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调钓中有哪些典型思维误区

浮漂调钓中有哪些典型思维误区

户外垂钓中,漂调好了,那渔获就有三分之一的保证,漂没调好,有渔获是运气,没渔获是必然,那么有哪些容易被钓友忽略的问题,而导致我们犯些典型的问题呢?

浮漂调钓中有哪些典型思维误区

调四钓二,到底是个什么梗,台钓刚传入大陆时,因为不少钓友第一次接触悬坠立漂钓法,当时的浮漂不像现在分鲫鱼漂多为11目,混养漂多为13目,鲤鱼漂多为15~19目分的这么细,当时也就一种7目细身立漂,吃铅多少已经记不得了,当时包括化绍新老师等人为了推广台钓调漂法,加之当时台湾传来根据七目立身漂调漂法是有一个公式的:1/2漂目±0.5目,钓目=调目/2,这个公式当然目前来看仍然有很大的参照加之,二分之一的漂目加上0.5目其实正好是浮漂浮力最黄金比例的位置,而当时按公式计算,调目正好就是四目,调目的一半正好就是2目,调四钓二这个说法就这么衍生出来了,没过几年,湖南临湘等浮漂产地根据现代竞技钓、黑坑钓、野钓等不同垂钓环境技法,将浮漂进一步细分化,已经很少有人用7目漂作钓,调四钓二更多的是为了方便教学而说的一种调法,实战中已经很少用这个调目及钓目了。

浮漂调钓中有哪些典型思维误区

浮漂调灵还是调钝,关于漂灵与钝,搜索引擎一搜不说一百万条信息,二十万条估计是有了,关于灵钝的标准各有不同,但是大体上有两种标准,一种是调目越高漂越灵,调目越低,漂越钝;另一种则认为调目是参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比如调目放2目,或者平水1目,钓目越高越灵;实际上理论分析灵钝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实战,水情鱼情完全不知道,调灵钝完全都是在瞎扯;比如我们文章说,太灵的漂很不容易过滤讯号,小鱼闹窝很容易给我们错误讯号,这固然没错,但是在实战中,我们还需要根据鱼情来判断,比如钓点里全是小鱼,完全没啥大鱼,你漂调的太钝了,那还有渔获么?任何脱离实战的分析性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扯淡。

浮漂调钓中有哪些典型思维误区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一个观点,调目最好大于或者略等于双钩带饵时的重量,这样不管调目是几目,在能保证双钩一钩触底一钩躺底地情况下,调目越高,漂相肯定越灵,在这个基础上调目可以从平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钓目最灵敏点开始,如果鱼口杂乱,漂信复杂而多,口完全抓不住,那么调整钓目,2目、3目,慢慢的调整,一直到讯号稳定,抓口比较快速,那说明钓目才是合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