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閣體的「病根」

原標題:“館閣體”的根本病症在哪裡?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有這樣一段話:科舉時代很注重書學,尤其是會試殿試的時候,閱卷的拿到一大疊試卷,好容易分得出好醜來,結果,還是看書法評高低罷。這樣說來,似乎那一時期的書學該要格外發達了,然而不然,他們所謂書法,是要光滑而且方正,越呆板越好。他們的字,不但沒有古意,且也沒有個性,各人寫出來,千篇一律,差不多和鉛字一樣勻——這就叫做“館閣體”。館閣體的嚴格化,雖然起於道光時曹振鏞的挑剔,為著一字甚至半字或一筆涉及“破體”,便把全卷黜斥了,但道光以前,折帖字體,何嘗不以端方拘謹為主,怎能說得到高雅呢!可憐的舉子們,中間不無覺悟分子,可是趕快求解放,恰像中年的婦人,纏過了小腳,再想放鬆,不消說是不可能,即使有此可能,也已留著深刻的創痕,和那天足的截然兩樣。

馆阁体的“病根”

歸納這段話,有三點很突出:一是館閣體書法是要光滑、方正,沒古意,沒個性,千篇一律。二是館閣體的大規模使用是由於科舉的壓力所造成,並非書法本身的追求。三是習慣了館閣體的寫法要想改變是很難的了。

其一,“館閣體”的藝術性如何?前人把“館閣體”歸納為“烏、方、光”,這就是一種特色,也很有技巧性,難度也很大,在表現“整飭”方面很突出,應該說也是一種藝術性。開始時也是一種特色,或者說開始時其特色也是很突出的。然而大家都那麼寫,就成為普遍性的東西了。一個東西一旦成為普遍性的東西,其價值就會降低,所以“館閣體書法”就從“書法藝術”殿堂降落到普通寫字的“人間”了。如果我們將王羲之書法建立起一個標準,讓所有人都按照這個標準去寫,那麼“王羲之體”也就成為了“王氏館閣體”。其藝術性就在這個統一性中泯滅了。因此“館閣體”的本質是“千篇一律”,而不是“烏方光”。

其二,當前的“類館閣體”現象仍然在大量產生,這同樣是由於社會需求的結果。當“魏碑”成為全國大賽或者加入書協的新寵時,大家都爭相仿效,這時“魏碑體”就成了“新館閣體”。當“二王”成為時代新寵時,“二王”就成了“新館閣體”了。可以說,現在的“學院”、“全國大賽”和各類能夠賣高價的“大名家”都是產生“新館閣體”的溫床。這是時勢使然,沒有辦法改變的。

其三,跟隨成功者的腳步前進,是一條捷徑,也可能是一條死路。所謂“似我者死,學我者生”。這其實是“館閣體”給我們提供了的一個歷史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