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梧桐叶落,落露为霜,雁啼归去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有一处地方,他散发着千年的药香,静静盛开万亩菊花,灿然若海。药香伴随着隐逸花香,赭色染上一层流金,交织成带有暗香的画卷,铺在大皖的土地上。

第一期“徽旅游”正式上线,就让我来带着客官您,一同走进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亳州的秋,向来是一幅夺目的画。它虽然不曾有北方秋的色彩丰富,但到底比起江南的秋多了几分韵味。

趁着秋意正浓,小徽前几天到亳州去游玩了一趟,正赶上2017亳州首届菊花节开展,菊香满药都,亳州万亩亳菊已开成一片花海。旗袍丽人袅袅婷婷而来,瑜伽美女柔软身段尽展,五禽戏刚柔并济,更有亳州本地雅俗共赏的民俗表演润耕天下品。忽念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定有这等美景。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初入亳州城,我仿佛听到了那些药童捣药的榔头与这大地风骨奏响的和弦。那是历史的、文明的乐章。时间将昔日的红墙冲刷掉了颜色,将昔日的琉璃瓦砍得残破,将昔日的神医风化作一缕烟尘。但却无法磨灭魏武大帝曹操的风采。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当天的天气还是比较给力的,微风不噪。很早就听闻亳州的花戏楼很有名,也是奔着花戏楼去的,而亳州老街是游览花戏楼的必经之路,街的名字就叫做花戏楼街。老街的建筑一点也没有徽派建筑的味道,倒是很像是中原的古建。这可能与亳州地处中原远离安徽腹地有关。虽然在行政上归安徽管辖,但在文化的传承上却有着它自己的风格。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踏上老街,我沿着历史的路走来,华佗故里亳州的街头四处弥漫着一股药香,迎面而来的是“汤王祈雨”的雕塑,据说当年中原大旱,汤王令人将原木堆成祈雨台,亲自赤脚登临。并使人点燃原木,意在舍身祈雨。正当大火燃及汤王之时,老天大开恩典,一场大雨,浇灭了汤王祈雨台上的大火,救得汤王出火海,也使久旱的大地喜得甘霖。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往前走,入眼的是一座小亭子,当天有很多游客在这里休憩。据说,这是曹操向天子献酒时的搭建,大概就是今天的“古井贡酒”的源头吧。继续往前,看到的便是华佗首创的五禽戏雕塑,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动作。在今年的九月份,2017年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交流比赛在亳州举行,亳州被誉为“五禽戏之乡”真是名不虛传,大到九十九,小到刚会走,都会耍几下五禽戏。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对于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亳州古城来说,即使是上百岁的老街也不过像是初长成的少女,丝毫与老字沾不上边;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亳州人来说,斗武营、夏候巷、白布大街、炭场街、打铜巷、爬子巷……已经成了回不去的故乡;而对于我们来说,老街只是一幅幅陈旧泛黄的照片,一条条伤痕累累的石板路,一张张纠缠不清的“蜘蛛网”……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领略了华佗的体育医术,花戏楼就在我们的面前了。花戏楼是亳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已历经350多年的沧桑。

花戏楼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花戏楼大殿为主体建筑,戏楼辅衬。大殿高10米,大殿左右有庭院各一,藏有元赵孟顺、清梁献书刻。后为正殿,殿中供奉关羽木雕像,两侧立关平、周仓像,毁于侵华日军。戏楼舞台呈凸字形。台正中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台前悬木对联一副,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位于花戏楼东侧的是岳武穆王庙,即岳飞庙。是亳州人为纪念爱国将领岳飞而修建的庙祠。走进发现有山门崇楼一间,大殿三间。山门为单间二层楼建筑,灰筒瓦屋面,正脊中央置一砖雕麒麟,檐口列圆形兽面瓦当。院内正中放有秦桧夫妇石雕像,面对大殿岳飞等人,常年跪于露天之中。

继续往后走,发现一处风景甚好之处,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花戏楼的“后花园”——跂鹤园。进入之后映入眼帘的 “中原宝藏”的照壁。走在园内,可见朱红色的长廊、青灰色的仿古砖瓦、绘有精美壁画的亭台,以及假山、垂柳、流水等美景。看过历史文化深厚的花戏楼,再来到跂鹤园,看看满园景色,真是一大享受。

「旅行札记」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药都亳州 这里有酒也有诗

我走在历史的路上,感受着这段岁月的流逝。就像昔日我们心中的刻骨铭心,在岁月的长河里失去颜色,渐渐模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