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前几日,车行哥曾分析了近几个月来在华市场的各个知名车企的销售表现,在九月份车市大滑坡、SUV销量增幅不及轿车等等大前提下,大部分车企进入低谷期已成了不可扭转的态势。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宝马增持华晨宝马的合资股份,更是让人们感觉到了――

一场中国车市的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而就在这两天,一则颇具深意的消息让车行哥感到错愕――一位来自长安福特的业内人士向某知名汽车媒体透露,美国福特公司正有计划准备增持长安福特的股份,并且双方已经开始了对话。而在以往,这种看似小道消息的言论,根本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对于在目前正经历动荡与调整的中国车市而言,这则消息所带来的冲击力却相当大。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曾有媒体公开采访过长安福特的高层管理人员,并着重就宝马增持股份的问题进行询问,想知道福特集团是否对长安福特也有类似的计划。而针对此问题,长安福特的美方高管就表示,“一切正常,(宝马增持)在目前并没有产生影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福特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显然有些打脸,福特公司究竟有没有计划增持长安福特股份?再联系到福特车型目前的颓势,到底是其车型真的表现不佳还是福特公司刻意为之?福特公司的种种作为背后,又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机?车行哥大胆猜测,长安和福特之间的撕逼才刚刚开始。

▍增长乏力的福特真的废了?

最近两年,长安福特的各个车型的销量都非常低迷,不管是其SUV产品线还是其轿车阵营,用全线溃败来形容毫不过分。长福不仅无法和众多合资品牌一较长短,就连部分自主品牌的销量都没有追上。即便中国的车市正在经历一次震荡,但中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作为国际领先首屈一指的制造商福特,在中国糟糕的表现实在不忍直视。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不景气,除了脱不开自身品控的关系,更是因为福特在华销售的车型都过于老旧,和其他合资车型每一到两年一改款,每四到五年一换代的频率相比,福特车型的更新频率实在太慢。买不到新车,也就罢了,和同级别车型相比只高不低的售价,也给了消费者选择其他车型的充足理由。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但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在海外的表现还算过得去,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与此同时,自去年开始,福特汽车海外车型的可靠性也大幅提升,典型的双重标准不免让人生疑――福特是不是已经放弃了占其销售额15%的中国市场?如果在以往,我们就可能认为福特真的已经放弃了中国市场,但如今,

结合福特想要增持长福股份的消息,车行哥认为,这很有可能是福特的一种套路。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首先,福特公司不可能不知道长安福特目前在售车型普遍老旧的问题,公然向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投放老旧车款,明显不是世界一流公司能做出来的事情;

第二,福特借用江铃福特旗下的驭胜S350做蓝本,推出了江铃福特领界,颇有几分告诉长安“我可以绕开你发布新车”的意味;第三,福特已经和众泰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福特与众泰的合资品牌,并针对中国市场生产销售新能源车型。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以上三点,综合起来看后,我们所能得到的结论也许会更精准――长安福特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福特公司不仅知道,而且更像是刻意为之。目的却只有一个,利用福特自身掌握的车型及技术优势向长安汽车方面施压,“你不让股,我就拒绝向你提供新车!你不想让我多赚钱?那我就让你以后一分钱也赚不到!”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所以车行哥觉得,长安福特不是真的废了,其目前的表现也不是长安汽车本身可以掌控的。长福想要恢复正增长,需要双方共同发力。俗话说得好,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假寐的人。长安福特目前的表现,应该都在福特公司的意料之中,而想让长安福特重回巅峰?条件也许只有两个:不是长安方面忍痛割爱,就是福特方面做出让步。

福特增持之愿可以成真吗?

前有股比放开的政策,后有宝马增持事件,从这一切来看,福特增持貌似应该也见怪不怪。但车行哥认为华晨宝马和长安福特根本没有可比性!首先,相比于宝马集团,福特公司的技术储备和财力显然不足够硬气,招牌的含金量远远比不上宝马;此外,相比华晨集团,长安更是全方面超出一大头。从技术实力到资金实力,从品牌影响力再到自主车型的竞争力,长安比华晨都硬气得多。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如果福特方面真的与长安进行谈判,其难度只会比华晨宝马高,即便长安做出让步,可以松口的条件也绝对不会和华晨一样割地又赔款。福特当然也清楚为了增持而和长安谈判的难度有多大。是不是这样一来福特就会主动放弃呢?答案当然是不。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从近年来长安福特为长安集团所贡献的利润占比来看,即便是在2018年上半年也占到了50%以上,可以这样说――长安福特一直都是长安汽车最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即便从2012年开始,长安福特在长安集团中的利润占比逐年降低,但它仍然是长安汽车不可抛弃的重要部分。要知道长安汽车除了长福以外,还有数个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而这些品牌所获利润的占比之和,竟然不给长安福特一家贡献之大。长安福特对长安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所以说,对长安福特非常倚重的长安集团,也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足够硬气。按照目前长安福特所贡献的利润占比正逐年减少的趋势来看,如果在未来几年之后长安和福特进行谈判,长安汽车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动性将会大大加强。但是在现在,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能看到――来自福特的威胁非常大!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总的来看,福特方面必定会用前文中车行哥提到的三个手段来威胁长安,而长安为了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会见招拆招寸土不让。最后究竟是哪方让步目前还是未知数。此前就有美国汽车媒体公开预测,当中国的合资车企合同到期,中国政府方面将会出手干预,回收合资股份,让其成为国资企业。

因此,福特有可能会向铃木一样退出中国市场,但长安有可能像华晨一样做出让步,宁可少赚钱,也比不赚钱强。

福特退市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福特公司正遭受着另一场劫难。不管是在中国欧洲市场还是在其北美老家,福特汽车的业务都大幅下滑。今年第二季度,福特全球净利润同比腰斩,从20.55亿美元跌至10.69亿美元。因此,福特公司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器产品线,希望以此扭转颓势。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而另一方面,福特公司近日已经向其全体员工发送邮件,告知7万名内部员工福特将在全球大范围内进行裁员的计划。而据福特方面表示,本次福特公司将计划裁员35%,换句话说,福特公司每三名内部职员就将有一人失业。面对内忧外患,福特非常希望能有新的增长点,因此,若非极端情况,福特公司很难会放弃占其总利润15%的中国市场。即便如今的中国车市正在下滑,但它仍旧是世界汽车市场中的顶梁柱。即便是以后福特公司终止了和长安的合作,但福特汽车一定会换一种形式继续在中国销售。

长安目前的压力有哪些?

车行哥认为,长安目前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来自它的合作伙伴福特。这一点车行哥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商人和企业的本质都是追求利润,为了利润是个头破血流,为了利润撕个头破血流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并且,长安面对的是有着百年汽车制造和销售经验的福特,长安的对手不仅有着技术优势,更是阴险狡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第二则是来自各级经销商的压力,汽车厂家除了拥有少部分的直营销售门店外,更大的销售渠道则是依赖于各级加盟经销商。造出来的车不好卖,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经销商。毕竟它们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远远不及厂家,所经销的车型一旦出现各类问题,对经销商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轻则重伤重则死亡!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而经销商们为了活下去,联手向厂方施压的情况也不是没见过。对于长安而言,即便造出来的车再好,没有人卖也是白搭。因此,如果福特单方面煽动各级经销商造反,并承诺各种好处,见利忘义的各级经销商必然会成为带路党,封死长安福特的销路,以下克上达到对长安施压的目的。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而第三方压力则来自于投资方和银行,长安福特盈利状况堪忧,企业评级下调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到投资方和银行的利益。利用资本打赢商战是美国企业的惯用手段,很难想象,如果福特和长安陷入股权争夺战后,福特不会用这种手段达到最终目的。而一旦出现资本战争,不仅长安在长安福特板块损失惨重,甚至在其自主品牌上也会出现相当严重的损失。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综合这三点来看,长安方面也正经历着内忧外患,因此长安方面日后会不会松口也还是个未知数。究竟鹿死谁手?车行哥也只能说继续看吧,毕竟股比放开才刚刚开始,长安和福特双方也都正在试探对方的底线。不过车行哥还是希望双方的争斗能够有好一些,多为中国市场提供高质高量的新车才是要紧事。

结语

就在人们正议论纷纷的时候,刚刚从奇瑞总经理一职历任一个月的陈安宁又再次回到了老东家福特的麾下,出任福特集团副总裁、福特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是福特在中国区首次任命华人总裁,也是首次把中国区业务升级为总部直管,可见福特正在加大对中国区的重视。从福特火速辟谣再到神速任命新任中国区高管,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人真的急了,这也让车行哥觉得福特很快就会有下一步动作。


长安福特销量大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深的套路


不管长安和福特最终的结果如何,都将会影响到今后各家合资车企的发展规划。毕竟宝马开了增持的头,谁不想多挣点钱呀?在股比放开政策落地之后,诸如宝马这样的强势车企,增持是必然的事情;但像铃木这样的弱势外资企业,离开中国也会成为可能。

还是那句话,政策是把双刃剑,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长期依靠政策盈利,但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一直被政策所打压。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告诉我们,努力依靠产品获得市场的信赖才是重中之重,也许福特方面也应该想想清楚,如今的长安福特并没有什么竞争力,如果现在还不努力挽回市场,而是醉心于股权争夺。即便以后拿到了更多的股份,手里还会有像原来一样广大的的市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