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行情规律

四季度行情规律

9月份沪深股市再现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成功实现了“金九”行情,位居全球涨幅榜第二。但中小板综、创业板综不仅再次位居全球跌幅榜前两名,而且连续6根月线收阴收跌。尤其是创业板综,还在最近1年时间创下了只有1个月收涨的“奇观”。而随着9月份收官,三季度行情也落下了帷幕,主要指数连续四个季度收跌。

继8月下旬“死而复生”的攀钢钒钛与重药控股上演了罕见的“暴富”到“暴负”的神话后,9月27日复牌的“股改钉子户”北汽蓝谷(S前锋),更是直接低开低走单日暴跌36.88%,刷新了复牌无涨跌幅限制股的跌幅纪录,让持股者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在接受重庆商报指出:首先,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基本面分化。无论是经济数据还是上市公司业绩,都显示出周期性行业景气度较高而新经济行业景气度较低的特征。

其次,二级市场资金面紧平衡状态没有任何改变。

最后,国外经济形势波诡云谲。美联储加息与美元指数大涨促使全球资金回流美国,为保持汇率稳定,阿根廷、俄罗斯先后宣布加息。 总之,三季度A股震荡走低,盘面“二八分化”,是基本面、资金面等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

从历史上A股四季度走势看,多数是由机构主导的蓝筹股行情,过去10年大盘蓝筹股的表现总体好于中小股。通常来说,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了比拼净值,在最后一个季度很可能会加仓自己的重仓股。同时,一些机构投资者也会进行调仓换股,为下一年提前布局。以上证50为代表的白马龙头股,在过去10年中有6年表现为上涨,除了2008年、2011年等这些单边下跌行情的年份外,其余多为红盘报收。过去10年中,四季度平均上涨7.84%,远高于其他指数。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在近十年中第四季度的涨跌比为1:1,五次上涨五次下跌。如果从幅度来看,显然上涨的幅度更大:沪指有三次四季度涨幅超过15%,深成指三次超过20%。而下跌的市况中,最大跌幅发生在2008年,沪指为-20.62%、深成指-14.15%。

中小板方面,同样是1:1的涨跌概率。不过其在2007---2010实现了第四季度的4连涨,特别是在07、08市场大幅回落的两年中仍旧保持正增长,其中07年四季度涨幅达7.72%,08年四季度沪指下跌超20%,中小板指数却逆市上涨0.89%。

创业板

时间较短,仅有7年历史,四季度涨跌比为3:4。有意思的是,虽然创业板给人感觉波动大、风险大、高估值、高股价,但四次的下跌幅度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最大跌幅是去年四季度,为-8.74%。在2011年曾经下跌7.79%,但却跑赢了深成指和中小板指的-13%,仅比沪指多跌了1.02%。

估值方面,目前A股的估值分化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创业板中存在商誉减计风险的公司估值依然处于下行过程。进入四季度,在经济维稳动力减弱的背景下,金融去杠杆的力度存在进的可能,因而整个市场的估值都将承压,特别是创业板中有商誉风险的个股估值承压将更为明显。

四季度行情规律

再看行业,我把9月份也加进来。最近10年的9月—12月期间,表现最好的十个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机械设备、家电、采掘、汽车、通信、传媒、建筑装饰、电气设备和公用事业。(上图)

非银金融、家电、通信、建筑装饰的曝光率最高,是四季度市场中表现最好且具备持续性的机会。四季度逢低关注三季报年报业绩、新能源汽车、5G、军工的阶段性机会。

统计13年至今的数据,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后25%的基金通过第四季度逆袭进入全年业绩前75%的比例达25%,而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前75%却在第四季度后掉队落入全年业绩后25%的行列中的基金比例达8%。“红十月”行情是A股的另一大特色。据我们对08年以来A股行情的统计,上证综指在历年十月上涨概率达70%,平均涨幅为1.5%,剔除2008年的大熊市后的平均涨幅为4.4%,季节效应十分显著。

• 12月是A股比较有特点的月份,回顾历年行情,我们发现:

12月市场偏好权重股(机构重仓股),金融股当仁不让成为领涨板块,家电等机构权重股扎堆的板块很容易12月成为投资热点。

12月的年末行情并非全面上涨,往往出现分化,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在12月表现较弱。

• 原因分析:

年末市场逐渐开始进行估值切换,权重本身估值相对较低,估值切换后估值优势进一步凸显。

年末进入业绩确认期,许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考核绝对收益的机构为了保持已有收益倾向于卖出高波动板块而配置较为稳定的金融和消费板块。

总结:四季度初期市场大概率继续会延续反弹,11月中下旬炒作概念和科技板块等年报行业不及预期的个股存在估值下修的风险。年末蓝筹的保暖行情年年相似,外资的大规模入市,确定的蓝筹筹码越来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