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宣布私有化擬回歸A股 做好「移動能源」實業

中新網10月25日電 23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發佈公告稱,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0566.HK,“上市公司”或“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公告表示,鑑於上市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經漢能移動能源第二屆第7次董事會批准,漢能移動能源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漢能移動能源已於10月12日向上市公司發出了私有化建議,並已獲得上市公司董事會一致同意。上市公司要求漢能移動能源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要求完善落實該提議方案。

被低估了,蟄伏後的突圍

漢能方面指出,私有化並非業績不好,恰恰相反,“要約人”感覺公司價值被低估了,想通過“回爐”的方式,主動進行整合或重組。漢能薄膜亦是如此。已在香港市場停牌超過三年,這個問題無法迴避,但是對於發展勢頭正勁的漢能薄膜來說這樣的待遇並不公正。此外,私有化的目的是迴歸A股,擁有“國之重器”般關鍵核心技術的漢能薄膜在港股市場並不受認可,而中國證監會正在積極支持優質中概股通過併購重組迴歸A股,以提升A股上市公司質量。

10月19日,中國證監會表示,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企業到A股上市。為服務推進併購重組工作做出以下措施:特別強調調價合理性,加強中小投資者保護;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企業到A股上市;對於境外企業一視同仁,不設門檻。

據漢能薄膜於8月30日發佈的中報披露,集團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04.15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15%,期內錄得淨利潤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30倍,創下公司歷史最佳半年業績紀錄。主營業務收入與淨利大增、技術與裝備紅利集中釋放、現金流狀況良好、關聯交易收入清零,財務總體非常健康。

在過去的時間裡,漢能薄膜從未停止過為復牌做努力,此時選擇私有化也是一個審慎的決定。憑藉漢能薄膜現有的出色表現和能力,似乎已經不需要用能否在港股復牌來狹隘衡量了。漢能薄膜有充分的自主權做出選擇,並且私有化是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新產業,創造移動能源行業

漢能在做什麼?也許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依舊停留在“光伏”。而實際上,漢能和光伏的關係可以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來概括,如今漢能也是想極力和光伏“撇清”關係。漢能2009年進入光伏行業,沒有選擇當時投資和技術門檻低、回報快、更受行業青睞的晶硅,因為漢能一早就做出了預判:薄膜太陽能才是未來,應用更廣泛,更具發展前景;並且未來能源的競爭與傳統能源相反,不是資源的競爭,而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能源。

漢能從2012 年開始,先後併購了4家技術領先的海外公司,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迅速佔領了薄膜太陽能產業的制高點,又通過全球技術整合,持續穩定地投資研發,打造了從研發到裝備製造再到終端產品生產和綜合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

薄膜太陽能的特點是輕、薄、柔、高效率,漢能於2015年提出了“移動能源”。“去中心化”、“可移動”、“自由”,這是薄膜太陽能最物盡其用的方式。因為薄膜太陽能就是“人造葉綠素”,可以讓物體因薄膜太陽能發電芯片的嵌入接收陽光就能產生能量。

2018年5月28日首屆全球移動能源大會的召開,更是昭告了:“移動能源是一場能源革命,是一場技術性的顛覆,它顛覆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系列,甚至是一個行業”。以薄膜太陽能技術為核心的移動能源具有“高科技+能源”雙重屬性,在中國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它涉及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六大項,移動能源在任一行業的應用都是顛覆性的。

做好實業,推動中國能源結構升級

漢能的業務模式集中在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上游研發技術和裝備,下游研發應用產品。一個雙邊市場也由此順勢而生:上游銷售薄膜太陽能產線、下游銷售移動能源。其中,上游業務在2018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90.84億港元。上游業務的發展,通過規模化、本土化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薄膜產品成本,從而支撐下游業務的發展。漢能以漢瓦、漢牆、漢車、漢紙為主的四大類十五個重點產品全面覆蓋住、行、用場景,改變了傳統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傳統的集中供電變成了每一個個體都是發電主體。

2018年4月,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聯合發佈《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對新產品新業態、光伏智能創新和清潔能源智能升級和應用提出了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先進光伏產品與消費電子、戶外產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軍事國防等結合,鼓勵發展太陽能充電包、揹包、衣物、太陽能無人機、快裝電站等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 六部委高屋建瓴的勾畫與漢能的現狀相契合,不斷拓寬太陽能產品的應用市場,推動智能科技對生活細節的滲透,讓更多的人切身感受到因能源革命而帶來的變化,漢能早有佈局。

漢能的產品覆蓋各個維度:建築方面有主要應用在矮層建築屋頂的漢瓦、和高層建築立面的漢牆,創造性地將柔性薄膜太陽能芯片與玻璃相結合,兼具美觀與高效發電性能於一體,使每個建築都變身為“綠色”、“無排放”的發電站;交通方面有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利用太陽能發電,重新建立了人、車、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太陽能船,輕薄柔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在完美適應遊船造型的同時,提供船內家電設備所需電力;太陽能無人機,鋪裝高效砷化鎵組件,在飛行過程中提供動力並持續進行充電,可顯著延長飛行時間,進行大範圍的監測、監控、通信任務;應急方面有太陽能快裝電站,可協助全球賑災行動或長/短期為離網地區提供電力;電子產品方面有安全便捷、隨用隨充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紙、發電揹包等。

漢能還致力於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和綜合解決方案,打造移動能源的生態圈:牽手奧迪、北汽、一汽等車企,共同研發應用於多款車型的薄膜太陽能車頂;在摩拜單車的車筐裡安裝薄膜太陽能芯片,保證單車智能鎖的供電;在京東、EMS、申通、DHL等物流車上安裝薄膜太陽能發電板,保障動力來源,提高作業效率;並推出“新型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和針對能源、水、垃圾處理等方面具體制定的綠色建築、綠色園區/特色小鎮、綠色交通、綠色政務、綠色農業、水生態、城市基礎建設等八大行業解決方案。目前已與貴州銅仁、河北承德等城市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本地相關企業,全方位打造智能綠色生態體系。

總的來說,漢能薄膜私有化並擬迴歸A股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整裝待發。作為新能源的領跑者和移動能源行業的創造者,漢能定將會秉持初心,繼續做好實業,專注於打造薄膜太陽能產業生態,推動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在第三次能源革命中“領先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