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在溧阳,说到大觉寺,家喻户晓,路人皆知。因为人们常去大觉寺听课、礼佛、做义工或观光;说到星云大师,更是高山仰止,敬重无比。因为早在七十年前,在溧阳的土地上就闪动着他充实而灵动的身影。星云大师曾说:他与溧阳、宜兴的机缘十分深厚。

若是要更深切地了解星云大师在这块土地上的深厚机缘,就让我们把目光追溯至星云大师的青年时代,去寻找他留下的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缘 起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1927年

生于江都(扬州市)的星云大师,从小就遭受着国难当头、家破人亡的噩运,但他那与生俱来的佛性并没有在国难中止步,而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地显现。十二岁时在南京,他被栖霞寺志开上人看中,披剃出家,并授法名悟彻,号今觉。从此星云大师在佛道之上迈开了矫健而坚实的步伐。

他在栖霞寺律学院读书学习,还去常州天宁寺参学,最后到镇江焦山佛学院学习三年之久。读完之后的他,来到师父志开上人的祖庭白塔山大觉寺,并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白塔山在何处?

就是溧阳与宜兴的交界处。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此地距离戴埠古镇,如果走近道只有六华里,但距离张渚古镇却有二十华里,所以这一带的百姓上街进城都是去戴埠。不仅如此,就是出远门也是先到戴埠,然后再坐船或是乘车到想要去的地方。星云大师于1947年第一次去白塔山大觉寺,就是乘车到戴埠,然后从戴埠古镇走到大觉寺。

很有纪念意义的是

星云大师离开当年的大觉寺四十年后,于1989年回大觉寺拜谒祖庭时,重走了当年的这条线路:车队从南京出发,沿104国道前行,再拐进入戴埠镇,然后由戴埠驶向白塔村,寻找当年的白塔山大觉寺。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其实那时,白塔山一带是同属于一个县政府,也就是“宜溧县”。1945年时的宜兴曾分为三处:即武宜县政府,宜兴县政府和宜溧县政府。宜溧县的管辖地就是宜兴南部山区和溧阳地区,溧阳的张之宜曾任宜溧县县长。

大觉寺就建在白塔山的山腰。这里山不高却林木繁茂,水不丰却溪涧纵横,地不沃却土层深厚,民不富却似世外桃源。早在南宋咸淳元年(1265),一位法号志宁的禅师选定了白塔山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 “大觉宝寺”;清乾隆年间,该寺重建后改称为“集贤山大觉院”;道光年间再次重建,定名为“白塔山大觉禅院”。

当年大觉寺的一草一木,四周的百姓及戴埠古镇的百姓都记忆犹新,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星云常在此布道、化缘,也不仅仅是因为佛教信徒常来烧香敬佛,而是在白塔山大觉寺内办起了“白塔小学”。

时至今日,当年的学生回忆起

大觉寺及星云大师教他们读书的情景

依然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大觉寺的大门前是一块较大的石场,是用整块的青石铺成。寺内院子宽敞,方方正正,院墙高耸。进入院门,可见前后两进殿堂,前一进是大雄宝殿,后一进是观音殿。两殿之间是天井。天井的东西两侧有两座花坛,后殿的西侧有一排厨房、库房、僧寮等杂屋。青年时的星云就住在杂屋的阁楼上。

缘 随

1947年,星云跟随师父志开上人,携简单行囊从栖霞寺回到大觉寺时,同时也被当地教育局局长看中,并聘请他任白塔国民小学校长。

当时的白塔小学就设在大觉寺内。从最初的一至三年级,后扩展到五年级。青年的星云不仅成为大觉寺的当家,也成为白塔国民小学的校长。

星云的到来,不仅给大觉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寺庙的香火日益旺盛,同时也给白塔小学带来鲜活的教学方式。

白塔小学是面向贫民招生,不收学费,只收取学生的一点书本费。因而四周村庄的贫民子弟都前来上学,共有四十多位。戴埠镇的长岗村、南阳村就有好多位星云大师教过的学生。

青年的星云,在律学院、佛学院接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同时也接受过良好的国学教育,加上他十分喜爱文学,因此他给学生的教学不再是沉闷、古板的“四书”“五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是宽松和谐的灵活教学。课余之时,他还常与学生一起玩耍,做游戏。学生们都十分喜欢他上的课,更是佩服他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华。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学生任明初十分清楚地记得

在白塔山下有一方池塘,他们经常在那儿游泳。一天,星云带来一架木梯并架在水塘中,然后他登木梯给学生做示范,教学生们跳水。星云还与大家做游戏,他买来许多铅笔、橡皮、练习本等,然后分别藏在寺院的许多地方,让学生们去寻找,找到后就成为他们自己的学习用品,以此来资助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溧阳长岗村、南阳村距离白塔小学仅两里路,所以村里的许多学生就读于此。杨贵荣就是长岗村星云老师教过的学生。现年87岁的杨贵荣,说到星云老师依然充满感激,更充满依依惜别的深情。他说:“星云老师那年离开我们后,我难过得哭过好多次。”

星云老师在学校教数学和语文,杨贵荣非常喜欢星云老师的课。星云老师知识面很广,讲的内容很新鲜,他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学生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很好地解答,而且上课和气亲切,温文而雅。课后还带他们爬山或做游戏,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时至今日,杨贵荣老人还是十分遗憾地说:“这么好的老师怎么就离开我们呢?”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次见到星云老师,并能再次聆听他的讲课。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白塔山位于宜兴、溧阳南部交界处,自古以来,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道从山脚穿过,这就是从张渚通往溧阳戴埠的大道,也就是如今的X311公路。当年此地虽偏僻,但车来人往,古老的大觉寺,香火不绝。

二十刚出头的星云老师,

是一位庄严的年轻人,圆圆的面孔,

白白净净,光着头,

一身宽大袈裟,上课也穿着。

星云虽然身处偏僻之地,但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与师兄、朋友的书信交往很多,也有师兄前来拜访。有一次,一位师兄乘车从戴埠而来,星云让学生们用稻草搓成了长长的草绳,再贴上红红绿绿的小三角旗,挂在教室里,他本人则来到戴埠古镇亲迎远道而来的师兄。

空闲之时,星云常去戴埠古镇,一方面是买回笔墨纸张,学校的教学用品,另一方面就是去寄信、取信。在没有电话的镇里,书信的来往是最多也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但书信的交往要通过邮局投送。当时邮局投送点十分有限,只设在较大的集镇。戴埠理所当然是重要的投送点,四周村庄的信件来往、包裹投送都集中在此,星云的信件交往也在此,所以他常来戴埠。

久而久之,他对戴埠镇了如指掌,

如戴埠的

高桥、牛节场、善庆桥、大升号、戴家码头等等

他都非常熟悉,

这也是星云大师的溧阳之缘所在。

缘 牵

当年白塔山上的大觉寺,从佛教道场渐渐转为教育场所。解放之后,寺中的白塔小学日益壮大,原先的寺院在教学的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寺院的使命。并随着前后殿堂的拆除,白塔小学升格为农业中学,大觉寺随着上课钟声的不断响起,渐渐被遗忘,被消失。最后,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和历史的古迹里。

1989年4月22日

一支特别的车队,从宁杭线折转到戴埠,由戴埠直抵白塔山下。车上走来一位脸色白净,气宇轩昂,身穿深褪色袈裟的和尚。此人气度非凡,虽已六十开外,但登临山坡的步伐轻松而稳健。在他左右簇拥着二十多名年轻的男女信众,着清一色的黑色长衫,他就是阔别四十年之久重新踏上白塔山,拜谒祖庭大觉寺的星云大师。

1949年

星云从这里赴台,先后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等佛教刊物。

1967年创建佛光山寺

此后数十年,星云以“人间佛教”为目标,以“文化弘扬佛教、教育培养人才、慈善福利社会、共修净化人心”为宗旨,融古汇今,在世界各地先后创建佛教道场二百余座,设立大学五所、中华学校五十余所,还创办了许多所美术馆、图书馆、书局、佛学院等。星云大师的出家弟子有千余人,全球信众达数百万人。

1991年

星云创立“国际佛光会”,并任世界总会会长。然而,星云大师始终不忘在白塔山大觉寺出家和教书的经历,感念师父志开上人对他的恩情。在他心中,祖庭是成就他法身慧命的摇篮,是血肉相连的命脉。他一直期许所有佛光弟子心中应有根系,更有重振祖庭的抱负与使命。

大陆的改革开放,给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星云曾通过南京栖霞寺人员及自己的侄女来此寻找当年戴埠边上的白塔山大觉寺,又得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长者的帮助,终于踏上了拜谒祖庭之路。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回来了!

这消息虽然没有公开宣传,

但却不胫而走。

白塔村四周及溧阳附近村庄的村民,特别是当年接受过星云老师教学的学生,踊跃前来,接蹱而至。面对大觉寺的遗址,星云大师肃穆凝望,深深鞠躬。最后还向在场的各位庄重表示:要在这重建祖庭大觉寺。

大觉寺最终重建在横山水库(云湖)东岸,恢复了祖庭,并建造了十五层的多宝白塔,以纪念当年的白塔山。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横山水库是一块风景秀丽的得山得水之地。它紧邻我市戴埠古镇,相距约十公里。这里原先是宜兴张渚与溧阳戴埠共有的丘陵山区。横山水库是1958年时,溧阳与宜兴人民共同修筑而成,并共同享用水库带来防洪抗旱、自流灌溉的益处。只是后来因涉及到水库的管理等问题,最后由上级政府协调之后,才将此水库隶属宜兴管辖。

缘 续

七十年的岁月,对于大江大河来说,

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生来说,

却是漫长的历史。

时光割不断情意,岁月挡不住情缘。

当日历翻开到2016年6月18日下午4时,在高雄佛光山本山传灯楼会客室,溧阳市市长徐华勤率团拜会了星云大师。星云大师更是热情洋溢地接待,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星云大师把徐华勤一行人亲切地称为故乡人,因为他早已把溧阳戴埠当作故乡之一。

他说:

你们是溧阳来的,我就等于见到乡亲一样。当年我从南京到白塔山大觉寺,就是先到溧阳戴埠,从常州坐小船,也是先到戴埠。那时,我们对外通信都是到溧阳戴埠,戴埠有个店叫大升号。我们的信来了,就来这个店拿信。70年前,我就和溧阳结了缘。因此,70年之后的今天,我回忆还是那样美好。

徐华勤说:“我们也是知道大师与溧阳的机缘,所以我们这次来一定要拜见大师。一是再续前缘,二是切身感受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理念和佛光山这个地方的氛围。”徐华勤向星云大师讲述了溧阳多年来的发展巨变,还特地向星云大师推荐了获得中国地理标志的溧阳白茶。

星云大师十分高兴地说:“我很希望溧阳超越宜兴。”并说:“云湖(横山水库),一半宜兴的、一半溧阳的。现在人到云湖,都说是宜兴的,没有人提是溧阳的。溧阳应该不要放过,云湖有一部分属于溧阳,是宜兴与溧阳共有的,你们也要把大觉寺当作溧阳的。”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徐华勤告诉星云大师说,溧阳新建成了博物馆,并希望新馆的第一展就是星云大师的“一笔字”的书法展。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十分乐意地接受了徐华勤的请求,并说:“我可以让我的‘一笔字’到溧阳展出。最近,‘一笔字’书法正在南京展出,据说有十万人参观。既然溧阳有地方,我们就提供展品,让大家学习中华文化。除了一笔字以外,我也愿意去溧阳与大家见面,再作几场讲演。”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在会谈中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星云大师的溧阳之缘依然那么深情,如同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波澜壮阔。他动情地说:“大觉寺现在虽属宜兴,但距离宜兴很远的,距离溧阳很近,更是方便。”当徐华勤告诉他:“我们最近在宁杭高速新修一个道口,以后可以走高速公路从戴埠下,直接到大觉寺。”星云大师十分高兴地说:“我建议高速道口一定要有个牌子,叫溧阳戴埠。”

最后,星云大师握着徐华勤的手亲切地说:“以后记住,到台湾,只要讲是溧阳来的,佛光山无条件招待。”徐华勤愉快地说:“我们期望着您再回溧阳,我代表溧阳80万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缘 灿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佛家很讲究缘,缘是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缘是命运关联的丝线,这样的丝线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真切切地存在,更不受时空限制地存在。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正如星云大师在场

所说的那句十分有哲理的话一样: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缘来找你很快,你去找缘很困难。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是的,七十年前结下的缘,虽经时空的变迁,时代的更替,但依然不减当年,依然光鲜如初。七十年后的今天,再续前缘,倍感亲切,更为美好。

愿星云大师的溧阳机缘如同秀美的南山青峰不老,绿水长流;愿星云大师的溧阳机缘如同星光大道,平坦开阔,光明璀璨。

内容来源 | 溧阳时报

部分图片来源 | 风云

作者 | 赵善坚 史骏

星云大师与溧阳机缘

更多内容,请关注“今日溧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