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圈|"你們只管種,我們包回收"爲你揭祕花田梯田成名背後的故事

扶贫圈|

扶贫圈|
扶贫圈|

現在的花田梯田,出名了。

這樣的成績,是一群人不分晝夜努力的結果。

其中,就有冉茂華的一份功勞。

扶贫圈|

如今是花田鄉黨政辦主任的冉茂華,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他在何家巖村任村黨支部書記。

那時,何家巖的數千畝梯田大多種的是烤煙和玉米,還有不少農田摞了荒。

為啥?

因為水稻產量低、價格不高,老鄉們都不樂意種。

為此,冉茂華帶領村支兩委幹部多次召開村組會、院壩會、火鋪會,並且承諾“你們只管種,我們包回收”。

針對缺乏勞動力的家庭,冉茂華又帶領村支兩委組成突擊隊,主動幫助他們整田、育苗、栽秧、打穀。

2011年,何家巖梯田得到了恢復,這才有了這一片讓無數攝影家和遊客沉醉的梯田美景。

扶贫圈|

除了在花田梯田的打造上出力不少,冉茂華在貧困戶的幫扶上也是盡心盡力。

冉茂華瞭解到

他幫扶的貧困戶冉霞仙患有骨質增生,兒子何紅權患視力殘疾,兒媳早已經離家出走,留下兩個孫兒,一家人住在雨天漏雨,冬天漏風的破舊房屋裡,靠著丈夫何易呂種些水稻維持家庭。

看著這一家人的情況,冉茂華心裡很不好受。

他決心要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這腳已經變形了,以前腳痛都不敢去看病,怕花錢,後來冉主任幫我落實了看病的優惠政策,我有空就會去衛生院做理療,感覺好多了。”說起以往的日子,冉霞仙抹起了眼淚。

扶贫圈|

她說,兒子何紅權因為眼睛有殘疾,一直都沒有找到工作,人都頹廢了,後來,冉茂華建議他參加“陽光工程培訓”,學習按摩技術。如今,何紅權已在重慶主城開了盲人按摩店,生意紅火。以前的老房子也改造好了,再也不漏雨漏風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這都要感謝冉主任這麼多年的照顧和幫扶呀!”

在冉茂華的朋友圈裡,

大部分是與花田有關的內容

扶贫圈|扶贫圈|

他說,花田就是他的家,

看著家鄉越來越好,他打心眼裡高興!

記者:趙舒婷

校對:白鳳英

審稿:黃 偉

酉城,有你,酉名

扶贫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