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行/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一、行

(一)漢語辭典釋義

1、【行】:讀音xíng。

1)動詞,會意。從彳,從亍。

(1)本義:走、走路。如:行,人之步趨也。——《說文》;行,往也。——《廣雅》;天子以四海為家,故謂所居為行在所。——蔡邕《獨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又如:出行(到外地去);遠行(出遠方);行三坐五(前呼後擁、行坐都有人在旁伺候);行學(上學);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

(2)出遊、遊走、出動。如:坐席行衣,分為七覆,煙火魚鳥,置作五衡。——唐·李商隱《謝何南公和詩啟》;又如:行程;行腳僧(行腳僧人,行腳頭陀僧。雲遊四方的和尚);行幕(宿處的別稱);行糧(兵士的口糧);行廚(隨軍廚師);行童(佛寺裡的童僕)

(3)〖車船〗行駛。如:湯湯川流,中有行舟。——三國魏·曹丕《善哉行》;又如:行帆(航行中的船帆);行舟(航行中的船);行輪(行進的車輪。亦代稱行進中的車子)

(4)遷徙、遷流、運動、變化。如:天行有常。——《荀子·天論》;日月之行。——《呂氏春秋·察今》;又如:行行(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行律(運行的規律);行健(運行壯健);行雲流水;諸行無常。

(5)流動、流通。如:背夏首以窘逝兮,沂行川而永嘆。——晉·陸雲《九愍·修身》;又如:行川(流水);行光(水中閃爍的光影);行杯(流觴,流杯。古代風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於環曲的水渠邊高會,置酒杯於水的上流,杯流行停於誰前,誰便取飲)

(6)流通、流傳、傳遞、遞送。如:殘賊公行。——漢·賈誼《論積貯疏》;迄今盛行。——蔡元培《圖畫》;又如:流行、行銷、風行一時、行病(傳播疾病);行時道(走運)、行歌(對歌、對唱);行炙(傳送烤肉。亦泛指宴會時上菜);行庖(指所傳送的食品);行茶(遞送茶水,亦指舊時婚約決定後男方送定禮);行菜(端送菜餚;亦指端送菜餚的人)。

(7)實際地做、使用、實施、從事某種活動。如:行劫縛者(幹擄人搶東西的)。——唐·柳宗元《童區寄傳》;自行搜覓。——《聊齋志異·促織》;行刑不疚。——《國語·晉語》;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戰國策·秦策一》;又如:行所無事(泰然自若、行若無事);行動;行事;行為;行使;進行;行禮;行醫;行文。

(8)巡視。如:行駕(赴外巡行);行幸(皇帝出行);行山(巡視山嶽);行川(巡視河川);行木(巡察樹木);行屯(巡查駐軍);行田(巡視農田)

(9)賞賜、給予。如:行田(賦田,授田);行爵(賜爵);行糜(賜糜粥。謂行仁政);行恩(施與恩德)

(10)向下簽發公文、命令等。如:行下(行文下達);行文書(行文。發佈公文);行召(行文徵召);行知(公文術語。行文通知;亦指通知事項的文書)

(11)離開。如:為吾子之將行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12)言圍棋下子〖playchess〗。如:行門(圍棋法,隔一路下子叫行門);行棋(下棋)

(13)斟酒。如:行酒(依次斟酒);行壺(謂依次斟酒);行斟(行酒);行酬(謂依次敬酒酬答);行觴(行爵。猶行酒。謂依次敬酒)

2)【行】:讀音xíng,名詞。

(1)路程。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又如:行紀(猶行程);行程

(2)道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如: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國語》;天之行也。——漢·賈誼《論積貯疏》

(3)書法名,指行書。如:行分(分書而稍帶行書體勢的書體);行押(行書的別稱);行法(言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行草(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亦指行書與草書的並稱);行楷(近似行書的楷書)

(4)佛教語,指學佛學道的人遵守戒律刻苦修道的行為。如:行持(持戒修行);戒行。

(5)指動作、舉止概念。如:行為遲。——《莊子·養生主》。此行所負之責。——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宣其德行。——《國語·晉語》;又如:行為。品行。行動。

(6)指道德、人品的修養。如:行為士先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德行(體現出的道德修養);品行(體現出的人品修養);行徑。品行。言行。操行。行成於思、辱人賤行。

(7)外出旅途中需要使用的物品:行裝。行篋。行李。行裝;行李;行裝;行仗(演武用的器械等物);行頭(戲曲演員演出時用的服裝道具)

(8)蹤跡、事蹟。如:行蹤;行述(謂生平概略、履歷;亦指行狀);行跡(事蹟)

(9)古代指物質的基本元素。如:如:五行(“金”、“木”、“水”、“火”、“土”);行次(五行的位次。封建統治者迷信陰陽家之言,以為王者受命於天,以五行之德為運,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並以五行生剋來附會歷代王朝的興衰)

(10)古詩的一種體裁。如:長歌行。

(11)姓氏。

3)【行】:讀音xíng,副詞

(1)又,也,再。如:行看(復看、又看);行復(且又)

(2)正;方。如:行當(正應);行說(方言。剛說)

(3)可以。如:不學習不行。

(4)即將……。如:行略定秦地。——《史記·項羽本紀》;行與卿等訣別。——《新編五代史平話》;又如:行將畢業;行見天下太平

4)【行】:讀音xíng,形容詞。

(1)臨時、流動性的,臨時性的。如:行帳(高級將領在外的駐所);行窩(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行衙(官員外出的臨時住處);行城(臨時建成的城垣);行商;行營。

(2)能幹。如:你真行。

2、【行】:讀音hàng,形容詞,剛強。如:行,行行,剛強的樣子。——《集韻》

3、【行】:讀音héng,指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領。如:“道行”(dàohéng)。

4、【行】:讀音háng

1)【行】:讀音háng,名詞,象形字。

(1)本義:道路如:行,道也。——《說文》;行有死人。——《詩·小雅·小弁》;遵彼微行。——《詩·豳風·七月》;又如:行葦(路旁蘆葦);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2)豎排為行,橫排為列。如:左右陳行,戒我師旅。——《詩·大雅·常武》;凌餘陣兮躐餘行。——《楚辭·九歌·國殤》;奉讀書,五行並下。——《後漢書·應奉傳》

(3)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為一行。如:鄭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雞。——《左傳·隱公十一年》

(4)隊伍,軍隊。如:陳勝、吳廣皆次當行。——《史記·陳涉世家》;必能使行陣和睦。——諸葛亮《出師表》;又如:行陣(軍隊行列);行陣和睦(指軍隊協調團結);行首(軍隊的行列);行陣(行伍。舊指軍隊)

(5)行業。原指工商業中的類別,後亦泛指職業。如:皆次當行。——《史記·陳涉世家》;我幹裝修水管這一行,你幹哪一行?又如:行計(行業);行戶(行業;妓院;商戶)

(6)營業機構、商行。如:行鋪(商行店鋪);行貨(貨物;特指壞貨,劣貨;隱語指男性生殖器);行戶(宋以後稱加入商行的商戶)

(7)指排列順序。如:排行;你行幾?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8)指輩分。如:丈人行也。——《漢書·李廣蘇建傳》;又如:行次

(9)引申表示多數。如:和尚行;僧尼行

2)【行】:讀音háng,動詞。

(1)連續貫穿。如:以次貫行,固執無違。——《漢書》

(2)用長的針腳將棉衣等活計連綴起來為行。也作“絎”。如:行棉襖;行棉被

3)【行】:讀音háng,代詞。這裡、那裡——表示處所。如:這小賤人不來我行回話。——《西廂記》;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彥《風流子》

行/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二)佛學辭典簡釋

FROM:《佛學大詞典》

【行】: 1、梵語sam!ska^ra,巴利語san%kha^ra。音譯刪迦羅、僧娑迦羅。原為造作之意,後轉為遷流變化之意。(1)造作之義。義同於“業”。十二緣起中第二支“行”即屬此類。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2)遷流變化,即“有為”之義。蓋有為乃由因緣所造,故係指無常之一切法。諸行無常中之“行”即屬此類。五蘊中之“行蘊”亦即此義。(參閱“十二因緣”337、“五蘊”1212、“行蘊”2567、“業”5494)

2、梵語carya^ 或 carita,巴利語cariya^ 或 carita。(一)意謂動作、行為。(二) 指為到達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應、行說一致、教行證、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對於知解言說之實地踐行。日本淨土真宗謂稱名唸佛為大行。

3、梵語gamana。指進行、步行。行住坐臥(四威儀)之行即是此義。(參閱“四威儀”1728)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行】:1、(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造作、遷流、潛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譯刪迦羅。

(1)十二因緣之一:義同“業”,指造成現在世果報的過去世身、口、意三業。《俱舍論》卷九雲(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成唯識論》卷八雲(大正31·43b):“此中無明唯兒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

(2)五蘊之一:狹義指思(意志),廣義指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俱舍論》卷一雲(大正29·4a):“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3)諸行無常之“行”:義同“有為”。指現象的一切,為行之最廣義。

2、(梵carya^、carita、caritra,巴carita,藏spyod-pa)動作、行為、實踐之意。指為到達悟境而作的修行、行法。教行證之‘行’、教理行果之‘行’、明行足之‘行’、菩薩行之‘行’等皆屬此。日本真宗則謂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及稱名唸佛為大行。

3、(梵gamana,巴gamana,藏h!gro-ba)步行、行進之義。四威儀之一,即指比丘步行的威儀。

[參考資料] (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一;《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二)《法華經玄義》卷三(下);《法華經文句》卷四(上);《法華經文句記》卷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八;《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七。(三)《五分律》卷二十七;《菩薩善戒經》卷七;《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四;《教誡律儀》。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行】:(術語)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內心之趣於外境,如心行。《大乘義章》三本曰:“內心涉境,說名為行。”《俱舍論》曰:“行名造作。”《大乘義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玄義》三下曰:“夫行名進趣,非智不進。”【又】從有為法之因緣集起,遷流於三世也。《大乘義章》二曰:“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頌疏》一曰:“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俱舍光記》一之餘曰:“若於造作,或約遷流餘四蘊,亦名為行。”《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行】:指身、口、意的種種造作。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行】:1、謂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2、謂過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業,是名為行。

FROM:《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行】:1、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達,行繼解後,意在此也。2、一切行道人,須具足正行,蓋凡夫造業,道人修行,所謂行者。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行】:p0604。《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一頁雲:“云何第三名行行相?謂於聖道先聖後聖同所游履,正觀行相。”

  二解:《瑜伽》十三卷三頁雲:“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粗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三解:《瑜伽》二十四卷十三頁雲:“謂如有一、於經行處,來往經行;或復往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

  四解:《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頁雲:“由於四門隨轉義故,名行。”

  五解:此是五法攝毗奈耶中行。《瑜伽》九十九卷五頁雲:“云何名行?謂略有三行。一者有犯,二者無犯,三者還淨。如是三種略攝為二。一者邪行,二者正行。應知有犯說名邪行;無犯還淨說名正行。”

  六解:《顯揚》十九卷十頁雲:“問:云何為行?答:行所緣境,而入於定,故名為行。謂依三摩地所起粗、靜、病、癰、箭、無常等行。”

  七解:如戒之異名中說。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行】: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內心之趣於外境,如心行。《大乘義章》卷三曰:“內心涉境,說名為行。”《俱舍論》曰:“行名造作。”《大乘義章》卷二曰:“有為集起,目之為行。”

FROM:《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

【行】: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二與識作緣,由熏習故。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行】:1、使心造作活動的作用,即行蘊。《佛學名相》。2、五蘊之一,即除色、受、想、識四蘊外,其餘一切有為法稱為“行”。《噶舉教派史略》

行/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三)佛學辭典簡釋總結(按個人理解彙總,僅供參考。若需引用,敬請慎重。為免誤導,友情提示。)

【行】:1、指行進、步行、行走、經行;2、戒律的異名,以及比丘、比丘尼步行的教戒儀律(即威儀)。謂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3、指動作、行為、實踐,以及。道人,須具足正行,蓋凡夫造業,道人修行,所謂行者。4、指為到達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達,行繼解後,意在此也。5、義同於“業”,造作之義,指身口意一切造作。十二緣起中第二支“行”即屬此類,指眾生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的一切身心活動。6、隨轉、遷流、變化之義,指無常之一切法。諸行無常中之“行”、五蘊中之“行蘊”亦即此義。7、指“行蘊”。“行”,隨轉、遷流、變化、運作之義;“蘊”,聚集、類別之意。佛教將一切有為法分類為五種,稱為“五蘊”,行蘊即其中之第四類,乃心意行為之彙集、潛在性的形成力之彙集、亦即由因緣和合而形成的時間性的、現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彙集。

行/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二、行蘊

FROM:《佛學大詞典》

【行蘊】:梵語sam!ska^ra-skandha,巴利語san%kha^ra-khandha。“行”,遷流、變化、造作之意;“蘊”,聚集、類別之意。佛教將一切有為法分類為五種,稱為“五蘊”,行蘊即其中之第四類,乃指具有造作、遷流性質之諸法所類聚者。俱舍宗將一切有為、無為之諸法概分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種心所與十四種不相應法等,共計五十八法,總稱為行蘊。此係於全部五蘊中,除去色、受、想、識等四蘊之外,將其餘一切諸行皆統攝於行蘊。然若依準“一切有為法皆為造作遷流者”之義而言,則不獨行蘊,即連其餘色、受等四蘊亦皆可稱為行蘊。惟俱舍宗極力反對此說,如普光之《俱舍論記》卷一即謂,色、受、想、識等四蘊雖亦屬造作遷流者,然因涵攝行之性質較少之故,故宜各別稱名,而行蘊涵攝行之性質較多之故,故得以稱為行。

行蘊之解釋及其涵攝之範圍,除上記之外,另有異說。如:經部與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為行蘊。所謂六思身,即與六識相應之“思”,如眼觸所生之思、耳觸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諸觸所生之思。此一界說,範圍極為寬廣。[《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論》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五蘊”1212)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行蘊】:梵samska^ra-skanda,巴sankha^ra-khan-dha,藏h!du-byed-kyi phun%-po。心意行為之彙集。潛在性的形成力之彙集。亦即由因緣和合而形成的時間性的、現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彙集。

行蘊為五蘊之一。狹義是指“思”(善惡的意志),廣義乃包含非受、想、識三蘊所攝之精神作用(心所法),以及以物質精神為動力的心不相應法。在俱舍宗的七十五法中,合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相應而成的五十八法,名為行蘊;在經部與大乘佛教,則以六思身(即六識相應之思)為行蘊,如《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雲(大正31·664a):“云何建立行蘊?謂六思身。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又即此思除受及想,與餘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總名行蘊。”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三章(摘錄)

“行”是無常遷流之意,與“有為”同義,也意指現象。

可是,“行”這個字,普通是複數,所以謂之“諸行”。“諸行”一詞的概念內容,有廣狹二種涵義。“諸行無常”的行,是最廣義的行;其次是五蘊中的行,十二緣起中的行是最狹義的。而五蘊之行的內容也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漢譯譯為“行”的印度語,除了sam%s-kara,san%khara之外,尚有下列各種。譬如,梵行的行與身行、語行、意行的carya^、cariya^;明行足的caran!a;《佛所行贊》的行carita;行壞與正行的a^ca^ra;其他:cara□kr!tya,kicca,pratipat,pat!ipada^,vrata,vata等等也譯作“行”。現在在這裡所探討的問題,是擬就“行”(sam%ska^ra,san%kha^ra)概念內容的廣狹,加以說明。

(a)首先最廣義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諸行無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現象的一切,因此並不只包含五蘊之中的行蘊而已,而是包含五蘊全體。

(b)其次是五蘊中的行蘊,在這裡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動”。可是受蘊、想蘊、識蘊也全都是心的活動。所以這裡的行蘊,是指除去了受、想、識三蘊的其他“心的活動”而言。包含有作意(喚起注意力的作用)、觸(根境識的接觸作用)、思(意志作用)、定(精神統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種。在這裡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惡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來說明行蘊就是這個緣故。如果行只是思的話,這是行的最狹意義,並不恰當。

到部派佛教時代,行的內容非常詳細,有數十種之多,這是由心所法的名稱所計算出來的,這叫作心相應行(cittasamprayukta-sam%ska^ra)。在說一切有部等派裡,在行蘊裡,也設有心不相應行(cittaviprayukta-sam%ska^ra),這是原始佛教中所沒有的想法,是指那種不屬於物質也不屬於精神的發動心與物的力量,共有得、非得、生、住、異、滅……等十四種。附帶一提的是巴利佛教中並沒有心不相應行。總而言之,說一切有部等派所說的行蘊範圍,比原始佛教時代是更為廣泛的。

(c)最後要說的行是十二緣起的第二支,在這裡,行的意思與業(karma,kamma)的意思相近,指的是由身、語、意而來的善惡行為。這比行蘊的代表──思(善惡的意志)的內容要廣泛一點,包含(由思所引起的)身語所引起的實際行動以及習慣力。

[參考資料]:《俱舍論》卷一;《俱舍論頌疏》卷一;《俱舍論光記》卷一(末);《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集異門足論》卷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行蘊】:(術語)造作於有為法之因緣遷流於三世,謂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識四者,其他之有為法,名行蘊。五蘊之一。蘊者積集之義,是亦有為法之通名也。《俱舍論》一曰:“四餘為行蘊。”《頌疏》一曰:“四者謂色受想識,除四蘊外,諸餘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應,此五十八法是四蘊餘,總名行蘊。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記》一之餘曰:“問:若於造作,或約遷流,餘四蘊亦名為行,何故行蘊獨得行名?解雲:其餘四蘊雖亦名行,攝行少故,各受別名。行蘊攝行多故,故得行名。”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行蘊】:p0605。如五蘊中說。

  二解:如名色差別中說。【名色差別】:p0586。《瑜伽》九卷十九頁雲:“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三解:《五蘊論二頁雲:“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四解:《廣五蘊論》三頁雲:“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云何餘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痴,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貪,嗔,慢,無明,見,疑,無慚,無愧,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是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五是別境。此五一一於差別境,展轉決定,性不相離。是中有一,必有一切。十一、為善。六、為煩惱。餘是隨煩惱四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隨煩惱。以通善及無記性故。觸等體性及業,應當解釋。”

  五解:《俱舍論》一卷十一頁雲:“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若不爾者;餘心所法,及不相應,非蘊攝故,應非苦集。則不可為應知應斷。如世尊說: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說亦如是。是故定應許除四蘊,餘有為行,皆行蘊攝。”

  六解:“大毗婆沙論七十四卷九頁雲: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阿毗達磨說此行蘊,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相應行。乃至廣說。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遍說思為行蘊;非餘行耶?答:思於施設行蘊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為上首;愛能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複次造作有為,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思為行蘊。又云:問:五蘊有為,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立行名?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三歸雖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寶法歸。如是五蘊,雖皆是行;而但於一立行蘊名;亦無有過。複次行蘊有一名,餘蘊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蘊,皆是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謂餘四蘊,欲令易了,顯不共名。行蘊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名行蘊,複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複次四有為相,是一切行印封標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複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行性相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複次覺一切行皆空非我空解脫門,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問:能執諸行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蘊攝;如何此蘊不名我蘊?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行實相而解;是故此蘊、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覺行實相,是故此蘊、依彼名行。複次分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蘊攝。故名行蘊。餘蘊不爾,故別立名。複次此攝多行。故名行蘊。攝多行者:謂此蘊中,有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覺、無警覺行。餘蘊不爾,故立別名。複次行、謂造作。有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為勝。思但攝在此行蘊中;故此行蘊,獨名為行。”

  七解:《法蘊足論》九卷十二頁雲:“云何行蘊?謂行蘊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謂思、觸、作意、廣說乃至諸所有智、見、現觀。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是名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相應行蘊?謂得、無想定、廣說乃至文身。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與心相應,是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心相應行蘊,及心不相應行蘊,總名行蘊。”

  八解:《集異門論》十一卷二頁雲:“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蘊、略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答:思觸作意乃至諸所有現觀。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如是名為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相應行蘊?答:得無想定、乃至文身。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如是名為心不相應行蘊。此中若心相應行蘊,如是名為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行。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行。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行?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行。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若粗若細者:云何施設粗行細行?答:觀待施設粗行細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伺行名粗。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粗。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細。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粗。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粗。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粗。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細。如是施設粗行細行。如是名為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漏善行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劣。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勝。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行?答:過去未來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複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複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者:云何說名行蘊?答:於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行蘊。”

  九解:《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雲:“行蘊云何?此有二種。謂心相應行蘊,心不相應行蘊。心相應行蘊云何?謂心相應法。此復云何?謂思、觸、作意、欲、勝、解、念、定、慧、信、勤、尋、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諸所有智、諸所有見、諸所有現觀。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總名心相應行蘊。心不相應行蘊云何?謂心不相應法。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二種、合名行蘊。”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行蘊】:為五蘊之一。行是遷流、造作的意思蘊為聚集、類別的意思,《大乘五蘊論》曰:“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意思是說,在五十一種心所有法中,除去受、想二種外的四十九個心所,再加上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此七十三法,全包括在行蘊的範圍中。行者、思心所的別名。思即五遍行心所中的思心所。《唯識三十論》曰:“思謂令心造作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故思之自性,只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而與心相應,令心同起善、惡、無記等之造作,此即是意業。而行蘊的範圍較思為廣,《俱舍論》曰:“行名造作”,所以造作即是行。我人的行,有身行、語行、意行,意行即是思。由思之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而有身行與語行,而行的後果就是業。即身、語、意三業。《大乘法苑義林章》曰:“有為集起,目之曰行。”世間萬法的因緣集起,亦稱之為行。故四十九種心所、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均攝在行蘊的範圍內。

FROM:《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

【行蘊】:1、問行蘊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又於種種苦樂等位驅役心故。2、謂行蘊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謂思觸作意。廣說乃至。諸所有智見現觀。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是名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相應行蘊?謂得無想定。廣說乃至文身。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與心相應。是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心相應行蘊及心不相應行蘊總名行蘊。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行蘊】:1、使心造作活動的作用,即行蘊。《湧蓮藏真》2、五蘊之一。心相應行及心不相應行等能使心於境或所緣發起作用,及使心於各種外境進行活動之心,同類眾多蘊集一體,稱為行蘊。 《藏漢佛學詞典》

行/行蘊——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