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10月18日至20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召开。本次活动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共同主办。国家核心素养制定、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东城中学伍小斌老师受邀在此次论坛进行现场优质课展示。据悉,在今年5月的评选活动中,伍小斌老师的思维课堂课例《物质的比热》经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评审,从全国1000多项课例中脱颖而出,捧得特等奖,该奖项仅有两个名额。

专家在评语中指出,伍小斌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规划合理恰当,能够突出科学课本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理解都正确无误,重视学生具身体验,突出知识形成过程。整个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完全体现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进阶要求,引导恰当,针对性强。此外,学校的林莹老师也在此次评比活动中喜获“思维型优质课评比活动优秀奖”。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伍小斌老师领取“思维型优质课评比活动特等奖”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林莹老师领取“思维型优质课评比活动特等奖”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胡卫平教授与伍小斌老师、林莹老师合影留念

18日,伍小斌老师在大会向与会专家和老师展示了浙江版科学《物质的构成》一课,引导学生对蔗糖由“大”到“小”分割的变化并观察,让学生自主建构蔗糖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其后,又通过“酒精写字”、“湿布擦黑板”等活动,与学生共同分析、推理、概括,得到“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的结论。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伍小斌老师不断地引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启动学生思维。课堂中,学生对“分子”进行畅想,提出富有科学魅力的问题。活跃的课堂氛围、精彩的教学技巧赢得观课者一片掌声。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伍小斌老师的课堂环节丝丝入扣,精彩迭出。例如在“问题驱动、自主发现”的环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会利用具体化或对比的方法说明分子很小的特征;并利用观察比较米尺和头发的尺寸,一般大细胞和头发尺寸比较,及一般分子和头发尺寸比较,通过数学方法更加直观地感受并得出一般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使原来小的无法想象的一般分子直径大小数量级有了具体的描述方法。通过对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说明,让学生感受分子之小,距离我们的日常的宏观世界非常的遥远,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紧接着,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曹宝龙主任对本节展示课进行评价。曹主任指出:本节课是一堂基于学科素养立意的好课,回归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物质观并建立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围绕“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通过模型建构、分析、比较、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自主建构物质由微粒构成,并建立分子假说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大大的激发,老师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表达、评价,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非常的投入。最后10多位学生的连续的优质提问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的激发。

“四为课堂”理念引领下的东中思维课堂再添华章

最后,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从“物理观念,强调应用;科学思维,强调创新;科学探究,强调交流;科学态度,强调责任”四个维度,对本节展示课予以了高度评价。

在江干区“四为课堂”(以生为本、以标为纲、以学为主、以导为方)理念引领下,东中的“思维课堂”又一次在专家学者面前惊艳亮相。近些年,在杭师大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将行动研究与归纳发现两种方法交融在一起,以“四备三思”校本研修为研究路径,在观察和反思中不断总结发现思维课堂的操作点,再将提炼出来的操作点加以实践、修正和完善,提出了“激活旧知”、“问题驱动”、“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学以致用”关键操作点,并倡导学科教师根据学科本质和自身教学风格,研究归纳学科的关键思维品质,建构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的“思维课堂”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