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國慶長假已經結束,雖然有些意猶未盡,但小夥伴們還是要打起精神,將“休假模式”切換成“賺錢模式”,一邊努力工作,一邊投資理財。

說到投資理財,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炒股和買基金了,二者的表現都和股市的運行息息相關。長假期間,A股休市,但全球主要國家股市幾乎呈現清一色的“綠油油”。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歐美方面

先來看“馬首是瞻”的美國股市。

上週,美國三大股指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雖然道瓊斯工業指數上週微跌0.04%,但更具代表性的納斯達克指數卻下跌3.21%,創下今年3月以來最大周跌幅。而標普500則出現0.97%的周跌幅。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納斯達克

美股仍處於上升通道,但上行步伐明顯趨緩,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貿易戰陰影,是美股整體滯漲的主要原因。

英國富時100指數,上週下跌2.55%,尤其週四、週五兩天出現急跌。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英國富時100

法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巴黎CAC40指數,上週下跌2.44%,而且近期走勢幾乎復刻了英國富時100的表現。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法國CAC40

其他歐美主要股市,德國DAX30下跌1.1%,荷蘭AEX指數下跌1.84%,西班牙IBEX35指數下跌1.44%,比利時BFX指數下跌0.54%。

亞洲方面

香港恆生指數大跌4.38%,創下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週跌幅。受此影響,不少知名港股跌幅慘重,聯想集團週五暴跌15.1%,中興通訊暴跌10.99%,騰訊股價也一度跌破300元大關。據統計,截至9月底,赴港上市的中資企業中有121家跌破發行價,佔比高達78.06%。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香港恆生指數

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結束了連續的大漲,上週出現1.39%的下跌。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日經225指數

另外,韓國KOSPI上週下跌3.22%,印度孟買SENSEX指數大跌5.11%,富時新加坡指數下跌1.45%。

實際上,美股的下跌可以看作是全球股市下跌的最大誘因,尤其亞洲股市。

美聯儲實施的加息動作,促使香港金管局9月27日宣佈上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2.5%,這給地產股和金融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空,而這兩個板塊是市場中的絕對權重。受此影響,港股萬科下跌4.25%,富力地產下跌2.5%,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跌幅均超過3%。

央行重磅出手定向降準,釋放萬億資金

十一期間,全球主要國家股市悉數下跌,雖然有巧合成分,但這種情況確實非常罕見。

從過往十一長假之後的A股走勢來看,如果外圍股市,尤其美股、港股偏空,上證指數大概率會出現短期下跌。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不過,就在長假即將結束之時,10月7日,央行施放了一個“大招”: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

本次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除了用於償還即將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之外,還有約7500億元可供釋放。也就是說,本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高達12000億!

而且,作為年內第4次降準,本次實施的幅度超出預期,之前一般是0.5%,這次是1%。

作為央行“拿手”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此時實施定向降準,結合釋放的超萬億資金,效果幾乎等同於一次降息。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節後A股怎麼走?

自從6月貨幣和財政政策出現微調後,市場資金面已越來越偏向於寬鬆,本次降準就印證了銀根放鬆的預期,整體而言對股市是明顯有利的,但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影響。

有機構統計了從2014年以來,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之後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以及90個交易日,A股的表現。其中定向降準後,市場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漲跌不一;而全面降準後,市場在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大概率會上漲。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從具體板塊來說,降準之後的6個月內,傳媒、農林牧漁、建材、採掘等漲幅最大,看似直接利好的銀行、地產板塊,漲幅卻相對較小,原因主要是其股本太大,在場內成交低迷時不易被炒作。

央行定向降準PK全球股市慘綠,節後A股能否獨善其身?

短期來看,A股在十一長假之後的首周,有可能延續節前的反彈走勢。

長期來看,目前上證指數已經走出了歷史上罕見的季線“四連陰”,雖然國慶長假前已稍有好轉,但仍不能就此認定見底。至於中美貿易博弈的利空,相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變弱。追求穩健的小夥伴,建議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等待A股慢慢積累利好因素,待量變引發質變之後再進場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