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Piano Week國際鋼琴節暨暑期學校創始人:沒有門檻的鋼琴盛宴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古典音樂在中國有為數眾多的粉絲,鋼琴尤其受歡迎,郎朗、李雲迪等國際音樂家的成功更是激勵了無數年輕人學琴。而英國鋼琴教育舉世聞名,培養了大批優秀鋼琴家。

鋼琴周Piano Week是一個旅遊巡演模式的國際鋼琴匯演兼暑期學校的盛會,為各年齡段不同水平的鋼琴學習及愛好者提供與大師交流學習的機會。

關於鋼琴周Piano Week

鋼琴周成立於2013年。其創始人/藝術總監莎蔓莎·沃德(Samantha Ward)在接受英國教育週刊主編子川專訪時介紹了創立這一新穎項目的初衷:“一,創建一個國際演出平臺,我們自己和同事、同行們可以在有演奏機會;二,創建一個前所未有、沒有門檻的音樂課程,鼓勵全球任何水平的鋼琴愛好者參與進來”。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鋼琴周創始人/藝術總監莎蔓莎·沃德

據介紹,Piano Week的課程安排非常密集,典型的一天從練琴開始,每一位參與者每週至少有24小時的課時,有時甚至29小時。課程有一對一的鋼琴課、雙人合奏課,也有小班課,包括理論、作曲、視奏、記譜及和聲等等。學員在鋼琴周不僅練琴,還能夠了解關於鋼琴方方面面,包括它的歷史、如何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等等。同時,每天晚上都有一場職業演奏家的教學音樂會。

鋼琴周創意總監馬切伊·拉基尼(Maciej Raginia)告訴記者,作為鋼琴匯演形式的藝術節,Piano Week每天都有大師班和演奏會,參與者每晚都能欣賞高水準的演出。明年可能增加到每天兩場。“參與者越多,教職員工越多,演奏會越多,鋼琴週會越來越好;除了課程參與者,各地觀眾也可以來免費看演出,有時能夠欣賞到著名鋼琴家的表演”,他說。

據瞭解,鋼琴周已經開始與斯坦威鋼琴品牌合作,目前發展情況良好,今年夏天剛剛在英國成功舉辦了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活動。現在每年舉辦大約6次活動,去年在北京舉辦了兩次,明年4月將到日本東京。創始人沃德希望將來能夠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有多次Piano Week。

中國已成功舉辦兩次鋼琴周

拉基尼透露:“我們去年與北京的夢之旋律工作室(Dreamelody Studio)成功合作兩次,也有聯繫人幫忙代理業務;這家工作室的人曾經來參與我們在英國的活動,非常喜歡,後來就邀請我們去中國,就這樣靠口碑做起來了;我們用這家機構的設施做鋼琴周活動,我們帶去課程內容和斯坦威鋼琴;這令我們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可以將Piano Week帶到世界上其它地方”。

“在北京的活動反響非常好,我們想在中國有所作為,因為那裡有太多優秀的鋼琴家,據說中國有超過三千萬琴童—是我們優先考慮的市場”,沃德說。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鋼琴周創始人沃德(右)、創意總監拉基尼做客英國教育週刊(攝影:子川)

拉基尼覺得與中國音樂人合作的經驗令人非常滿意,他們的演奏技巧非常棒。“我們去了之後,發現他們可以做到我們課程的任何要求,並將我們的理念應用得非常好;我們希望在中國繼續擴張業務,帶一些知名鋼琴家去那裡。”

“我們想把在英國的經驗複製過去—到目前為止,最大的Piano Week活動是在英國舉行的,從參與人數、客座藝術家和教職員工來看;我們也想吸引中國學生來參與在英國、意大利等國舉辦的活動。”

對學員演奏水平無限制

那麼,與同類課程相比,鋼琴周有哪些獨特之處?

拉基尼表示,沒有其它項目像Piano Week這樣,能夠在一週之內上近30個小時的課、參與5場演奏會。通過演奏學習音樂是進步的第一要訣,而鋼琴周的學員有機會密集參與演出。“我們的導師都是一流演奏家,授課用的是斯坦威鋼琴。”

同時,鋼琴周接受任何水平的鋼琴愛好者—這其實充滿挑戰。他解釋,第一次接觸Piano Week的人往往會覺得詫異—你們是如何做到的?其它課程經常有一個最低標準,要求學員至少達到5級或6級水平,很多人因此無法參與。但其實有很多音樂人也許曾經練過鋼琴,後來中斷,一些年之後想重拾。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我們接受任何水平的音樂愛好者;在音樂的世界其實有很多競爭,而鋼琴周營造的不是競爭的氣氛,大家都非常支持彼此,因為所有人都演奏,面臨相似的問題,對同僚的狀況有同理心,而能夠達到這一點非常不易。”

創始人沃德補充道,Piano Week創立之初,她用了半年的時間親自設計了課程大綱,隨後每年都有更新,非常靈活。因此,參與者學到的課程是量身定做的。“我根據學員的年齡、鋼琴水平為他們量身定做課程,很多時候是一對一授課,所有的課都是定製的。”

中國和西方在鋼琴領域可以互相學習

那麼,鋼琴周的組織者如何看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

沃德希望有一天能夠請郎朗來鋼琴周客座:“他非常棒,不僅是一位世界級鋼琴家,也使古典音樂對兒童來說成為一件很酷的事情”。拉基尼發現,在中國,古典音樂觀眾的年齡層要比西方國家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非常好—“如果有一天能夠與郎朗合作,那就再好不過了”。

然而,中國在古典音樂的教學方面顯然與西方有很大差異。拉基尼感到有不同之處,因為中國年輕人在技巧上非常有能力,從某種程度上看,是超過英國學生的,而從音樂性的角度來看,英國學生更願意嘗試新東西。

沃德覺得,英國鋼琴愛好者可以學習中國人的自律和專注,坐在鋼琴前用大量時間練習,直到達到目的—這是學琴的唯一正確方式。中國學生可以學習西方對鋼琴演繹的各種不同方式,把這些額外的附加值加入到自己的演奏中,使之成為更有個人風格的表演,而不是受限在一定範圍內。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鋼琴周創始人沃德(中)、創意總監拉基尼(右)接受英國教育週刊主編子川專訪

沃德和拉基尼想對有意報名鋼琴周的中國朋友說:“PianoWeek就是一個鋼琴訓練營,如果你想得到很多演奏表演經驗,如果你想學到關於鋼琴的一切,那麼,歡迎報名;在這裡學員不是簡單地學點鋼琴,課程末尾演一場,而是密集式的學習和演出”。

“鋼琴周提供全方位接觸鋼琴的機會,課程結束後所有學員會得到一份證書和獎牌;參與者還會在活動期間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鋼琴愛好者,近20個國家的青年才俊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充滿歡聲笑語。”

如果您對鋼琴周感興趣,歡迎參加2018年英國青少年藝術教育研修營。我們將與創始人展開討論,更加深入地瞭解Piano Week。

专访|Piano Week国际钢琴节暨暑期学校创始人:没有门槛的钢琴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