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哪位将领最牛

在抗日战争中,原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旧部,从察哈尔抗战到平津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阳)宜(昌)会战等,无役不从,是其他地方实力派所不能相比的。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因而在抗战中也表现出许多显著的特点: (1)西北军旧部中既涌现出大批舍生取义的抗日英雄,也出现了一些降日附敌的民族败类,其分化之剧烈是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 (2)西北军旧部对抗战的作用集中地表现在军事方面,并给予日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 (3)西北军旧部的抗战环境,比其他地方实力派更为恶劣,但其取得的抗战业绩更为难能可贵。

西北军相当庞杂,北京政变后成立的国民军,二军的胡景翼、三军的孙岳先后病逝和病重离军,造成二三军失去主心骨只能易服于一军成了冯的部下,冯玉祥实力迅速大涨,四军五军的魏益三是东北军郭松龄的余部,方振武是张宗昌部倒戈过来的,6军弓富魁干脆就是收编的土匪。还有土著的杨虎城护国陕军,樊钟秀的护国豫军等等武装,这些部队因为没有主心骨也都被迫成为了西北军的一部分,冯玉祥的封建家长似的管理方法,只相信混成旅出身这个小圈子,五虎将十三太保常于倒戈,对于依附他的这些杂牌的杂牌手段过于阴狠,结果一打仗部下就纷纷倒戈成风,最终自己也因为杨虎城的倒戈抄了陕西后路,吉鸿昌的倒戈阻断潼关而彻底瓦解。

西北前五虎:鹿钟麟、刘郁芬、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

中五虎: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孙良诚、刘汝明

后五虎(应该是瓦解之后了):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郑大章、吉鸿昌

十三太保:韩复榘、孙连仲、孙良诚、张维玺、刘汝明、佟麟阁、过之纲、葛金章、闻承烈、程希贤、韩多峰、韩占元或赵席聘

可要数最牛将领,还得数千古牛人跳槽将军吴化文——

身为“戏园少园主“的吴化文被冯玉祥看中后在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当兵,吴化文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久就因为构筑工事的一技之长,被提升为排长;1921年,他又开始在冯玉祥身边任传令副官。

1923年,19岁的吴化文被送入北京教导团学习,1925年,经冯玉祥推荐,又进入北京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吴化文回到冯玉祥的部队,任师参谋长。

如果不是冯玉祥后来"倒蒋"失败,吴化文或许会一直跟随着他。但事实是,冯玉祥被迫下野,其第六军军长韩复榘投靠了蒋介石。审时度势,吴化文投奔了韩复榘,继续着他平步青云的升迁,果不其然,他先后被委任高级教导团团长、手抢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等职。

"七七"事变后,吴化文在山东与日军的作战中,曾被重创,但他也曾重创过日军。后来,面对残酷而多变的时局,为了保存实力,吴化文还一度避免与各方交战,甚至不惜制造惨烈的"无人区"。

西北军哪位将领最牛

吴化文见汪精卫照片

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时,吴化文经不起日军"扫荡"与劝诱的威逼利诱,转而投靠汉奸汪精卫,并被任命为日伪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成为山东伪军主力,兵力达万余人。让吴化文意想不到的是,有了日本人做"靠山",他的"苦日子"仍未熬到头,八路军对其的三次讨伐,使之伤亡惨重。1945年5月,他甚至不得不率部逃回了安徽。

抗战胜利后,吴化文"浪子回头",并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路军司令兼津浦铁路南段司令,被推上反共第一线。但他的部队一进山东邹县,一部就被解放军击溃,余部处于被包围之中。吴化文惯技重施,1946年7月,他趁去南京开会之机,通过冯玉祥、李济深等人与周恩来联系,表示愿意站到人民方面来。但1947年3月,老蒋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将吴部编为国民党整编八十四师,任命他为师长,兵力扩充到近两万人后,得意的吴化文立即中断了与解放军联系。

回顾济南解放战役时的吴化文起义,人们都把这归功于他的妻子林世英的劝说,事实上,吴一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当时,吴一斋已经到了台湾,一切安排妥当,就等着吴化文也过去了;但是,共产党却设法把老人接回大陆并做吴化文的工作,吴化文也就放心地起义了。 吴化文起义,无疑使济南洞开大门,也使解放济南由原定的3个月,缩短为8天。为此,毛泽东、朱德均电贺吴的义举。 1948年10月,吴部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吴任军长。

西北军哪位将领最牛

吴化文(右一)

吴化文从戎多年,一直处于多变的困境中,他也先后跟随过军阀、国民党、日军,最终归顺共产党,有人说吴化文的部队是杂牌军、没有教养,其实也是当时社会背景下自身素质的一种体现。后来吴化文南下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1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任命他为浙江省政府委员、省人民政府交通厅长;1959年,吴又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此后,他的生活归于平静,直至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