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10月21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興化市人民政府協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項目群綜合實施現場觀摩會在興化國家糧食產業園舉行。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楊雄年、副主任聶善明、項目管理二處處長張昭,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豔鋒,泰州市農業委員會主任毛正球,興化市政府副市長劉漢梅,以及“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總體指導組專家張洪程院士、趙明研究員,項目首席、課題負責人、技術用戶代表等180餘人出席觀摩交流會。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會議分綜合示範區現場觀摩和室內座談交流兩個部分,上午舉行的現場觀摩會,項目研究人員通過視頻、展板、實物演示等展示了南京農業大學牽頭承擔的“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糧食作物生長監測診斷與精確栽培技術”、“江淮東部稻-麥週年省工節本豐產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模式構建”等4個專項項目及7個專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相關成果應用貫穿了稻、麥週年生產全週期,涵蓋優良品種評價篩選、病蟲草害防控、水田旱整平地、機插施肥一體化、遙感診斷等關鍵技術。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南農科技”多學科協同創新推動糧食豐產


下午舉行的“重點專項進園區”工作交流會由張昭主持。劉漢梅首先對以我校為代表的科研院所對興化農業發展提供的重要支撐表示感謝。丁豔鋒重點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校在“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專項項目研究中的組織模式與取得的成效,並強調將進一步深入探索各項目課題間“一體化”協同實施機制,加強多學科協同創新,為保障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做出我校應有的貢獻。楊雄年肯定了“一體化協作”的項目組織實施模式,並希望各科研單位要堅持產業導向,問題導向,突出技術創新度、與產業關聯度、對產業發展貢獻度“三個度”,把“三區三園一體”作為項目實施的主戰場,促進不斷獲得新發現和新進展,研究出更加先進實用的技術。

“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指導專家組專家,揚州大學張洪程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趙明研究員針對示範區現場觀摩、我校三位項目主持人的進展彙報,以及技術用戶代表的技術應用情況介紹,表示了對“糧丰情節的感動,糧豐實效的感動和現場展示的感動”,他們認為專項進園區是轉型升級好模式、好機制,本次綜合實施現場不但項目內容多,而且項目有系統性,有整體考慮,科技創新性高,形成了全國專項實施一個標杆,以園區為平臺,走出了產業化水平一體的特色道路,鼓勵所有“糧豐人”要“解放思想再出發,對標找差新跨越”。聶善明作總結講話時指出,本次觀摩交流會促進了農業科技人員的交流和協作,對專項進展是益處頗多。他希望各項目對照目標任務,進一步凝練產品關鍵技術,要實用且規模化輕簡化,將成果與產業緊密融合,支撐糧食豐產、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悉,我校目前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九項,今後將繼續加強項目、課題之間統籌協調,並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加強協作,不斷爭取全國多地點網絡協同創新,為保障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做出我校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