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徐树铮是北洋时期鼎鼎有名的风云人物,为与曾任民国总统的“大徐”徐世昌区分,人称“小徐”,他做过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曾经收复外蒙。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以后,丢失土地的事情常有,收复土地的事情实在比较少见,所以连孙中山都在电文上把他比作西域扬威、平定了五十多个国家的班超,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徐树铮

徐树铮:跟了一个好大佬

徐树铮就是一个屌丝,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老爹老娘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想要出人头地,爹娘就别指望了。

21岁的徐树铮受不鸟这样的生活,他决定离家出走,独身来到山东济南,想谋一份存身的工作。虽然学历上有秀才,有廪生,但已经是他最高的极限了。到了济南,总要找一个大人物去投靠啊,那大人物是谁?袁世凯啊!挖空心思,倾尽全力,写了一份《国事条陈》,光有这封信不够,递给袁世凯?不被门卫当草纸才怪,徐树铮脑子一歪,在市场上买了一件官场上通用的封套,假用袁世凯亲戚徐彦儒的名字递进了巡抚衙门。可见徐树铮为了上位,把袁世凯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摸清了。

虽然搞了歪门邪道好歹把信送进去了,送到了袁大人的手上,被不被袁世凯所赏识,就看徐树铮这封信的功底了,果然他的才华见识不是盖的,袁世凯一见惊为天人,又得知这个写信人才是21岁的小鲜肉,他要见他,谁知此时袁世凯的生母病逝了,要料理丧事。

抽不开,便委派朱钟琪请他代为接见。并说:“这个年轻人颇有才华,不可慢待。”这个姓朱的坑爹啊,自己没本事,又嫉妒,生生的把徐树铮从袁世凯的囊中之物变成了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徐树铮心里想,世凯手下竟有这样不可雕的朽木!我还是不投他吧。

徐树铮随后在旅店里住下来,当时已近年关,仅着夹衣的徐树铮在厅堂里帮人写对联,恰逢在袁世凯手下任职的段祺瑞到旅店访友,见徐树铮气宇轩昂,就和他攀谈起来。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段祺瑞

于是段让徐谈谈对时一局的看法。这个问题可是撞到了徐树铮的枪口上,徐树铮早前投靠袁世凯,给袁上的拜帖就是《国事条陈》,可惜被袁的部下给耽搁了。此时的徐树铮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将《国事条陈》的主要观点详加阐述,最后总结说:“国事之败,败十兵将之庸赛。欲整顿济时一,舍经武无急务。”段祺瑞听后,心中暗叹: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徐树铮的思路和自己想法不谋而合。段当时任山东武备学堂总办,就是军官学校校长,扩充武备,走强军之路是段祺瑞的的想法。段大喜过望,有心招其到摩下任职,便问道:“你愿意到我这里就职吗?”微胖青年不亢不卑地回答:“值得就便就。”就这样,徐树铮跟随段祺瑞来到军营,出任总办记室,这一官职相当于段祺瑞的秘书。

一造共和

这一年是1901年,这一年徐树铮22岁。1905年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徐树铮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1910年回国后,31岁的徐树铮被派为军事参议,继续做段棋瑞的幕僚。1910年之后的1911年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看似熊熊烈火,席卷全国,其实也是危机重重。清政府是不会心甘情愿放弃统治权的,此时清政府的内部,还有溥伟、铁良、良弼等坚决主张抵抗革命的强硬分子。北洋军阀中,北洋之狗——冯国璋极力主张扑灭革命势力,说冯国璋是狗不是调侃或污蔑,而是夸冯为人忠诚。他指挥北洋第一军相继攻陷汉口和汉阳,又主动请命攻打武昌,冯国璋托人向隆裕太后启奏,要求拨给军费400万两白银,一力承担平息“叛乱”的任务,要不是隆裕太后没有这么多钱,冯国璋没准就推平武昌了。

而此时的段祺瑞为第二军将官,主持对南方用兵。局势扑朔迷离,是和是战,段祺瑞举棋不定。这时徐树铮的政治天赋显露出来,力劝段停止进攻武昌,先与革命党人议和,以便以北压南,以南制北。一语惊醒梦中人,段祺瑞立即派徐为议和代表,秘密渡江到武昌,与黄兴、黎元洪等人谈判。徐树铮冒着生命危险,凭着三寸之舌折返与南北两方,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逼清帝逊位,拥护袁世凯做总统等五项协议。

为防止夜长梦多,徐树铮向段献策,“向清廷兵谏,请立共和”。段认为可行,徐树铮马上用一夜的时间分析了隆裕太后可能接受的退位条件,炮制了段祺瑞领衔,包括前敌各路将领姜桂题、张勋、曹馄等48名将领共同署名的“请立共和政体”的奏电,于1912年1月26日送达清廷,以兵谏方式威胁恫吓隆裕太后。

徐树铮草拟的这份通电,措辞委婉得体,萝卜与大棒交相辉映,看的隆裕太后几多昏厥,无奈宣统帝颁布了退位诏令。在这场大变局中,徐树铮既为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立下汗马功劳,也把袁世凯推到了大总统的宝座,更为段祺瑞赢得了“一造共和”的美誉。幕后英雄乃徐树铮。

二造共和

可惜,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得陇望楚,还想要当皇帝。面对袁世凯的帝制计划,徐树铮心中大悔:妈蛋,我居然信错了袁世凯。以袁世凯对段祺瑞的了解,袁认为段“无此魄力”坚决反对帝制,徐树铮害怕啊,害怕老恩主段祺瑞支持袁世凯称帝,天天围绕段祺瑞说“不论直接间接,积极消极,均反对帝制到底,不然后世史书该怎样书写你先立共和又反共和的行径呢?”。徐是段的“灵魂”和智囊,也是段祺瑞最宠信的人,段祺瑞在徐树铮“称疾观变”的计策下,称病请辞,赴西山“调养休息”。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袁世凯称帝

徐树铮不但劝段抵制帝制,自己也发挥了超级能写的特长,写出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上袁大元帅书》,于1916年2月2日,亲自上书,当面交给给袁世凯,以必死之心劝谏。文章最后要求袁世凯:“下罪己之明诏,收已去之人心。国家幸甚!树铮幸甚!”,最后表示如果袁认为树铮“触犯忌讳,罪在不有”,则树铮“舍意即伸,虽死无憾。”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徐树铮的文人气节可见一斑。

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在徐树铮谋划下敢于坚决抵制袁世凯称帝到底,为此段的声誉扶摇而上。故时人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反清一造共和、反袁二造共和,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与捍卫者。徐树铮居功甚伟。

徐树铮跟随段祺瑞在短短的5年内就二造共和。老徐写了两篇文章,冒了两次生命之危,一篇逼清室退位,一篇当着袁世凯面反对帝制,比起民国那些文人墨客的大作,我觉得这两篇文章分量与操守都是无与伦比的。其实,老徐还有三造共和之功,说起来就没有这么高尚了。

三造共和

黎元洪当了总统,段祺瑞是总理,徐树铮当上了国务院秘书长。在老徐的眼里,段祺瑞是老大,黎元洪只是人形图章。总统府和国务院的权利之争,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历史名词——府院之争。段祺瑞被迫辞职,这时,老徐有了一个冒险的计划,就是暂时不表示反对复辟,甚至伪装同意,引诱徐州军阀张勋放心大胆地进行复辟,假张勋之手解散国会、驱逐总统,然后举起共和的旗帜来,起兵打倒张勋,恢复段祺瑞政权。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张勋复辟

前前后后,老徐的手段也是无所不用,我也就不细表了。果然张勋带领着5千个拖着辫子的行为艺术家,进了北京,拥戴溥仪重登皇位。后面就是,段祺瑞拉起人马,坚决反对复辟,拥护共和。简直把张勋坑到他姥姥家了,而段祺瑞却赢得了三造共和的美誉。张勋啊张勋,政治家说的话你也能信呢?

收复外蒙古

徐树铮目睹沙俄逐步陷入内乱,认为这是收复外蒙的绝好机会。从1918年10月开始,徐树铮编组西北边防筹备处,先后组建了5个旅,目的就是收复外蒙古。

1919年4月,沙俄的西伯利亚地区大乱,徐树铮正式向政府提出收复外蒙古的建议,提出很多实际的方案,包括收复外蒙古以后如何治理。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徐树铮收复外蒙

6月,北洋政府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此时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白军主力,已经向西和红军决战,战况激烈,无暇顾及外蒙古。而一直垂涎外蒙古并且编组谢苗诺夫白军准备进攻的日本,又因为朝鲜突然爆发31运动,紧急调动军队镇压而无暇西顾。

此时外蒙古高层对于徐树铮的态度是矛盾的。

外蒙古分为王公派和喇嘛派,后者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首,掌握了神权和大部分的行政权,实力强大;王公派被喇嘛派排挤,力量日益减少,还要承受沉重的供养责任(喇嘛不纳税也不劳动享受很好的待遇),非常不满。王公派对回归中国大体支持,希望利用外部势力夺权。

外蒙诸王公既恨众喇嘛的恋权把持,又深恐撤治不成,事后将遭到喇嘛报复,于是单独组成请愿团,进京直接向徐世昌大总统请愿,要求立即将外蒙撤销自治。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外蒙自治官府的“外长”公车林多尔济、“司法总长”车臣汗那旺那林、“陆军总长”曼彦多尔济郡王(三音诺颜汗部将军),以及各部次长(外蒙各旗的和硕亲王、郡王、贝勒或贝子)。

看看,列强无暇顾及、外蒙军力衰弱不能抵抗、外蒙本来就是我们领土,所以国际社会不会干涉,现在外蒙古王公又主动要求你去,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到哪里找去?

7月徐树铮正式宣布大军北上,收复外蒙古。

当月,徐树铮的先头部队开进乌兰巴托(当年叫做库伦),11月,徐树铮亲自率领主力褚其祥第三混成旅进入乌兰巴托,我军总兵力增加到3个团。

喇嘛派则反对回归,希望尽量保住自己地位,对于徐树铮的要求百般拖延。

因为徐树铮兵临乌兰巴托的城下,仅有1000多武装的喇嘛派也畏惧生命,心里还是胆寒的。

徐树铮利用政治手段,对两派又打又拉,该硬就硬,该软就软。对于不合作的总理巴特玛大喇嘛(活佛哲布尊丹巴的代言人)进行游说,许诺活佛哲布尊丹巴死后由他主持大局并封王爵。徐树铮还许诺,保留大部分外蒙古的现状,尤其保存活佛的地位。

但巴特玛却顽固的反对回归,反复拖延,期望国际形势变化。

这边徐树铮怕夜长梦多,用军人的手段进行恐吓:如果明日不能照搬,就将你押回北京,听候中央政府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喇嘛集团只能服软,同意回归。

11月17日,外蒙自治政府宣布取消自治,回归中国。

11月22日,中央政府接到徐树铮汇报。段祺瑞当时正在下棋,高兴的连棋盘都碰倒了:外蒙事情终于定了。

1920年1月13日,在乌兰巴托举行了取消外蒙古自治的典礼,这是民国初期最可喜可贺的事情。

由此,外蒙古回归中国版图。

随后,徐树铮多次来到外蒙古,全力发展这里的经济、医疗和教育。

遗憾的是,没多久外蒙又丢了。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和段祺瑞不是对手,被迫调动在外蒙的部队回国增援。

外蒙只剩下少数中国军队!

无奈之下,徐树铮只能在当地汉民中招兵,依靠这群乌合之众伪装强大的军容。

直皖战争失败,徐树铮和段祺瑞先后下野,外蒙的事情也就无人过问了。

此时,喇嘛集团又开始试图完全掌握外蒙古,摆脱中国的控制。

在活佛哲布尊丹巴邀请下,沙俄白军、血腥男爵罗曼·冯·恩琴率领部队进攻乌兰巴托的中国军队。这群拼凑的中国部队不堪一击,很快被白军击溃。

徐树铮枪毙陆建章,外甥冯玉祥记仇

北洋第一狂人徐树铮传奇人生:从一个屌丝到北洋政府的二把手

徐树铮之墓

1918年当陆建章来到时,徐树铮正在吃饭。杨宇霆听见陆建章来请见,就对徐树铮说:“此人十分可恶,把他杀掉算了!”又顺口骂道: “老混蛋又来找死!”陆建章进入后,见徐树铮正在吃饭,便问: “为何这时才吃饭?”徐树铮回答: “从外边刚回来。”陆建章又问: “从何处回?”徐树铮回答: “自丹忱(倪嗣冲)处回来。”陆建章即面有不悦之色。杨宇霆与陆建章先到客厅说话,没过多久,徐树铮就请陆建章到花园里去,将其枪毙。徐树铮先斩后奏,他杀了陆建章以后,就通电控诉陆建章“勾结土匪与乱党,煽惑军队,希图倡乱”等罪状,以使其暗杀行动正当化,段祺瑞也不予追究。但最忌恨此事的还得是陆建章的侄女婿冯玉祥,虽然徐树铮在杀了陆建章后专电稳住冯玉祥,却在七年后尝到了苦果。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遇害固然不仅仅是因为陆建章案,但冯玉祥的幌子正用的是陆承武为其父报仇的名义,将徐树铮杀害,时年45岁。可见陆建章案对徐树铮的致命后果。

徐树铮是段祺瑞的灵魂,有极强才干,但锋芒毕露,过于骄狂,胆大敢干,树敌太多。 袁世凯曾这样评论徐树铮:“又铮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冯玉祥杀徐树铮,有政敌的原因,但徐树铮杀了冯玉祥的舅舅兼大恩人陆建章,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