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包容的孩子也找不到朋友

在大自然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在人類社會里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那麼,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能以“我”為標準去要求他人嗎?老師和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既保持獨立的自己,又能與不同於自己的人和諧相處呢?

“我”是標準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看不慣他的做法、我是為他好、我沒有想到他會這樣等等,說這種話的人通常習慣於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叫別人的行動合乎自己的準則,如果不稱自己的心,那就要對別人進行指責或者說三道四了。但是“我”是標準嗎?

1.你有權隨便議論人嗎?

小李同學某一天受到了同學的嘲笑。

早晨上學,媽媽怕我冷給我穿了一件黑衣服。正好,今天在體育課上有拔籮卜的遊戲,老師讓我在遊戲中當“黑蘿蔔”。於是就有同學說我是為了想在遊戲中當“黑蘿蔔”才穿黑衣服。在他們眼裡,我是沒有資格當“黑蘿蔔”的。回到班裡時,教室裡的同學竟說:“何方神仙,哪來的怪物!”接著在班裡的同學都笑了。有幾個同學說:“你穿這身衣服一點也不好看,太怯了。”我聽了他們說的話,臉一下子紅了,心裡非常的難受,大聲說:“我穿什麼衣服,關你們什麼事呀!”

小李同學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按說她沒有妨礙別人,可是為什麼引來了同學們的嘲笑呢?可能是她穿的黑衣服同學們看不慣,或者老師讓她當“黑蘿蔔”使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在孩子們交往的中,也經常聽見這樣的話:“我看你的學習好不了了。”“你字寫的真是太難看了,真噁心呀!”“講了這麼多遍你怎麼還不懂,你笨呀?”以自己為標準,不合自己的“標準”就隨便議論人,給別人造成精神上的壓力的事情太多了。像這樣看不慣或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就隨便議論人,給別人造成精神上的壓力的事情太多了。

這個世界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他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自由地、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利以自己的好惡對別人言短蜚長。

學不會包容的孩子也找不到朋友

2.一個集體能以固有的認識和習慣為標準嗎?

體育課上同學們在進行隊列訓練,大家跟著口號行進,沒有一點精神。小翔同學看大家死氣沉沉的,心裡著急,他向體育老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老師說,由你帶著練吧。小翔領了任務,意氣風發地帶領同學進行操練。剛才還無精打采的同學一下子精神起來,嘻嘻哈哈地走著。小翔一看,自己喊隊還不如剛才效果好。於是,他雙手報拳,說:“拜託大家了,認真點好不好。”“好,好…”同學們起鬨式地響應。小翔憋足了力氣,更響亮的口號聲響起。大家你撞我一下,我撞你一下,隊伍亂成一團。

小翔急了,對一個帶頭鬧的同學幾乎用乞求的口氣說:“你好好走行不行?”

“你當你是誰呢?你是班長還是體委?”

小翔一聽,怒不可遏,上去打了那個同學一拳。

……,……

事後,大家對此問題進行討論。意見很一致,都認為小翔態度不好,跟同學急,還出手打了同學。小翔也做了自我批評,認為自己不該發火,尤其是不該打同學。

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但是老師覺得發生這樣的事問題的根源沒有解決。於是,她問同學們:小翔為什麼和同學急?

回答:“因為同學不聽他的口號。”

問:“為什麼不聽他的口號呢?”

回答:“他又不是班幹部。”“他太愛顯示自己了。”

問題討論到這兒似乎比較明瞭了,因為小翔不是幹部,但是小翔又想顯示自己,所以同學們集體不配合。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一個集體中,人人都不敢或不願意表現自己,那麼結果如何呢?

因此,固有的認識和習慣不是標準,衝破束縛,給愛表現的同學一個空間,不但會使孩子們學會接納不同於自己的人,還能使集體充滿生機。

學不會包容的孩子也找不到朋友

3.好心能代替別人的需要嗎?

這是吳爽老師對自己教育的反思:

那一天的下午,孩子們午睡過後,寶寶拿著自己的梳子走到我面前,讓我幫她梳頭髮。我足足花了5、6分鐘才為寶寶梳完她的長髮。我對寶寶說:“寶寶,到鏡子前照照,看看老師給你梳的頭髮漂不漂亮。”但寶寶並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興奮的跑到鏡子前,百看不厭的對著鏡子照啊照的,而只是慢悠悠的走到鏡子前扭了扭頭,摸了摸我認為已經梳的很精緻的頭髮,臉上露出既無奈又失望的表情。

怎麼回事?捫心自問,每次給她梳頭我一次也沒隨便對付。但她沒有一次表現出滿意。這到底是為什麼?

有一天,我與寶寶聊起了天:“寶寶,平時都是誰給你梳頭啊?”“媽媽。”“媽媽早晨還要上班,哪還有時間給你梳頭啊?”“媽媽每天就給我梳一個‘馬尾巴’,說這樣省事,又節約時間。”“你喜歡媽媽給你梳的‘馬尾巴’嗎?”寶寶立刻來起了興致,回答我說:“喜歡,因為這樣一跑起來,頭髮甩啊甩的,我覺得特別漂亮。不過我更喜歡把頭髮散開,這樣頭髮就更漂亮了。”

噢,原來是這樣,我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我費勁心思為寶寶設計的髮型她都不喜歡,因為我每次都按照自己的審美觀把她頭髮要麼是編一個“小蝸牛”,要麼是編幾個“小麻花”,使她的頭髮怎麼甩也甩不起來了。

寶寶的話對我觸動很大。從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反映出我習慣以老師的主觀願望代替孩子的想法,忽略了孩子們的想法和感受。和寶寶聊完天以後,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不論給哪個孩子梳頭之前,我都要詢問一下:“你今天想梳什麼樣的頭髮?”而孩子們也都按照自己的審美觀來請我為他們梳頭。

學不會包容的孩子也找不到朋友

這是在幼兒教育中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吳爽老師從一件小事中意識到好心代替不了孩子的需要。那麼,在我們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用自己的意願來代替別人的想法和需要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一樣,不僅外形上有高矮胖瘦之別,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也各有各的不同,興趣愛好、思維特點更是千姿百態。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各自的需要,不可能完全符合“我”的標準。我沒有權利主宰別人,當然別人也不可能按照“我”的要求去生活。如果在交往中,我們習慣於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人,一方面會使人感到很不愉快;另一方面自己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 本文圖片由孫雲曉攝於冰島)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工作智庫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