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圈|"你们只管种,我们包回收"为你揭秘花田梯田成名背后的故事

扶贫圈|

扶贫圈|
扶贫圈|

现在的花田梯田,出名了。

这样的成绩,是一群人不分昼夜努力的结果。

其中,就有冉茂华的一份功劳。

扶贫圈|

如今是花田乡党政办主任的冉茂华,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他在何家岩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那时,何家岩的数千亩梯田大多种的是烤烟和玉米,还有不少农田摞了荒。

为啥?

因为水稻产量低、价格不高,老乡们都不乐意种。

为此,冉茂华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召开村组会、院坝会、火铺会,并且承诺“你们只管种,我们包回收”。

针对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冉茂华又带领村支两委组成突击队,主动帮助他们整田、育苗、栽秧、打谷。

2011年,何家岩梯田得到了恢复,这才有了这一片让无数摄影家和游客沉醉的梯田美景。

扶贫圈|

除了在花田梯田的打造上出力不少,冉茂华在贫困户的帮扶上也是尽心尽力。

冉茂华了解到

他帮扶的贫困户冉霞仙患有骨质增生,儿子何红权患视力残疾,儿媳早已经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孙儿,一家人住在雨天漏雨,冬天漏风的破旧房屋里,靠着丈夫何易吕种些水稻维持家庭。

看着这一家人的情况,冉茂华心里很不好受。

他决心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这脚已经变形了,以前脚痛都不敢去看病,怕花钱,后来冉主任帮我落实了看病的优惠政策,我有空就会去卫生院做理疗,感觉好多了。”说起以往的日子,冉霞仙抹起了眼泪。

扶贫圈|

她说,儿子何红权因为眼睛有残疾,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人都颓废了,后来,冉茂华建议他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学习按摩技术。如今,何红权已在重庆主城开了盲人按摩店,生意红火。以前的老房子也改造好了,再也不漏雨漏风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都要感谢冉主任这么多年的照顾和帮扶呀!”

在冉茂华的朋友圈里,

大部分是与花田有关的内容

扶贫圈|扶贫圈|

他说,花田就是他的家,

看着家乡越来越好,他打心眼里高兴!

记者:赵舒婷

校对:白凤英

审稿:黄 伟

酉城,有你,酉名

扶贫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