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行/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一、行

(一)汉语辞典释义

1、【行】:读音xíng。

1)动词,会意。从彳,从亍。

(1)本义:走、走路。如:行,人之步趋也。——《说文》;行,往也。——《广雅》;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蔡邕《独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又如:出行(到外地去);远行(出远方);行三坐五(前呼后拥、行坐都有人在旁伺候);行学(上学);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

(2)出游、游走、出动。如:坐席行衣,分为七覆,烟火鱼鸟,置作五衡。——唐·李商隐《谢何南公和诗启》;又如:行程;行脚僧(行脚僧人,行脚头陀僧。云游四方的和尚);行幕(宿处的别称);行粮(兵士的口粮);行厨(随军厨师);行童(佛寺里的童仆)

(3)〖车船〗行驶。如:汤汤川流,中有行舟。——三国魏·曹丕《善哉行》;又如:行帆(航行中的船帆);行舟(航行中的船);行轮(行进的车轮。亦代称行进中的车子)

(4)迁徙、迁流、运动、变化。如:天行有常。——《荀子·天论》;日月之行。——《吕氏春秋·察今》;又如:行行(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行律(运行的规律);行健(运行壮健);行云流水;诸行无常。

(5)流动、流通。如:背夏首以窘逝兮,沂行川而永叹。——晋·陆云《九愍·修身》;又如:行川(流水);行光(水中闪烁的光影);行杯(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6)流通、流传、传递、递送。如:残贼公行。——汉·贾谊《论积贮疏》;迄今盛行。——蔡元培《图画》;又如:流行、行销、风行一时、行病(传播疾病);行时道(走运)、行歌(对歌、对唱);行炙(传送烤肉。亦泛指宴会时上菜);行庖(指所传送的食品);行茶(递送茶水,亦指旧时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行菜(端送菜肴;亦指端送菜肴的人)。

(7)实际地做、使用、实施、从事某种活动。如:行劫缚者(干掳人抢东西的)。——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自行搜觅。——《聊斋志异·促织》;行刑不疚。——《国语·晋语》;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又如:行所无事(泰然自若、行若无事);行动;行事;行为;行使;进行;行礼;行医;行文。

(8)巡视。如:行驾(赴外巡行);行幸(皇帝出行);行山(巡视山岳);行川(巡视河川);行木(巡察树木);行屯(巡查驻军);行田(巡视农田)

(9)赏赐、给予。如:行田(赋田,授田);行爵(赐爵);行糜(赐糜粥。谓行仁政);行恩(施与恩德)

(10)向下签发公文、命令等。如:行下(行文下达);行文书(行文。发布公文);行召(行文征召);行知(公文术语。行文通知;亦指通知事项的文书)

(11)离开。如:为吾子之将行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2)言围棋下子〖playchess〗。如:行门(围棋法,隔一路下子叫行门);行棋(下棋)

(13)斟酒。如:行酒(依次斟酒);行壶(谓依次斟酒);行斟(行酒);行酬(谓依次敬酒酬答);行觞(行爵。犹行酒。谓依次敬酒)

2)【行】:读音xíng,名词。

(1)路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又如:行纪(犹行程);行程

(2)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国语》;天之行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3)书法名,指行书。如:行分(分书而稍带行书体势的书体);行押(行书的别称);行法(言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行草(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亦指行书与草书的并称);行楷(近似行书的楷书)

(4)佛教语,指学佛学道的人遵守戒律刻苦修道的行为。如:行持(持戒修行);戒行。

(5)指动作、举止概念。如:行为迟。——《庄子·养生主》。此行所负之责。——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宣其德行。——《国语·晋语》;又如:行为。品行。行动。

(6)指道德、人品的修养。如:行为士先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德行(体现出的道德修养);品行(体现出的人品修养);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辱人贱行。

(7)外出旅途中需要使用的物品:行装。行箧。行李。行装;行李;行装;行仗(演武用的器械等物);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

(8)踪迹、事迹。如:行踪;行述(谓生平概略、履历;亦指行状);行迹(事迹)

(9)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如:如:五行(“金”、“木”、“水”、“火”、“土”);行次(五行的位次。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之言,以为王者受命于天,以五行之德为运,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

(10)古诗的一种体裁。如:长歌行。

(11)姓氏。

3)【行】:读音xíng,副词

(1)又,也,再。如:行看(复看、又看);行复(且又)

(2)正;方。如:行当(正应);行说(方言。刚说)

(3)可以。如:不学习不行。

(4)即将……。如: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行与卿等诀别。——《新编五代史平话》;又如:行将毕业;行见天下太平

4)【行】:读音xíng,形容词。

(1)临时、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如:行帐(高级将领在外的驻所);行窝(可以小住的安适之所);行衙(官员外出的临时住处);行城(临时建成的城垣);行商;行营。

(2)能干。如:你真行。

2、【行】:读音hàng,形容词,刚强。如: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3、【行】:读音héng,指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如:“道行”(dàohéng)。

4、【行】:读音háng

1)【行】:读音háng,名词,象形字。

(1)本义:道路如:行,道也。——《说文》;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2)竖排为行,横排为列。如: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3)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4)队伍,军队。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5)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如: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我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又如: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6)营业机构、商行。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7)指排列顺序。如:排行;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8)指辈分。如: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又如:行次

(9)引申表示多数。如:和尚行;僧尼行

2)【行】:读音háng,动词。

(1)连续贯穿。如: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如:行棉袄;行棉被

3)【行】:读音háng,代词。这里、那里——表示处所。如: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行/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二)佛学辞典简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行】: 1、梵语sam!ska^ra,巴利语san%kha^ra。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1)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2)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参阅“十二因缘”337、“五蕴”1212、“行蕴”2567、“业”5494)

2、梵语carya^ 或 carita,巴利语cariya^ 或 carita。(一)意谓动作、行为。(二) 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日本净土真宗谓称名念佛为大行。

3、梵语gamana。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参阅“四威仪”1728)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行】:1、(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造作、迁流、潜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译删迦罗。

(1)十二因缘之一:义同“业”,指造成现在世果报的过去世身、口、意三业。《俱舍论》卷九云(大正29·48b):“宿诸业名行。”《成唯识论》卷八云(大正31·43b):“此中无明唯儿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

(2)五蕴之一:狭义指思(意志),广义指色、受、想、识以外的有为法。《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4a):“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

(3)诸行无常之“行”:义同“有为”。指现象的一切,为行之最广义。

2、(梵carya^、carita、caritra,巴carita,藏spyod-pa)动作、行为、实践之意。指为到达悟境而作的修行、行法。教行证之‘行’、教理行果之‘行’、明行足之‘行’、菩萨行之‘行’等皆属此。日本真宗则谓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及称名念佛为大行。

3、(梵gamana,巴gamana,藏h!gro-ba)步行、行进之义。四威仪之一,即指比丘步行的威仪。

[参考资料] (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二)《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法华经文句》卷四(上);《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上);《法华玄义释签》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七。(三)《五分律》卷二十七;《菩萨善戒经》卷七;《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教诫律仪》。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行】:(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行】: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1、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2、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行】:1、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达,行继解后,意在此也。2、一切行道人,须具足正行,盖凡夫造业,道人修行,所谓行者。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行】:p0604。《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第三名行行相?谓于圣道先圣后圣同所游履,正观行相。”

  二解:《瑜伽》十三卷三页云:“何等为行?谓如所缘,作种种行,而入于定。谓粗行、静行、病行、痈行、箭行、无常行等。若于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

  三解:《瑜伽》二十四卷十三页云:“谓如有一、于经行处,来往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类,说名为行。”

  四解:《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页云:“由于四门随转义故,名行。”

  五解:此是五法摄毗奈耶中行。《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云何名行?谓略有三行。一者有犯,二者无犯,三者还净。如是三种略摄为二。一者邪行,二者正行。应知有犯说名邪行;无犯还净说名正行。”

  六解:《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云何为行?答:行所缘境,而入于定,故名为行。谓依三摩地所起粗、静、病、痈、箭、无常等行。”

  七解:如戒之异名中说。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 著)

【行】: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卷三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卷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行】:行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二与识作缘,由熏习故。

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行】:1、使心造作活动的作用,即行蕴。《佛学名相》。2、五蕴之一,即除色、受、想、识四蕴外,其余一切有为法称为“行”。《噶举教派史略》

行/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三)佛学辞典简释总结(按个人理解汇总,仅供参考。若需引用,敬请慎重。为免误导,友情提示。)

【行】:1、指行进、步行、行走、经行;2、戒律的异名,以及比丘、比丘尼步行的教戒仪律(即威仪)。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3、指动作、行为、实践,以及。道人,须具足正行,盖凡夫造业,道人修行,所谓行者。4、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达,行继解后,意在此也。5、义同于“业”,造作之义,指身口意一切造作。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众生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的一切身心活动。6、随转、迁流、变化之义,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7、指“行蕴”。“行”,随转、迁流、变化、运作之义;“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心意行为之汇集、潜在性的形成力之汇集、亦即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时间性的、现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汇集。

行/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二、行蕴

FROM:《佛学大词典》

【行蕴】:梵语sam!ska^ra-skandha,巴利语san%kha^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五蕴”1212)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行蕴】:梵samska^ra-skanda,巴sankha^ra-khan-dha,藏h!du-byed-kyi phun%-po。心意行为之汇集。潜在性的形成力之汇集。亦即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时间性的、现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汇集。

行蕴为五蕴之一。狭义是指“思”(善恶的意志),广义乃包含非受、想、识三蕴所摄之精神作用(心所法),以及以物质精神为动力的心不相应法。在俱舍宗的七十五法中,合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相应而成的五十八法,名为行蕴;在经部与大乘佛教,则以六思身(即六识相应之思)为行蕴,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云(大正31·664a):“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三章(摘录)

“行”是无常迁流之意,与“有为”同义,也意指现象。

可是,“行”这个字,普通是复数,所以谓之“诸行”。“诸行”一词的概念内容,有广狭二种涵义。“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其次是五蕴中的行,十二缘起中的行是最狭义的。而五蕴之行的内容也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汉译译为“行”的印度语,除了sam%s-kara,san%khara之外,尚有下列各种。譬如,梵行的行与身行、语行、意行的carya^、cariya^;明行足的caran!a;《佛所行赞》的行carita;行坏与正行的a^ca^ra;其他:cara□kr!tya,kicca,pratipat,pat!ipada^,vrata,vata等等也译作“行”。现在在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拟就“行”(sam%ska^ra,san%kha^ra)概念内容的广狭,加以说明。

(a)首先最广义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诸行无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现象的一切,因此并不只包含五蕴之中的行蕴而已,而是包含五蕴全体。

(b)其次是五蕴中的行蕴,在这里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动”。可是受蕴、想蕴、识蕴也全都是心的活动。所以这里的行蕴,是指除去了受、想、识三蕴的其他“心的活动”而言。包含有作意(唤起注意力的作用)、触(根境识的接触作用)、思(意志作用)、定(精神统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种。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恶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来说明行蕴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行只是思的话,这是行的最狭意义,并不恰当。

到部派佛教时代,行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数十种之多,这是由心所法的名称所计算出来的,这叫作心相应行(cittasamprayukta-sam%ska^ra)。在说一切有部等派里,在行蕴里,也设有心不相应行(cittaviprayukta-sam%ska^ra),这是原始佛教中所没有的想法,是指那种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的发动心与物的力量,共有得、非得、生、住、异、灭……等十四种。附带一提的是巴利佛教中并没有心不相应行。总而言之,说一切有部等派所说的行蕴范围,比原始佛教时代是更为广泛的。

(c)最后要说的行是十二缘起的第二支,在这里,行的意思与业(karma,kamma)的意思相近,指的是由身、语、意而来的善恶行为。这比行蕴的代表──思(善恶的意志)的内容要广泛一点,包含(由思所引起的)身语所引起的实际行动以及习惯力。

[参考资料]:《俱舍论》卷一;《俱舍论颂疏》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末);《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集异门足论》卷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行蕴】:(术语)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义,是亦有为法之通名也。《俱舍论》一曰:“四余为行蕴。”《颂疏》一曰:“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记》一之余曰:“问: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何故行蕴独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蕴虽亦名行,摄行少故,各受别名。行蕴摄行多故,故得行名。”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行蕴】:p0605。如五蕴中说。

  二解:如名色差别中说。【名色差别】:p0586。《瑜伽》九卷十九页云:“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种类。如是诸蕴,皆通三界。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种所造色云何?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欲界具十;及法处所摄假色。色界有八;及法处所摄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种。谓识种子所摄受种子名色,及于彼所生果名色。”

  三解:《五蕴论二页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四解:《广五蕴论》三页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见,疑,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五是别境。此五一一于差别境,展转决定,性不相离。是中有一,必有一切。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随烦恼。以通善及无记性故。触等体性及业,应当解释。”

  五解:《俱舍论》一卷十一页云:“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若不尔者;余心所法,及不相应,非蕴摄故,应非苦集。则不可为应知应断。如世尊说:若于一法未达未知;我说不能作苦边际。未断未灭,说亦如是。是故定应许除四蕴,余有为行,皆行蕴摄。”

  六解:“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九页云:问:行蕴云何?答:契经说此是六思身。谓眼触所生思,乃至意触所生思。阿毗达磨说此行蕴,略有二种,谓相应行,不相应行。乃至广说。问:世尊何故于相应不相应行蕴中,遍说思为行蕴;非余行耶?答:思于施设行蕴法中,最为上首;思能导引摄养诸行;故佛偏说。如爱施设集谛法中,最为上首;爱能导引摄养诸集;故佛偏说。复次造作有为,故名为行。思是造性,余法不尔;故佛偏说思为行蕴。又云:问:五蕴有为,皆应名行:何缘于一,独立行名?答:如十八界,虽皆是法,而但于一立法界名。广说乃至三宝三归虽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宝法归。如是五蕴,虽皆是行;而但于一立行蕴名;亦无有过。复次行蕴有一名,余蕴有二名。一名者:谓共名。谓五种蕴,皆是行故,二名者:谓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谓余四蕴,欲令易了,显不共名。行蕴更无不共名故;但显共名。故名行蕴,复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蕴摄故,独名行蕴。复次四有为相,是一切行印封标帜。简别有为,异无为故;彼相唯在此蕴摄故;独名行蕴。复次名句文身诠表显示诸行性相作用差别,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蕴摄故;独名行蕴。复次觉一切行皆空非我空解脱门,此蕴摄故;独名行蕴。问:能执诸行为我我所萨迦耶见,亦此蕴摄;如何此蕴不名我蕴?答:萨迦耶见,是虚妄执,不称诸行实相而解;是故此蕴、不立我名。空解脱门、觉行实相,是故此蕴、依彼名行。复次分别诸行自相共相安立诸行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缘愚,于一切行不增不减,如实解慧,唯此蕴摄。故名行蕴。余蕴不尔,故别立名。复次此摄多行。故名行蕴。摄多行者:谓此蕴中,有相应、不相应行,有所依、无所依,有所缘、无所缘行,有行相、无行相行,有警觉、无警觉行。余蕴不尔,故立别名。复次行、谓造作。有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为胜。思但摄在此行蕴中;故此行蕴,独名为行。”

  七解:《法蕴足论》九卷十二页云:“云何行蕴?谓行蕴有二种。一、心相应行蕴,二、心不相应行蕴。云何心相应行蕴?谓思、触、作意、广说乃至诸所有智、见、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是名心相应行蕴。云何心不相应行蕴?谓得、无想定、广说乃至文身。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不与心相应,是名心不相应行蕴。如是心相应行蕴,及心不相应行蕴,总名行蕴。”

  八解:《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行蕴?答: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诸所有行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行?答:尽所有行蕴、略有二种。一、心相应行蕴,二、心不相应行蕴。云何心相应行蕴?答:思触作意乃至诸所有现观。复有此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如是名为心相应行蕴。云何心不相应行蕴?答:得无想定、乃至文身。复有此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如是名为心不相应行蕴。此中若心相应行蕴,如是名为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行。云何未来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行。云何现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行。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行?答:若行、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行。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行。若粗若细者:云何施设粗行细行?答:观待施设粗行细行。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无寻唯伺行;则有寻有伺行名粗。若观待有寻有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粗。若观待无寻唯伺行;则无寻无伺行名细。若观待色界行;则欲界行名粗。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细。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界行名粗。若观待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细。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粗。若观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名细。如是施设粗行细行。如是名为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行胜行?答:观待施设劣行胜行。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不善行名劣。若观待不善行;则有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无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漏善行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行;则有漏善行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漏善行名胜。若观待色界行;则欲界行名劣,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胜。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界行名劣。若观待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胜。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劣。若观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名胜。如是施设劣行胜行。如是名为若劣若胜。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行?答:过去未来行。云何近行?答:现在行。复次云何远行?答:若行过去,非无间灭;若行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行。云何近行?答:现在行。复次云何远行?答:若行过去,非无间灭;若行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行。云何近行?答:若行过去无间已灭。若行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为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者:云何说名行蕴?答:于此行蕴,显行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行蕴。”

  九解:《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行蕴云何?此有二种。谓心相应行蕴,心不相应行蕴。心相应行蕴云何?谓心相应法。此复云何?谓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此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相应行蕴。心不相应行蕴云何?谓心不相应法。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复有此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总名心不相应行蕴。如是二种、合名行蕴。”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 著)

【行蕴】:为五蕴之一。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蕴为聚集、类别的意思,《大乘五蕴论》曰:“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意思是说,在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中,除去受、想二种外的四十九个心所,再加上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此七十三法,全包括在行蕴的范围中。行者、思心所的别名。思即五遍行心所中的思心所。《唯识三十论》曰:“思谓令心造作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思之自性,只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而与心相应,令心同起善、恶、无记等之造作,此即是意业。而行蕴的范围较思为广,《俱舍论》曰:“行名造作”,所以造作即是行。我人的行,有身行、语行、意行,意行即是思。由思之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而有身行与语行,而行的后果就是业。即身、语、意三业。《大乘法苑义林章》曰:“有为集起,目之曰行。”世间万法的因缘集起,亦称之为行。故四十九种心所、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均摄在行蕴的范围内。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行蕴】:1、问行蕴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又于种种苦乐等位驱役心故。2、谓行蕴有二种。一心相应行蕴。二心不相应行蕴。云何心相应行蕴?谓思触作意。广说乃至。诸所有智见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是名心相应行蕴。云何心不相应行蕴?谓得无想定。广说乃至文身。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不与心相应。是名心不相应行蕴。如是心相应行蕴及心不相应行蕴总名行蕴。

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行蕴】:1、使心造作活动的作用,即行蕴。《涌莲藏真》2、五蕴之一。心相应行及心不相应行等能使心于境或所缘发起作用,及使心于各种外境进行活动之心,同类众多蕴集一体,称为行蕴。 《藏汉佛学词典》

行/行蕴——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