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剂型中的分散片、肠溶片、缓释片这样用和“毒药”没区别

现如今“药房多于超市”的现象,

生病吃药,寻常不过,无论是头晕头痛,感冒发烧,大部分都是通过OTC非处方处方药治疗,大家都把用药的方法和次数牢记于心,但吃药并非这么简单,不少药物都有它独特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很多人不注意,疏忽大意,不但让药物难以发挥正常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今天这篇文章,就要浅谈一下那些你知道的用药“冷”知识

西药剂型中的分散片、肠溶片、缓释片这样用和“毒药”没区别


1、不是所有药片都能掰开吃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药片,可以大致分为:常释片、缓(控)释片、肠溶片、分散片等,不同的药剂,自然要区别对待。

分散片,需要在水中分散后才能服用,人体所需是分散过后的药液,而非片剂本身。

常释片(也就是普通片剂)只是由药物、赋形剂(一些能够支撑起药片形状的材料,如淀粉)和标记药片的色素组成,切开服用倒也没有任何问题。

肠溶片顾名思义,是需要在肠道内溶解,而非胃内,靠的是不溶于强酸性环境的特殊包衣来抵抗胃酸,若切开服用,会被胃内所释放的胃酸稀释,降解失效。

缓释片服用的目的是要让药片进入胃肠道后,缓慢、平稳地释放药物,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原本需要频繁服用的药物的用药次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更加平稳,药效更好,掰开药品,导致包衣破坏,会迅速全部释放,相当于高于预期的药剂,严重的威胁健康,甚至生命危险。

西药剂型中的分散片、肠溶片、缓释片这样用和“毒药”没区别

2、不同剂型、相同成分的药物,不能等价互换

可能不少人都遇到过医生处方的药物或别的药品因为某些原因断货,而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却能轻易买到的情况。有些人可能认为“吃的是药,又不是剂型”,而选择购买另一剂型的药物。然而,不同剂型、相同成分的药物,往往不能轻易拿来互换,至少是不能等价互换。

事实上,不同的剂型不仅仅是为了患者的便捷服用,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药物的吸收,例如相较于传统的硬胶囊、片剂,药物的口服液剂型往往能在患者体内达到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指服药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占服药剂量的比例)。因此对于不同剂型的药物互换,绝不能相当于等量互换,而是谨遵医嘱。

西药剂型中的分散片、肠溶片、缓释片这样用和“毒药”没区别


专注百姓化医药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