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導」危機:國際社會不能等閒視之

【歐洲時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時,有人以為標誌著美國停止在全球充當霸主的新時代也許開始了,因為他打的“美國第一”旗號被解讀為美國將從諸多國際承諾中抽身,專注於國內事務,世界可望能過上幾天太平日子。時至今日,許多人不得不承認當時大大誤讀了特朗普的“抽身”,無論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還是撕毀多邊貿易協議挑起貿易戰,他推行的無疑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其結果是不斷攪亂世界,而且亂局正在迅速向失控的方向演變。最新的例子是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此舉難免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使今天的世界變得更加危險。

《中導條約》全稱《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於1987年由美蘇兩國領導人簽署。條約規定兩國不再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這是兩個超級大國在冷戰後期達成的一個重要協議,既符合當時雙方的實際情況,即蘇聯已經不具備與美國繼續軍備競賽的實力、而美國則面臨西歐輿論要求撤除導彈的巨大壓力,同時也符合時代的潮流,在條約生效後,美蘇(及後來的美俄)在一定時期內表現出裁軍的姿態,銷燬了近2700枚中程導彈。可惜好景不長,因為美國的霸權觀念根深蒂固,2002年美國政府單方面宣佈退出《反導條約》(指遠程導彈),一是擔心俄羅斯東山再起,二是自以為有能力在各方面都保持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此後,美國指責俄國部署9M729型陸基巡航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的規定(俄方稱這種導彈航程不超過500公里,而美方堅持說它可以超過2000公里),而俄國則指責美國在歐亞(土耳其、羅馬尼亞和日本)部署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實際上完全可以用作進攻武器,因為所謂的“宙斯盾”反導系統,採用的是多用途發射裝置,既可以發射攔截彈,也可以發射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美國有的是陸基、海基、空基(後兩種不在“中導條約”範圍之內)打擊能力,對俄羅斯構成了實實在在的中導威脅,而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說美國受到俄國的中導威脅則難以成立,因為中程導彈從歐洲打不到美國。

儘管如此,特朗普仍然強調美國受到了威脅,而且他在解釋退出《中導條約》的意圖時,毫不諱言這是一箭雙鵰的策略,即俄國和中國都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因為他宣稱俄國違反了條約,而中國根本不受條約的約束,因此美國不願再受條約束縛,而要重新放手發展導彈。這種說法幾近荒誕,因為無論是俄國還是中國的中導都飛不到美國,他強調的俄、中威脅無非是指歐洲和亞洲。被無端扯進中導風波的中國表態相對比較節制,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訛詐;而俄國的反應既讓人擔心,又在意料之中。普京表示,美國指責俄違反《中導條約》只是為美國退出該條約尋找藉口,美國從沒有提供俄違反條約的證據,反而是美國在不斷違反條約,比如在羅馬尼亞部署反導系統、使用攻擊性無人機等。他宣稱,俄將針對性回應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言下之意非常明確,美國揚言要放手發展導彈,俄方無法坐視。考慮到特朗普已經兌現了許多人原以為他不可能實施的承諾,比如退出氣候協議、伊核協議等等,一場新的核軍備競賽恐怕難以避免。

面對這場新的危機,首當其衝的歐洲人無法領特朗普所謂抑制俄國、保護歐洲之情,無論是歐盟還是德國、法國等歐陸大國都明確反對重新挑起軍備競賽的舉動,德國外長直截了當地表示,處在俄羅斯導彈射程之內的是歐洲人,而非美國人,特朗普的決定“給歐洲帶來難題”;法方呼籲各方避免做出任何單邊主義的倉促決定,以免危及歐洲安全以及戰略穩定;英國方面也擔心美國的決定可能造成30年來核武控制方面最嚴重的危機。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此與特朗普進行電話會談,明確表示歐美應設法使俄羅斯遵守條約的條款,同時討論推動其他核大國簽署該條約的可能性。在危機四伏的今日世界,馬克龍的表述代表了清醒、理智的立場,但鑑於近兩年來的經驗,許多人對特朗普能否作出同樣理智的回應不抱幻想。

在特朗普破壞伊核協議、激化中東危機之際,在美國不斷撕毀多邊協議、挑起貿易戰之際,世界已經陷入日益動盪的危險,恐怕難以承受大規模軍備競賽引發的新危機造成的衝擊。國際社會對此須有清醒認識的同時,應付諸行動,共同反對新冷戰思維,共同對抗新冷戰時代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