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农改革,是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还是继续保持单干好?

农村三农改革,是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还是继续保持单干好?

在中国农村目前走集约化和规模化好,还是依旧保持单干好。请看以下分析

一目前农业基本状况

(一)社会背景

一是人口状况:当前中国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各种行业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农业行业变化最大,过去的近十亿农民,近八亿人,已进入了不同的行业了,而真正在农村靠农业生活的人也就两亿多点了。目前纯农业人口多半是老人和妇女了,劳动力越来越少,有技术的年轻农民越来越少。加上粮价过低,土地农业价值越来越低。很多农民弃耕不种,还有的搞起了第三产业和种植大量经济作物等。

二是农村设施状况:由于近四十年的大包产到户,个人单干,以前在农业集体时代建起来的农业设施都已损失殆尽。水利设施损坏严重,集体农耕设备已全损失。

三是农村土地情况:从结构来看有西北和西南山坡地多,平原地少。中原和东部、南部、东北部平原多,山坡地少。所以总体来讲中国平原地大大多于山坡地。但由于房地产等大力开发,占了不少平原地。

四是农业资本投资情况,由于粮食价格偏低,农业主粮投资基本不赚钱。所以从个人家庭到大资本投资家,对农业主粮投资积极性不高,所以目前和将来国家粮食安全危险很大。

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农业经济作物的投资信心高,投资量大,如树苖、油料、瓜果,蔬菜、饲料等。这一部分因为需求量大,价格高,都愿意投入,所以也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二)经济背景

一是农业现有两亿多人口多半是靠种粮食为生,收入确实不多。

二是农村劳力多半为老人和妇女,主要依靠农田劳作收入,而且老人面临着失去劳动力,而谁来养老的问题,还有疾病医疗和保健费用问题。

三是农业设施谁来投资的问题。

二目前农业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是农业人口严重老化。二是农业耕地严重减少。三是弃耕问题比较严重。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损坏。五是原集体农耕设备损失殆尽。

综上所述和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纯家庭联产承包制已不符合农村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必须要实行多样化适宜化改革。即平原地区实行集约化,山区实行单干法。把平原土地集中起来的,实行集约化的大机械耕作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的最大作用,并实现农业现代化。山区农民可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或农家乐和旅游点发家致富。

再一个要保证农业粮食安全,必须提粮价,粮价涨一到两倍,人们投资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才会高涨,才会主动投资种粮食,国家才会保证粮食安全。全国公民每人每月发给粮食价格补贴,价格补贴每月发给个人账户,避免了现粮补可能发生的腐败和骗补。

还有农村平原土地的集成问题,一部分可以通过租赁,租给农场主。一部分可以直接交易,卖给农场主。农业设施建设谁投资谁得全利谁出,也可与政府合股经营。

65岁以上的老农民可以国家发给每人两千左右的退休金,把土地让出来,由国家开发搞规模化国营大型农场。

所以综上所述,农业实行多样化适宜性的集约化和单干是最适合农业发展的。个人规模化由于投资非常大,所以目前搞不起来。只有先集约化,再由集约化走向规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