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看遍java博客,面阿里10次没过!网友:为啥这么多机会?

在程序员社区里面,除了看到技术方面的讨论,关于工作的讨论似乎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就能看出程序员两大事情,一是技术,二是工作,技术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工作则是实现自己本领的平台,如果只有技术,没有相应的工作堪比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关于工作在程序员社区的讨论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程序员:看遍java博客,面阿里10次没过!网友:为啥这么多机会?

关于工作的讨论主要有这些方面的话题,一是某某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发帖分享喜悦,引来好多人评论来沾沾喜气,也有一些朋友分享面试过程中的一些酸甜苦辣的经历或者遭遇,也来大家的祝福,同情,分析,建议等等,近期就有一名网友向大家分享了他面试的辛苦历程。

程序员:看遍java博客,面阿里10次没过!网友:为啥这么多机会?

据这名网友所说,他网上所有关于java的博客都基本上看过一遍,看完之后还会再自己总结一遍,在有道云上写了1000多篇文章,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已经很厉害了,可是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在阿里面试十几次了,阿里啥面试官他都遇到过,十几个部门,连边缘的阿里体育都面试过,都没有过,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水平是不是有点菜了,针对他目前的这一情况,让我们一起看看网友们都会怎么说吧!

网友一:我好奇的是你怎么能弄到这么多次面试的

上世是朵花:应该是不同的部门吧,不过阿里的面试记录,不同部门都是能相互查到的,也有一种可能是看到之前的面试评价不是很高。

网友二:看中文技术博客就是你失败的原因

上世是朵花:博客属于碎片化的知识,属于快餐类的技术知识,但是前提是自己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作为贯穿,就像猴子掰苞米一样,边拾边扔,这样的东西需要及时总结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才真正属于自己的。

网友三:不仅晚上看 早上也要看

上世是朵花:楼主原话是“几乎晚上关于java的博客文章都看过了”,把“网上”写成了“晚上”!是不是去阿里面试也这么粗心的原因?

阿里云员工:少看中文博客,越老越菜

上世是朵花:面对所有这些碎片化知识,要做到辩证性看待,不能一味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用的部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程序员:看遍java博客,面阿里10次没过!网友:为啥这么多机会?

阿里巴巴员工:我觉得不是技术原因,可能是你之前的面试记录有过记录,这个记录可能对你的评价不高,建议一,把你名字发我,帮你看看面试记录,二,过个几年再面吧

上世是朵花:应该有这种可能吧,楼主这么执着的去面阿里也真是令人佩服。

网友六:大概是还不够细致吧。。比如“网上”不是“晚上”

上世是朵花:又一名网友提出了这一点,没错,有时候细节可能真决定成败。

腾讯员工:光看博客这种碎片化的东西有什么用

上世是朵花:同感,既然面试十几次了,应该从这些失败的面试中总结一下,自己差在哪方面,然后针对性的做一些调整。

网友八:老老实实看经典书籍,看经典框架

上世是朵花:是的,大部分经典的书籍都是系统化的知识,更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程序员:看遍java博客,面阿里10次没过!网友:为啥这么多机会?

楼主面试的具体细节我们不是很清楚,这中间失败的原因我们也不好下结论,但是针对一点,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楼主说他看遍了网上所有关于java的博客,并写了1000多篇文章,看是挺辛苦的一个过程,却遭到了不理想的结果,看是挺委屈,其实我觉得楼主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方法论的问题,上面有的网友说的的确没错,博客这些都是碎片化知识,都是一个个珠子,缺少一条主线将他们串起来,如果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就很难应对面试中灵活的问题。楼主的做法就像高中时的题海战术一样,我现在就为我当时的题海战术而后悔,我做遍了所有的试题,练习册,试卷,平时老师课上讲的,我都做了一遍,考试自然也拿到了高分,为什么呢,因为考试试卷中的题我都做过了,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答对了,而高考却不是很理想,因为那些题我平时没见过,要是现在让我再重来的话,我就不会愚昧的题海战术了,而是对所有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分成几类试题,针对性训练,然后就是再归纳推理,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就能够灵活的面对所有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之互联网

大家好,我是“上世是朵花”。如果你有什么好的看法或者观点可以在评论区展现你的才华,互动交流,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我,那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