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調釣中有哪些典型思維誤區

浮漂調釣中有哪些典型思維誤區

戶外垂釣中,漂調好了,那漁獲就有三分之一的保證,漂沒調好,有漁獲是運氣,沒漁獲是必然,那麼有哪些容易被釣友忽略的問題,而導致我們犯些典型的問題呢?

浮漂調釣中有哪些典型思維誤區

調四釣二,到底是個什麼梗,臺釣剛傳入大陸時,因為不少釣友第一次接觸懸墜立漂釣法,當時的浮漂不像現在分鯽魚漂多為11目,混養漂多為13目,鯉魚漂多為15~19目分的這麼細,當時也就一種7目細身立漂,吃鉛多少已經記不得了,當時包括化紹新老師等人為了推廣臺釣調漂法,加之當時臺灣傳來根據七目立身漂調漂法是有一個公式的:1/2漂目±0.5目,釣目=調目/2,這個公式當然目前來看仍然有很大的參照加之,二分之一的漂目加上0.5目其實正好是浮漂浮力最黃金比例的位置,而當時按公式計算,調目正好就是四目,調目的一半正好就是2目,調四釣二這個說法就這麼衍生出來了,沒過幾年,湖南臨湘等浮漂產地根據現代競技釣、黑坑釣、野釣等不同垂釣環境技法,將浮漂進一步細分化,已經很少有人用7目漂作釣,調四釣二更多的是為了方便教學而說的一種調法,實戰中已經很少用這個調目及釣目了。

浮漂調釣中有哪些典型思維誤區

浮漂調靈還是調鈍,關於漂靈與鈍,搜索引擎一搜不說一百萬條信息,二十萬條估計是有了,關於靈鈍的標準各有不同,但是大體上有兩種標準,一種是調目越高漂越靈,調目越低,漂越鈍;另一種則認為調目是參照,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比如調目放2目,或者平水1目,釣目越高越靈;實際上理論分析靈鈍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實戰,水情魚情完全不知道,調靈鈍完全都是在瞎扯;比如我們文章說,太靈的漂很不容易過濾訊號,小魚鬧窩很容易給我們錯誤訊號,這固然沒錯,但是在實戰中,我們還需要根據魚情來判斷,比如釣點裡全是小魚,完全沒啥大魚,你漂調的太鈍了,那還有漁獲麼?任何脫離實戰的分析性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扯淡。

浮漂調釣中有哪些典型思維誤區

目前比較廣泛認可的一個觀點,調目最好大於或者略等於雙鉤帶餌時的重量,這樣不管調目是幾目,在能保證雙鉤一鉤觸底一鉤躺底地情況下,調目越高,漂相肯定越靈,在這個基礎上調目可以從平水開始,也就是所謂的釣目最靈敏點開始,如果魚口雜亂,漂信複雜而多,口完全抓不住,那麼調整釣目,2目、3目,慢慢的調整,一直到訊號穩定,抓口比較快速,那說明釣目才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