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昨天(24日)上午九点,备受瞩目的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这对香港、澳门和珠海最为直观的影响是,三地人员的往来将更为便捷。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是人类桥隧技术的“集大成者”,拥有“最长的跨海通道”、“最深的沉管隧道”、“最先进的筑岛技术”,是我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


珠港澳大桥的开通,让全国人民再次将目光聚焦于珠海这座城市。

位于珠三角东岸的深圳紧邻香港,珠三角西岸的珠海紧邻澳门,深圳和珠海同样是特区,各有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加持,几乎同处于一条起跑线的两座城市,却在30年的发展中,逐渐拉开了距离。

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而珠海,似乎仍在韬光养晦。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深圳夜景


上市公司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

截至2018年1月5日,珠海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

而截至2017年10月16日,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已达382家。


深圳和珠海的经济发展落差直接导致了珠三角东西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究其原因,或许并不是在制度的倾斜,而是地缘优势的差距。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珠江三角洲区划图


事实上,珠海倚靠的澳门,不管是经济体量还是产业发展水平,本身就不敌深圳背后的香港。深圳依靠经济特区优势,承接香港经济和产业,迅速地发展成为了超级城市,而珠海和澳门却错失了资源互补的机会。

其次,在将近20年“该发展旅游还是工业”的纠结中,珠海丧失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机。

80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正是珠三角各城市起飞的黄金时期,珠三角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知名全球的“世界工厂”,珠三角城市群也开始崛起。

而制造业的滞后,直接导致珠海的落后。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珠海风光


那么,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能够异军突起,赶上深圳吗?

珠海和深圳相比,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金融业。举个例子: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先天不足,2009年底时仅有1家农信分社。随着广东自贸区挂牌成立,截至2017年9月,横琴金融类企业合计6063家,注册资本达7506亿元。

相比之下,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下简称“前海”)优势明显。截至2018年4月底,前海累计注册金融类企业6万家,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相关服务机构5万余家。


在珠港澳大桥的契机下,珠海能赶上深圳的步伐吗?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尤其是专业化服务和人才方面,将对珠海的辐射更加直接和深入。

当然,命运始终是握在自己手中的,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珠海自身在比较匮乏的高科技产业上下足功夫。



已经落后的珠海,未来的发展注定充满坎坷,珠港澳大桥的开通,或许是一次能够改变珠三角经济地理版图的契机。

希望数年后,面对新生的珠海,我们能够由衷地感叹一句:大器晚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