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布,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集橋、島、隧道於一體,為世界首創。從最初1983年提出設想醞釀建設到如今建成通車,大橋歷經了35年的歲月。建成後的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鋼橋,用鋼量可修建近60座艾菲爾鐵塔。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同時,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全長約6.7公里,由33節沉管對接而成,每1節重達8萬噸,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同時,港珠澳大橋還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海豚”橋塔是高105米、重3000噸的巨型鋼塔,整體吊裝在海內外無先例可循。大橋採用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支座承載力約3000噸,能抵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港珠澳大橋不僅結實,同時還很耐用,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為100年,而港珠澳大橋預計使用壽命卻能達到120年。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在這一“超級工程”中,有許多是“湖北貢獻”。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鐵四院、武船……由近20家企業構成的湖北建橋軍團,用“超級創新”在大橋建設中建功立業。比如,在主體橋樑工程部分,三座大橋,一半為“湖北造”。主塔為風帆造型的九洲航道橋就是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建造。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中交二航局參與了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及香港接線高架橋工程施工,承擔了總長近一半的沉管預製,使用鋼筋量相當於埃菲爾鐵塔。該隧道建好後成為雙向六車道的公路隧道,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是世界上埋深最深、規模最大、單節管道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明天,港珠澳大橋將迎來正式開通運行的歷史性時刻。珠港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表示,這座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孟凡超說,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也遠超大橋本身1000多億元港幣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王福強也認為,粵港澳大橋正式通車後,珠西將是最好的區域,這其中有很多的機會。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及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的建立,粵港澳合作模式和大灣區建設的工作機制也將出現重大突破,逐步實現產業相依和設施相通。

剛剛!中國當著全世界面宣佈,超級工程再次誕生,堪稱第八大奇蹟

對此,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對記者說:“港珠澳大橋連接珠三角東西兩軸,實現了香港和珠三角西部地區,乃至整個粵西的一個快速的連接。有一個說法,就是大橋打通了大灣區的“任督二脈”,可以說是大灣區融合發展,也是香港更好發展的一個加速器。”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姚堅表示,“大橋的建成和開通對於推進大灣區的建設,特別是推動港澳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於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我相信都意義非常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