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爲什麼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爲教師?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今年教師節(9月10日)最引人注目的消息來自阿里巴巴主席馬雲。經過17年奮鬥,將阿里巴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打造為全球著名的電子商務集團之後,馬雲終於決定迴歸本職,做一名教師。

在給母校杭州師範大學師生的演講中,馬雲說:“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來當CEO,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是首席教育官;所幸我把杭師大所學的,自己當老師的所有經驗、當老師的所有經歷帶到了創業之中去;CEO如果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如果不是幫助員工成功、幫助客戶成功、幫助合作伙伴成功,這家公司就很難成功。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而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讓他能夠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

無獨有偶,來自美國的教育科技公司Zinc 學習實驗室的克勒特·克爾曼(Colette Coleman)也把管理和教師經驗聯繫在一起。所不同的是,克勒特希望教育科技公司的從業人員都能積累一點課堂教學經驗,她認為這能更好的讓他們理解產品,從而幫助更多的人。

克勒特說:當我還在洛杉磯聯合學區(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的一所中學教書時,我曾熱切地關注著教育科技(Edtech)公司銷售代表和培訓師的工作。幻想著他們的生活會是多麼的精彩,上午9點才上班,隨時可以去休息而不用顧慮坐滿學生的課堂。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是多麼幼稚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當我正擔任Zinc公司業務發展總監的時候,我又開始暗自羨慕起老師的工作了。我想念的可不僅僅只是暑假,還懷念從學生們那裡學到的東西以及他們所帶給我的成就感。

出於這個原因,也因為所有的智慧和洞察力都來自教學,我認為現在是時候讓教育科技公司的領導者以教師的身份重回課堂。無論他們是工商管理碩士(MBA),技術專家,他們都可以教點東西,關於生活啊,商業啊。與此同時,說不定他們也能得到點靈感,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專屬教育者的“不”並不一定是個人原因

如果老師說 “這不是你的事情,這是我應該考慮的問題”。這個回應不僅僅是禮貌的拒絕,而是他可能真是那麼想的。即使一款新的科技產品不僅能滿足了特定的需求,而且易於操作,也不一定意味著老師會使用它。

如果教育科技(edtech)公司的員工花一天的時間來教學,他們會知道老師們多不容易。有太多的程序需要操作,而真正留給他們教學指導的時間並不多。太多的程序和太少的時間所帶來的壓力,不僅會導致本能的拒絕,還會讓教育工作者(禮貌地)對新的試驗性方案、免費產品甚至是被管理層要求“自願”嘗試的工具大喊“不”。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有時候新產品確實可能會提高老師的效率。但如果教育科技公司的銷售人員從老師的角度去想,就會理解,無論看起來多麼簡單的東西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適應。有時候,不是產品好壞的問題,是老師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了。

這不僅僅是你想到的數字

在公司的董事會,數字很重要:有多少日活躍用戶?有多少人會購買產品?客戶續費率又是多少?

其實在學校裡,數字同樣重要。對於許多教育科技公司來說,他們也關心產品的影響和作用以幫助教育工作者看到可量化的學生的進步。教育工作者希望看到可量化的進步。在這個問題上,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技公司的高管想法是一致的:與去年相比,今年學生在州測評中的表現會好多少?

然而,一旦進入教室,教育科技企業家會發現還有另一個數字也影響了產品的使用:員工與工作量的比例。許多地區和學校都與專業的精英技術團隊合作,因此,在現實中,對IT管理者提出的看似可行的要求,很容易就被淹沒在他們每天負責處理的成堆的工作中了。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在最近的一次網絡研討會上,來自田納西州格林維爾城市學校(Greeneville City Schools in Tennessee)的IT管理員解釋說,在他的城市,有限的幾個計算機技術人員負責對包括城鎮警察局以及數千名學生、數百名員工及其設備的IT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教育科技公司看起來的一個“小”要求,可能(理所當然的)被推到一邊去了。

是否有從教經驗可能不相關

對任何教育技術公司來說,有課堂授課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畢竟,教學就像游泳:從書上看到的都是理論,但只有親自跳進深水裡之後,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游泳。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教學經驗是來自十幾、二十年前,你可能需要重新再學一次了。

雖然技術的改變不會改變教學的核心,但如果你在做課堂教學服務的技術,跟上最新的課堂教學發展就很重要了。當我還是一名教師時,蘋果和谷歌的平板電腦還不存在,占主導地位的還是無線電。當我在課堂上使用教育科技工具時,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移動筆記本電腦沒充電。瀏覽其他網站並不常見。沒有學生用智能手機,所以他們不像今天的青少年那樣盯著社交媒體看。

毋庸置疑,從那時到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儘管出現了這種新的教育科技領域和無數新的SISs、LMSs、設備和在線學習工具,但使用這些技術對於教學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具體來說,就是外部的、無法控制的力量,比如停電、斷網和消防演習,這些事情仍然會影響精心設計的使用教育科技的授課。重回教室則會提醒產品研發人員,一個產品除了“好”之外,還應該考慮如何能更順暢的使用。

不管產品有多好,它都能變得更好

有多少次,一件你自認為很完美的產品,一旦真正進入教室時,卻發現了小問題不斷呢?又有多少次看起來是一帆風順的新功能發佈,直到那些比大多數老師或者是你自己更頻繁使用你的產品的“超級用戶”站出來告訴你,才這產品其實不怎麼樣?這些都表明(並且是常識)教育科技產品必須要在真實課堂環境中測試。

觀察教師使用你的產品是一回事,他們會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另一個方法是自己以用戶身份體驗產品。遵循這一原則,許多科技公司讓他們的開發人員負責客戶的技術支持。為什麼?因為當他們不斷需要解決某一個問題,他們就會厭倦,可能就能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同樣的道理,如果教育科技公司的高管們先試用,他們就會看到這個產品該如何改善,也許不用等到新學期開學就可以搞定!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產品不應是為下單者設計的

設計教育科技產品讓,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和家長四方滿意絕非易事。在這些群體中,管理人員往往是負責下單購買的,而學生通常沒有發言權。這可以引導開發人員在設計時優先考慮管理人員使用體驗,即使產品是要由學生和老師使用。

然而,這種主次顛倒的帶來的產品缺陷很快就會在課堂上體現出來。很明顯,在設計教育科技工具時,最重要的考慮應該是學生的快樂、參與和學習。

Reference: 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8-09-01-why-edtech-executives-need-to-go-back-to-school-as-teachers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观察|为什么教育科技公司高管需要回校成为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