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一場前六名都讓對方奪走的釣魚比賽,成了全國各地臺釣一時風靡的導火索。繼而“靈敏度”這個詞成了釣界的熱詞,人人論之。浮漂是靈敏度的載體,以致於有人提出了浮漂歸零點一說,認為浮漂上有一個類似於黃金分割點一樣的浮力分割點。在這個點以下,越遠離這個點,也就是調目越高,浮漂的上浮能力越大,下行能力越弱,在這個點以上,則情況相反,且規定這個點為這支浮漂最靈的一點。

那浮漂到底有沒有歸零點存在呢?如果存在,這個點在哪?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這個問題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糾結過很多釣魚人,雖然我在浮漂這一塊投入過不少的精力,不過這個問題直接被我忽略了。首先表明一下我的觀點,我個人認為這個歸零點是不存在的。

我們釣魚使用浮漂,嚴格地來說,不叫調漂,而是叫調釣。把浮漂直接放到水中,只會平躺在水面上,我們通過給其配鉛,讓浮漂能在水中站立。也就是說,運用的時候,已經不能單單把浮漂當作對象,而應該把浮漂所配的鉛以及鉤餌都納入進來,下面我就以這個整體來分析。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靈敏度到底指什麼?

靈敏度這個詞,已經被太多的臺釣人炒過,其實就一句話,魚能使浮漂產生動作的容易程度。而浮漂在水中與鉛墜是一個整體,鉛墜動了漂才會動,或說這個整體一起動。決定這個整體能被拉動的容易程度的內容只有兩個,一是漂墜的總重量,二是人為調釣後形成的與拉動方向相反的力道。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前面我有文章就專門分析過。一支浮漂的靈敏度只與吃鉛量有關。越輕的東西越容易被拉動,這個無法辯駁。所以,當漂墜懸在水中,二者達到平衡,運用到調釣上,即為剛剛好釣到無鉤調目的狀態,子線是趨直的狀態但不受力。這時魚吸食餌料就會牽動子線,而使鉛墜和浮漂的整體移動。越輕越好移動,所以在這個調釣狀態(無調釣目差),靈敏度就只跟鉛重有關,一支浮漂最靈敏的時候就是能使其站立且鉛最小的時候,其實是露漂肚的位置。肉眼能不能看得見它動是另外一回事,但它肯定是動過的。所以,這裡要說最靈點為歸零點,就是在漂肚子上。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再來分析調釣目差的作用

我們多數時候的調釣,又不會是上述的子線不受力的狀態,而是設定出一定的調釣目差,從而讓兩個餌料處於不同的姿態。那麼問題來了,漂和墜的平衡被餌打破了,而且是呈維持狀態。如果此時我們把調目當成一個彈簧或皮筋的初始狀態,那釣目就是皮筋被拉長到了一定的長度,因為外力的撤除它就會復原。這個調釣目差越大,就等於皮筋被拉得越長,鬆手之時,彈得就越遠(彈弓打過吧)。而且在皮筋已經被拉長的狀態下再想繼續拉長,就會越顯困難。所以,調釣目差越大,魚吃餌的動作想要使浮漂下頓就越難。這裡跟浮漂調目這個起始點沒有關係,只跟調釣目差有關。比方說調17目釣16目與調10目釣1目,後者的上浮能力就比前者強,所以調目越高上浮能力越強就不成立,調目越低下行能力越強也不成立。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關於歸零點引申出來的下行程度與頓感也是一樣的,無調釣目差的時候,只跟調目有關,有調釣目差存在的情況下則不適用。平衡狀態下的下行程度只跟運動慣性有關,有調釣目差的情況下還跟浮力差有關,聯繫到皮筋上就是想再拉長皮筋跟已經被拉到了的長度有關。

浮漂真的有歸零點嗎?浮漂: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反過來,假使這個歸零點真的存在,那麼它就相當於一個長形物體的重心,是一個點。用手指托住重心的位置,這個物體會平衡,但是釣的過程,則相當於在物體的一端掛上了額外的東西,此時,平衡已被打破,想再使之平衡也就要重新挪動手指所託的位置,找到長形物體與掛在其一端的小東西共同的重心。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簡單地搜索拷貝而來,內容也絕非是單純的理論,都是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對於處於臺釣摸索階段的人來說,不敢說是上乘補品,多少會有點幫助。覺得本文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