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近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称:高铁霸座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引起热烈的反响,令人深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高铁”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频发的热门地点。高铁发霉盒饭;高铁“扒门”事件;高铁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大婶儿……高频率的出现显示,“高铁”俨然成为了媒体们争相报道的“香饽饽”。为什么?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

首先,从2011年中国首条高铁投入运营到发展为如今拥有来自国内外的赞誉,高铁不仅是中国高质量产品的符号,更是给中国争光,带给国人自信的骄傲来源,怎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何况爱屋及乌,关注高铁连带关注发生在高铁上的一系列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了。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老生常谈的争议问题不断

其次,发生的事情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和群众关注基础。不管是发霉盒饭所涉及到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因个人迟到而影响公共交通出行的公德修养缺失问题,还有无赖霸座反映的个人道德问题,都是人们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的重点。媒体曝光问题就是问题解决的开始,这一点媒体起到了很大的督察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仔细发现,如此密集的出现,是不太正常的。霸座等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的,不只是在高铁,其他诸如公交车、普列车等交通工具上都是屡见不鲜的,而自从高铁霸座之后,就开始接连出现霸座事件,而且一度被推上头条热点。很多人开始疑惑:什么时候霸座这种事情都值得如此高专注度了?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媒体们的推波助澜

这时候,我们就该好好谈谈作为报道事件主体的媒体方面的原因。

第一,蹭热点。我们不难发现,当社会热点一旦被爆出,各界各领域的解读就出来了。拿高铁霸座男事件来说,法律层面说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层面说要道德谴责维持公共秩序,教育层面说要严抓教育,从小做起;还有各类观点表达应该增强规则意识等等。这样一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热度持续上升不减的现象,其他媒体当然想抓住这大好机会,好好蹭一把热度。

第二也是主要的原因,媒体对此事件的主动关注度过高。自高铁霸座男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这对媒体的取材报道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如果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只能说你的报道本身没有多大实用性的价值,无法满足媒体市场的要求,只能面临淘汰。而一旦出现一些事件引起出乎意料的关注度,很多媒体便觉得此类事件反响强烈,值得持续跟进和报道。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些媒体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懒于取材新事件新热点,浮躁盲目跟风。

第三,自媒体的曝光和传播。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人们有更多的渠道途径来分享和传播自己身边的信息,他们所发布的内容比传统媒体更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也更迅速和高效。一条微博发布,发布者和受众能无障碍地交流互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短短一分钟就可以达到数万条评论、点赞和转发。如此强的交互性,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因此,当看到高铁霸座如此高热度时,自媒体们也会比表现出紧跟时下,关注社会动态的态度,表达对此事件的独特观点。如此一来,通过各大自媒体平台,事件越演愈烈。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权衡媒体功能的天平

媒体的五大主要功能中,媒体往往更倾向于提供娱乐这种更具有阅读市场和热度的功能,而在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教育市民大众、引导群众价值观等功能方面呈现出不平衡的对待。新闻榜单被明星演员的私人八卦占据,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默默奉献的人却鲜少被媒体报道宣传。一些媒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媒体的自身利益时,置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于不顾,“炒作新闻”,夸大其词,传播虚假新闻;还有一些娱乐媒体捕风捉影,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大肆炒作明星隐私;利用公众的猎奇心理,化身为题不对文的标题党。如此一来,只会不断降低媒体的公信力,让公众对媒体和涉事的公众人物产生恶劣的印象,害人害已。

高铁自带热搜体质,各类事件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抓

我们充分理解媒体们需要追求经济效益,毕竟那是他们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但请务必记得,媒体自身还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美好正能量的新闻能带给人们生活的希望,黑暗角落的曝光使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更加美好。

我们相信,在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规范下,在当今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下,相关媒体能逐渐清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传达出社会和人们真正需要的新闻和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