項目相關的人才,你該怎麼去找呢?大多數的總裁跟我講,說高薪去誠聘人才,花高價錢把人才挖進來。我要告訴各位,你回過頭看一下。趙本山籠絡人才的方法和你籠絡人才的方法,那是一個天壤之別,趙本山怎麼籠絡人才,趙本山是讓人才過來給他當徒弟,我們上網查,趙本山收徒弟儀式非常的正式,紅地毯鋪著,所有的人整齊著裝,然後跪在地上,一個頭比一個頭磕的還要響,然後給老師遞上茶水。趙本山喝了茶水之後,然後給徒弟一個禮物,那個禮物是一塊大的石頭,這個石頭據說價值上萬。上面刻著金光閃閃四個大字叫做岡法家規,你把人才請來了,花高薪把他請來供著他,而趙本山把人才吸引來了,給他當徒弟,這是完全兩種部同的方式,顯然趙本山的方式成本更低,管理會更簡單。趙本山搞了一個本山杯二人轉大賽,然後收徒弟,就把你的人才吸過去了,這叫吸星大法。如果你是一個二人轉的公司,你碰到趙本山這樣的話,你該怎麼辦,你很鬱悶,同意嗎,這是典型的平臺模式。在本市招了這麼多的演員過來,這些演員演的越開心,趙本山就越掙錢,他演的越好,趙本山就越掙錢,我送在座的各位兩句話,第一句是所有的英雄都需要一個平臺;第二句所有的企業都需要一個平臺。我們後面也會講到平臺的案例,你會發現在平臺模式上,經常是外行人賺內行人的錢。我們等會來總結這個案例,你會發現做本行的人很多都掙不了這個錢。誰賺了外貨的錢,是阿里巴巴賺了外貨的錢,百度本身不做門戶,也不做社區,但它賺了網站的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趙本山是一樣的,趙本山通過這個方法,搭了一個平臺,那麼趙本山怎麼掙錢呢?通過自身品牌搭了平臺,把人才吸過來,現在有了品牌有了人才,變出什麼事,要變出產品來,同意嗎?變出可以大量能複製的產品,比如說電影電視劇,比如說劉老根大舞臺,然後做連鎖經營。聽說還做什麼劉老根私房菜,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大量複製的,他只要有了品牌有了人才就可以大量地複製這些,可以落地的產品出來就可以賺大錢,到目前為止,無論如何趙本山都是中國演藝界所看到的也就是說是最傑出的最有經營天分的人才。陳佩斯一年賺200萬,馮小剛2000萬,趙本山一年2個億以上。為什麼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一樣的情況下,經營的結果為什麼相差這麼大,是因為商業模式的不同。商業模式是在公司戰略定位的基礎上實現經營目標;資源和能力的架構是企業賺錢的方法。管理大師皮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掙大錢靠平臺

我們說真正的財富是由商業模式來決定的,陳佩斯的商業模式的設計跟全中國很多的企業家所採取的商業模式是一樣的,為了理想,他搞得非常辛苦。其實理想並沒有錯,錯的是他的商業模式,產銷一條龍,從頭忙到尾,採用的是傳統的生產製造方式,持續地投入直到產品上市,獲得銷售的收益。陳佩斯怎麼做的呢,陳佩斯以前是一個小品演員,幹得不錯,自己出來走一次,就能掙十幾萬,自己賺自己花,後來為了理想,跑去搞舞臺劇、搞話劇,一場演出酬勞才十幾萬,導演分錢、演員分錢、助理分錢,場務分錢、道具也要分錢。舞臺要花錢,花錢的地方多這呢?十幾萬的收益,你分一點,他分一點,最後搞不好還要賠錢,這就是產銷一條龍,從頭忙到尾也掙不到錢,做的很累。很多中國民營的企業就是這樣,老闆忙死也掙不了很多錢,陳佩斯幾年前接受電視臺採訪的時候說:他現在的車子是桑塔納2000,基本上可以進汽車博物館,身上穿的毛衣是十年前買的,不敢去高檔餐廳吃飯,他生活得非常辛苦,其實他本來是一個非常出色很能掙錢的演員。中國有很多幹銷售的,幹得不錯,就自己當老闆開了一家公司,可是當了老闆之後才發現老闆的錢要分給別人而且搞不好還有可能賠錢,所以說模式不對,老闆做企業是很辛苦的。

掙大錢靠平臺

馮小剛導演用什麼商業模式呢,馮導一年只做一件事,拍賀歲片,他做這個事情一直做下去,累計起來的就是企業價值。馮導前幾年賀歲片的收入是多少呢,《甲方乙方》票房的收入是3600萬、《不見不散》收入是4000萬、《沒完沒了》收入是3800萬、《手機》收入5000萬、《天下無賊》是1.25個億、《夜宴》是1.3個億、《集結號》是2.6個億。各位知道嗎,最厲害的不是這個,而是馮導還沒有開機,這部電影的成本就已經收回來了。只要多賣出一張票,這部電影就是賺的而現在馮導隨便拍一部電影,票房的收入比前七年的收入還要多。馮小剛的商業模式也是我經常講的,叫成本變利潤,處處是利潤。成本變收益就是他本來應該花錢的,變成不要花錢了,誰付費了呢,企業利益相關者,第三方。馮小剛的賀歲片裡出現一部手機,那個手機本來是要賣的,不買也要借一個吧,他非但不用買,由手機商免費提供,還要找手機商收廣告費。他要拍一個餐廳,走進那家餐廳去拍戲,餐廳為了他停止營業,沒有顧客的收入對吧,理論上餐廳應該租給他,再跟他收錢,但餐廳非但,沒有跟他收錢反而給他錢。馮導去哪裡拍片哪裡就要給他錢,因為經過他的電影宣傳之後,很多人都會到這家餐廳吃飯,所有本來應該是成本的全部都變成收入了,充分利用可能的商業機會。不僅僅是瞄準觀察到影院獲得的票房收入,而且將電影錄製中原有的成本環節轉化成利益環節,將利潤點遍佈在產品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之中,這就也叫第三方支付,這也是商業模式重要的一環,即使這麼厲害的模式也幹不過趙本山的平臺模式。從每年利潤200萬的陳佩斯再到利潤2000萬的馮小剛,再到年利潤2個億的趙本山,大家不難看到商業模式對於一個企業有多大的幫助。你是屬於賣的還是屬於搭平臺的,你是屬於傳統生產的累死累活最終掙錢的,還是搭平臺。所以各位,你一定要一起學習,利用平臺模式構建出你的商業模式框架,讓你自己成為一個價值鏈真正的管理者,這樣才能做到財富自由,邁向真正的財富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