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官司: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還是相信法律

■點擊右上角【關注】“賈素飛征地拆遷律師”頭條號,私信回覆“諮詢”,即可享有一對一法律服務諮詢。

■徵地拆遷律師四有新標準:有專長;有態度;有口碑;有人情味

■拆遷維權有套路;高額補償有妙招

遇到官司: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還是相信法律

侯耀文遺產案開庭

作為法律人,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法治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我們是否相信法律,信仰法律,的確,法條字裡行間盡顯公平公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官司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還是找熟人託關係和辦案人員拉近距離,把辦案人員變成自己人,因為在我們的骨子裡還是感覺找熟人踏實,自己人才能向著自己,即使這個官司十拿九穩能贏,沒辦法,這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烙印,仍深埋在我們的心裡。

中國式的關係主義是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的,去醫院看病我們的找熟人,怕給看不好,孩子上學需要找熟人,怕老師不把自己孩子教好,即使買菜,也想找個熟人,怕給自己缺斤少兩,更別說打官司了,感覺不找熟人,自己有理也會判沒理似的,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最近很多朋友們打電話諮詢了很多不算問題的法律問題,比如說別人欠他錢不還想打官司,問去立案庭立案需不需要找熟人,比如說擔心法官不管自己的官司怎麼辦等等,我想說的是,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監督機制也相對的比較完善了,這些很多時候都是杞人憂天的事情,不過也不排除有那麼幾個害群之馬。

回答完朋友的問題後,相信他們心裡會踏實點,但是我心裡就平靜不下來,作為法律人,我所學的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在現實生活中被篡改的太多太多,法律執行者的良莠不齊,的確給法治的公平公正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歷史原因,真正法科出身的人也就這幾年才陸續多起來,以前過度過來的執法者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再加上對新法理解的不透徹,在信息化日新月異的今天,的確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最近我常發這樣的感慨 :現在的法律是好的,不斷健全的,之所以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是被不懂法律的法律人給玩壞了。

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那天遇到了官司,我會怎樣,第一瞬間想到的會是什麼,我挺迷茫的,也許到事情發生的時候才知道吧,不過最近從媳婦懷孕這件事情上,我想我看到了答案,因為我第一時間是打電話給了我在醫院的同學,給我介紹婦產科的醫生……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記得點贊、評論和轉發;給小編加雞腿、鴨腿、鵝腿。
◆本文出自“ 微法官”;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平臺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繫刪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