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2018-10-27 11:1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叶星辰 金东区报道组 张恺悦 邵勤旦

“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10月26日,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牵头,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全世杰、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专家学者,以及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记者组成的调研组来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开展“学在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前往金东区实验小学、曙光小学、含香小学、澧浦小学、傅村小学参观指导,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近年来,金东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营造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一校一品”,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浸润,幸福成长。

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金东区坚持“四个结合”,即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名人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结合,以文化人,着力打造“学在金东”品牌。

“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教化、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近年来,金东区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建立红色教育基地、编写红色故事读本、开设红色教育课程、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将红色因子融入全区青少年学生的血液。同时,狠抓“党建+育人”工作特色,充分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育人、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作用,构建“一支部一特色,一学校一品牌”格局。金东区实验小学延伸“爱的教育”内涵,建立“党建+队建”红色网格服务岗,坚持“1名党员+1名队员”管理服务、“2名干部+1名候选人”结对成长模式。孝顺小学“孝德教育”、曙光小学“活力教育”、澧浦小学“礼文化”……各中小学将党建与学校特色工作深度契合,助推学校教学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展。

“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金东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名人文化资源,赋予德育工作地方特色和人文活力,把艾青故居、施存统施光南故居列为中小学德育基地,以诗人名字命名“艾青中学”,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名字命名“光南中学”和“光南小学”,在曙光小学成立“施光南少儿合唱团”,傅村初中开发以沈约、宋濂和艾青为底色的地方名人文化校本课程《潜溪》。多次举办艾青诗歌节、施光南音乐节,打造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地方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的根基。金东区各中小学充分传承地方文化基因,提炼办学思想、校训。傅村小学原名“遵道学堂”,“遵道”成为其校训;澧浦小学原名“致和小学”,将“致和”作为校训,“礼文化”由此滥觞;孝顺小学做足“孝顺”文章,开发孝德课程,让孝德深入人心;非遗传承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让校园响起婺剧独有的腔调旋律与舞姿风采;剪纸艺术,在岭下小学师生传承中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学在金东”新动能 金东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专家关注

课程改革,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金东区致力于提升国家课程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小班化教育,金东一直走在前列,2011年,浙江省教育学会在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布“浙江省小班化教育金东宣言”。地方课程《美丽金东》,更是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最佳途径。实验小学“爱的教育”奏响师生健康发展的主旋律;曙光小学校本课程走进央视《新闻联播》。鞋塘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光南小学快乐陶艺,相继成为课程建设的美丽风景线。

明德辅仁,以文化人,正在金东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丰富多彩的新时代实践。截至目前,金东区校园文化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5个,市级奖项21个。金东区校园文化省级立项课题29个,市级立项课题78个,市重点立项课题10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