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輝|資本市場低迷探析:優質資源不斷流失 A股代表舊經濟

黄剑辉|资本市场低迷探析:优质资源不断流失 A股代表旧经济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 黃劍輝

“SAIF金融E沙龍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於10月20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紀念改革開放40年——深化供給側改革 賦能中國新經濟。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出席並演講。

他對中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原因進行了分析,並得出有三點原因:

一,上市公司產業結構老化,阻礙“新陳代謝”。

黃劍輝指出,A股產業結構與中國經濟結構存在較大偏差,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落後的“舊經濟”,傳統的金融業、能源業、材料、房地產產業和工業權重較大,工業和金融業發展不平衡,消費、醫療保健、信息技術等“新經濟”板塊佔比不高。

近五年來,傳統行業的A股增發融資佔到A股總增髮量的55%,佔比仍然較高,結構優化跡象不明顯,同時,許多“新經濟”的企業不斷尋求海外上市,優質上市資源不斷流失。

二,資金供需嚴重失衡導致市場萎縮。

融資方面,2015~2017年三年間,A股IPO超高速發行,上市企業數量激增,大小非解禁減持,“抽水”現象格外明顯,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IPO“堰塞湖”壓力,但更大程度上有悖市場規律,也刺激造假包裝上市。

資金供給方面,過去三年金融體系資本市場業務快速發展,股票質押、配資、員工持股計劃等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然而受“資管新規”政策影響,資本市場業務後期資金難以接續,造成風險事件頻發,股票市場持續“失血”。

三,投資者結構單一,造成股市波動劇烈。

一是A股交易由散戶主導,個人投資者投資行為“羊群效應”突出,加劇了市場波動。

二是專業機構投資者發育不足,國內公募基金投資行為散戶化傾向嚴重,長線投資養老金和海外投資者偏少。

三是產業資本活躍度低,作為長線投資者的功能缺失,未能通過市值管理和併購重組發揮糾偏作用。

對此,黃劍輝認為,需要扭轉單邊下行,振興股票市場,提振市場信心。

1. 重塑股市功能定位。

投資功能缺失是我國股票市場價值缺陷的重要體現,我國資本市場承載著新時代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責任,需要對股市發展戰略進行重新定位,推動投資功能發揮作用。

建議積極吸收優質公司上市,推動上市公司改善經營質效,理順退市制度,構建良好的投資市場新陳代謝生態,謹防利益各方將二級市場當作“唐僧肉”。

提升股市投資價值,才能為市場引入活水、為財富管理服務、為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服務,充分發揮股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正向激勵作用。

需要真正把建設強有力的資本市場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升股票市場對於我國經濟的引領推動作用。

2.加強制度建設,推進監管升級,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推進上市公司真正建立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督促上市公司建立穩定分紅機制。

加快改革上市公司發行制度,改變現有一刀切式IPO定價模式,嚴控過度包裝上市,嚴肅審慎評估當前環境下推行註冊制的適應性。

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加大打擊通過業績粉飾解除退市風險的行為,把地方政府對證券市場的干預納入法制監管體系,加強退市後投資者的權益保護。

完善股市監管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強化股市監管,打擊違法犯罪等,維護“三公”投資環境,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3.推動“活水”入市,改善供求關係。

加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更大範圍引入海外投資者,放寬審核條件和投資品種。

推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髮展,加大個稅遞延優惠力度,提高企業、職業年金員工繳費上限,提高年金投資股市權重上限。

推動建立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考核標準,推動市場化兼併收購,減少國有產權轉讓行政審批,認可槓桿併購模式,引導產業資本價值投資。

通過制度改革打通股票回購路徑,拓寬回購資金來源,鼓勵上市公司回購。

建立多層次的股權激勵制度,大範圍推廣員工持股計劃。

適當放緩新股發行節奏,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上市或中概股迴歸制定穩定規則,防範跨市場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