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全國行:德陽(綿竹)產區「齊心協力」用心展示自己

13日,一場"川酒全國行"的產區推介會上,臺上品酒師們現場調製劍南春酒,並邀請場下觀眾上臺品鑑,但品過之後必須用河南話說出感受。

於是乎,"得勁"、"中"這些自帶笑點的表述接連道出,引發現場陣陣歡笑——這是2018"川酒全國行" 德陽(綿竹)推介會的一個場景,10月13日,2018"川酒全國行"鄭州站舉行。

川酒全國行:德陽(綿竹)產區“齊心協力”用心展示自己

產區的"魅力值"和"表達方式"代表著圈粉消費者的能力。從本屆鄭州站推介會來看,川酒四大產區都可謂"大寫的走心",不同的產區有著個性,可以說是一樣的川酒品質、不一樣的川酒個性。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酒業發展處處長楊健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四川省不斷推進白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造瀘州、宜賓、邛崍、成都、德陽(綿竹)的產區品牌,促進川酒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產區本身代表著高質量發展思路,那麼這種"走心"的產區推介會,便代表著高質量的傳播路徑。

德陽(綿竹)產區的特點在於彼此之間的親厚,在推介會上,來自德陽(綿竹)的全部酒企代表身著唐裝上臺。他們堅定地聚在一起。本次川酒中國行鄭州站中,工作人員在與德陽(綿竹)產區參展人員對接中發出感慨,"他們之間,好像親戚一樣"。

川酒全國行:德陽(綿竹)產區“齊心協力”用心展示自己

數據顯示,2017年,德陽酒類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7.39億。預計到2022年,德陽產區酒類營收將超過200億元,五年接近翻一番。

德陽被譽為"古蜀之源",是古蜀文化發祥地,更是四川酒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德陽境內的的三星堆遺址,據考證已有3000年至5000年曆史,它被稱為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揭示了燦爛的古蜀文明。

在三星堆,人們發現了大量的酒具酒器,從酒的釀造、儲存到飲用,各種器皿應有盡有,這有力證明了早在數千年前,釀酒技藝已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同時也有力證明了德陽作為四川酒文化起源地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