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作者 Kaf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毫无预兆就下雪了!

一片片白白的轻飘飘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其他人就叫起来了。

真的下雪了!一分钟后越来越密集。突然想起来一首比拟雪最好的诗——“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但是一点也不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被骗了!层层叠叠的雪堆积在树枝在屋顶,就像千层蛋糕!

之前在国内看到新闻2月4日莫斯科被暴雪袭击,整个城市都瘫痪了。我还担心我会不会看不到雪,结果到处都是白皑皑一片。

俄罗斯的雪太震惊了!估计累计起来也有膝盖厚了。两边还没有铲走的雪可以埋没一辆车!不过马路上是及时清理了,他们的车也会安装相应的防滑链,可能因为车多又下雪,车速没有想象中那么“战斗民族”(哈哈哈)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我在莫斯科大学门前遇到人生中第一场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在广场上的铲雪车)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南方人堆的雪人。堆了我好久)

不知道该怪雪太酥软,还是我们南方人根本就没有堆雪人的技能!捧起雪立马就粘在手套上融化了,还很黏。

不过连续看了六七天的雪,是没有当初那么欣喜了。

而且视野都是雪茫茫,实则很单调了。不过还好非常抢镜的俄式建筑非常好看,

再“浇上”一层寒气的雪花,要醉了!

不过我以后的假期都会选择去有雪的地方!——来自南方人的呐喊。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雪花)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我之前对俄罗斯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不知道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也不懂他们的文化,只知道普希金、高尔基、果戈理、屠格涅夫、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这些人的国籍是俄罗斯。

还好没有带《普希金诗集》过来……其实我是设想捧着书籍站在俄罗斯大街/博物馆门口拍照的。不过带了另外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飞了12小时*2才勉强看完。因为选了一本没知识没内涵的书(哭)。

后来主动去搜了俄罗斯,发现那些欧不欧式、哥不哥特式、罗不罗马式、巴又不巴洛克式的建筑,原来是俄式(掩面大笑)。

为什么他们会被叫做“战斗民族”?

传闻一年只有60天日照(看见太阳),只有2-3个月没有室内供暖,夏天有时候会个位数温度(常常夏天喊冷),长达三个季节多的冬季,还能活得好好的,还不是“战斗民族”?

不过他们有室内持久恒温25度!一年只有8个月还是10个月的室内24小时不间断的暖气!所以在不通暖气的夏天七月八月时候还是会喊冷。所以他们真是战斗民族!

好庆幸的是我待在俄罗斯那几天就碰上了两天晴天!算起来有百分之几的概率!

他们真的很冷漠

估计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极度严寒的气候条件渲染了俄罗斯战斗民族顽强、独立、冷静又理性的人格特质……(语文老师说:这题我给满分!语文老师在哪?)

不像中国人。你想一下我们的茶楼,想想我们的超市和市场,再想想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相比之下我终于知道自己有多吵了哈哈哈。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我妈一直想知道俄罗斯人靠什么为生。我不禁疑惑又偷笑,我们国内有什么样工作他们也会有啊,政府、运输、事业单位、私人企业都有。不过他们比我们南方多的一个工种就是铲雪工。铲雪工一般在晚上九点左右出来工作,身穿橙黄的工作服,各个都长得很高(他们就是很高,一米八估计已经是最低标准了)。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红场的换岗仪式)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工厂也会有的)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肯定是有商业服务的地方)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也有人开地铁不是吗?)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以上两张图摘自Lofter,包括圆形题图。不过我也真真路过一个游乐场,跟这个差不多)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下集预告:

想写啥就写啥。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此生不能错过的雪!

-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 | Kaforniay

音乐 | 无(配歌太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