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如果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是秦始皇长子,母芈氏。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嬴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伪造诏书,扶持胡亥登基,并逼令扶苏自杀而死。

如果是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大家,秦始皇是暴君吗?

如果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有人会说:秦始皇逼迫奴隶修长城、焚书坑儒、秦始皇暴虐无度、秦始皇杀人如麻等等。

这些事件似乎都可以证明秦始皇是个暴君,尤其还有孟姜女哭长城这种流传千古的悲伤故事。

可实际上,秦始皇真的就是一个暴君吗?至少功大于过的。

试想,如果秦始皇真的是那样一个暴戾之徒,为何能统领三军、雄霸四方、引来八方贤士为其效命呢?

如果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首先对于逼迫奴隶修长城一事我有不同的看法!

早在战国中后期,匈奴(胡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令中原国家头疼不已。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革新武装,在与胡人的斗争中大获全胜。

就秦国而言,其早期的建国史堪称一部与胡人的斗争史,中间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秦昭襄王时,胡人威胁到秦国的北部边境,秦国出于东进的考虑,对胡人采取了筑城防守的策略。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匈奴人逐渐由一盘散沙汇合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国家,实力又有所增强。

当时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秦军与匈奴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军善战,匈奴人不敢轻易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匈奴所处的形势险恶,他们西临大月氏,东接东胡,南面强秦,三面都有强敌存在,匈奴不敢轻举妄动。

按照当时的情势判断,如果秦帝国不主动挑起事端,匈奴是绝不敢轻易南下的。秦始皇是个有雄略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心。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国刚刚完成统一,秦始皇就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他们不仅抵不过蒙恬的攻击,还担心东西两翼受到袭击,最后干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胡人居无定所,没有不能放弃的地盘,他们随时可以迁移,秦军的胜利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可言,反而为自身平添了不少麻烦。

匈奴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法令秦军非常头疼,为了防止他们的侵扰,秦始皇决定修筑长城。一马平川的地方适合匈奴人骑射行动,修筑城池限制他们的特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虽然修长城死了十几万人,可是保护的却是数百万人啊,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史书上却把修长城造成的苦难全归罪于秦始皇,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秦始皇“暴政”是为了扶苏的仁政

帝国成立之初国内肯定很乱。特别像秦国这样一个大统一的国家,没有前车之鉴,在战国时期大家都乱习惯了,六国贵族在当地经数百年的经营,盘根错节,势力渗透蔓延到当地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秦国实行的是

法治,一开始必须要“暴政”。但秦始皇不够暴政.他对六国贵族太过仁慈。秦王朝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修驰道等,涉及国防军工、行政办公、交通、水利等庞大的工程,并非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修这些大工程固然有国家安全的考虑和虚荣等心理作怪,更加重要的是解决六国平定之后秦国及六国部队转业和民间失业问题。

其实秦始皇是想扶苏当皇帝的,虽然秦始皇残暴,但也是个明君,从他一系列的壮举就可以看出,秦始皇知道自己的暴政不得民心,而公子扶苏则实行的是仁政,是对百姓有利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扶苏当了皇帝,秦王朝才能得到延续。但是秦始皇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死后赵高和李斯却篡改了遗诏。

如果扶苏继任皇位,大秦会怎么样?

扶苏当了皇帝后,肯定不会重用赵高这个奸臣,大将蒙恬也不会死,也会废除秦始皇在世的严峻刑罚,推行仁政。就连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都要诈称公子扶苏,再说,扶苏本就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爱戴,短时间内秦朝根本不会灭亡。就算发生起义,项羽再英勇,也难敌战神蒙恬之勇,所以说扶苏当了皇帝,刘邦和项羽就不会横空出世,也就没有了西楚霸王和汉朝的建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