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趙雲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正史上的趙雲,既不是演義中的“無敵完美武將”,也不是現在不少人口中的“就是個衛隊長”。他是一員智勇雙全,能帶兵,有原則的靠譜大將。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被塑造成為幾乎十全十美的一代名將,武藝僅次於呂布,同時智謀過人,關羽、張飛都有的毛病他是沒有的。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歷史上的趙雲只是個衛隊長,跟曹營的許褚差不多。

實際上歷史上的趙雲,既沒有演義中那麼炫目,也沒有“衛隊長”那麼不堪。他一直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要將領,並曾數次帶兵獨當一面。作為對照,曹操的衛隊長許褚,雖然也立下很多功勞,但基本都是跟著曹操的,帶兵獨當一面的機會基本沒有。


下面比較下趙雲在歷史上的經歷。

趙雲最早和劉備搭檔,是在公元191年。當時趙雲和劉備都是公孫瓚的小弟,公孫瓚派趙雲去幫助劉備,跟袁紹對戰。這時,趙雲擔任劉備的“主騎”。《資治通鑑》寫“為先主主騎兵”。趙雲擔任劉備手下的騎兵司令,屬於戰場上的主力軍。至於有些專家咬定“主騎”意思就是“衛隊長”,可是卻拿不出史料方面的證據,只能說先下結論再套解釋了。

接下來,劉備去了徐州,趙雲解甲回鄉,到200年才再度相會。那時候劉備正好被曹操打敗,連關羽張飛都失散了,只剩光桿一個,趙雲在這種艱難時刻,到劉備麾下,可以算雪中送炭,患難與共。趙雲還招募了幾百兵馬作為劉備的直屬部隊。這一階段,趙雲基本就是劉備軍的二把手。

此後趙雲跟隨劉備到荊州,博望坡之戰打敗夏侯惇,活捉了自己的同鄉夏侯蘭,向劉備求情保住了夏侯蘭的性命,推薦夏侯蘭擔任軍政官(主管軍法),同時又不讓夏侯蘭在自己手下以避嫌。從這裡看,趙雲應該也是自統一軍的將領。若單是個衛隊長,就不存在避嫌了。

接下來就是208年的長坂坡之戰,趙雲拼命保護著甘夫人和劉阿斗殺出重圍。這似乎也是趙雲作為“衛隊長”最明顯的特徵。但是,就算趙雲不是衛隊長,也完全可以保護甘夫人和阿斗。就像曹洪在汴水之戰救了曹操,難道曹洪就是曹操的衛隊長麼?東吳的周泰也曾在亂軍中保護孫權,可是周泰多次獨當一面、擔任地方官,甚至在濡須之戰中擔任方面大員。

在赤壁之戰後,趙雲曾短暫地被任命為桂陽太守(市長),擔任地方官。到212年,劉備率軍進入益州,趙雲被安排留在荊州,擔任大本營公安的留守指揮官。

等到劉備已經在益州和劉璋打起來之後,荊州方面又派出第二波援軍。這次是由諸葛亮擔任總政委、總司令,張飛擔任前敵總指揮官,而趙雲則是其中的重要將領。大軍開始沿著長江一路西進,走到巴郡(重慶),在這裡打了一場大戰,生擒了老將嚴顏。所謂義釋嚴顏,趙雲也有份。之後,他們才進行了第一次分兵——張飛和諸葛亮帶兵沿著嘉陵江北上,趙雲則獨立帶一支人馬繼續沿著長江西進,攻克了江陽(今天的四川宜賓、瀘州一帶)後,再沿岷江北上,攻克犍為(今樂山),從西南方向逼近成都。在入蜀之戰中,趙雲確確實實算獨當一面的大將。

在219年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的決戰中,趙雲和黃忠一起劫奪曹軍的糧草,趙雲帶兵救出被圍的將領張著等,更以空營計戰敗曹軍,贏得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的讚譽。在222年劉備東征孫權時,趙雲因為反對東征,被劉備留在江州(重慶)督率後路人馬,並在前線兵敗時到永安(白帝城)接應。

等到後主劉阿斗繼位後,趙雲被任命為中護軍。中護軍的權力很大,統管皇帝的禁軍。此後,趙雲被任命為徵南將軍,又封永昌亭侯,有可能參與了諸葛亮的南征。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派趙雲、鄧芝帶一支偏師從斜谷大張旗鼓佯攻,吸引曹真的主力部隊,諸葛亮自己則聲東擊西,率大軍繞祁山北進。這次戰爭是趙雲擔任過最重要的職務,趙雲圓滿完成了誘敵任務,把曹真的主力部隊吸進了斜谷之中。可惜,諸葛亮沒能利用好這一有利條件,馬謖丟失街亭,導致蜀漢全線潰敗,趙雲的一番辛苦也化為泡影。

由上面的總結可知,趙雲在蜀漢體系中,長期統軍作戰,多次離開劉備身邊,好幾次獨當一面。他不但在長坂坡曾救過劉阿斗,而且也立下不少功勞。劉備最困難的時候,是他前來投靠。他守過桂陽,守過公安,打過入川戰役,漢中擺過空營計,劉備東征斷過後,諸葛亮北伐是唯一完成戰略部署的指揮官。整體來說,是一個很靠譜,也有一定才能的將領。當然,比起關羽、張飛、黃忠等人,光環沒有那麼耀眼。



巴山夜雨涮鍋


陳壽對劉備關,張,黃,馬,趙的評價是: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陳壽認為黃忠和趙雲是灌嬰,夏侯嬰式的人物。特別夏侯嬰一直常伴劉邦左右,並且和趙雲一樣也曾救過劉邦的兒子。


這裡要澄清一點,有很多人說劉備不重用趙雲,甚至不信任趙雲,這完全是無稽之談。趙雲從跟著劉備就一直掌管劉備禁軍。劉備不可能把禁軍交給不信任的人掌管。就像劉邦,如果說誰對劉邦功勞最大不好說,但是劉邦最信任卻是夏侯嬰。

相比於關羽,張飛二人的戰功赫赫,趙雲很有有獨掌一軍的機會。趙雲最著名的一次戰績應該就是漢中之戰時用“空城計”嚇敗了曹兵,截斷了曹操的軍糧,使劉備最終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這次戰役後被劉備哭啊為:“渾身是膽”。說明趙雲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武將。


趙雲沒有獨領一軍也是其性格決定的,趙雲並非像關羽,張飛一樣那麼具有進取之心。他能把分內事做的很好,但是沒有開拓之心。這點從他諡號“順平侯”就可以看出來。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漁耕樵讀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可到了現在,趙雲卻成了廢物,許多人都說“趙雲是被三國演義裡誇大了的,其實趙雲是XXXX”的一類話,那我們現在就看看正史中的趙雲是什麼樣子的。


再說趙雲之前我們先來談談《三國志》和《雲別傳》(原書散佚),很多人迷信《三國志》而否定《雲別傳》,其實有歷史方面常識的人都知道三國志在蜀史上有很多缺漏之處,因為蜀漢沒有官方修訂的史書,所以陳壽只能事倍功半的收集了很少的一些資料又採引魏史吳史來修訂了簡陋的蜀書,致使蜀漢的很多事蹟沒有記錄。而《雲別傳》其實是對趙雲的補傳,在裴松之的《上三國志注表中“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遊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是表明了的。雲別傳的真實性也得到了歷來史家的肯定。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

曾有人說在正史裡趙雲長得不帥,而且年齡又大,翻開正史是這樣描寫趙雲的“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反倒是三國演義裡描寫成“濃眉大眼,闊面重頤”。趙雲生年不詳,年齡到現在都是個謎,又何來年齡大一說?



趙雲一生雖未斬過名將,官位不高,但能力、忠勇無二

趙雲一生雖未斬過成名大獎,但是在長坂坡一役,趙雲於敵陣中就回劉禪和甘夫人母子是何等艱難?這不光要武力,要的還有忠誠和無畏的精神,這比殺死一個名將簡單嗎?陳壽亦評“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趙雲官位不高,最高做到鎮東將軍,但別忘了,周瑜也不過是個偏將軍,另外,趙雲在劉備在世時是執掌內侍的將領,內侍之職不宜過高是歷來有的。


領兵能力強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淵敗於定軍山後,曹操領二十萬大軍來戰,劉備據險避戰,堅守不出,曹操運糧北山,黃忠前去劫糧未回,趙雲獨領風騷數十騎出營巡視,遭遇曹操大軍,趙雲殺入敵陣力戰而退,魏兵追至營前,趙雲打開營門,魏軍疑有伏兵,趙雲又“雷鼓震天,惟以勁弩於後射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劉備稱讚他“子龍一身都為膽也!”。劉備為陸遜所破,正是趙雲接應。


有戰略眼光

益州定後,劉備欲賜手下房屋田地,趙雲阻“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不宜奪之以私所愛也。”被劉備採納。後關於被擒殺,劉備欲伐吳為關羽報仇,翊軍將軍趙雲曰:“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劉備不聽,後敗於陸遜之手,身死白帝城。


“爪牙”趙雲,不可為帥

統軍者,愛士卒,樂與士卒為伍。趙雲反之,太為老闆著想啦。箕谷之戰諸葛亮賞賜士兵,趙雲卻說冬季再說;劉備登機,要大賞群臣,趙雲又出言阻止,大家出生入死,為的不就是封賞,光宗耀祖嗎?所以使得同僚都不待見趙雲。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趙雲統帥軍隊的機會很少,趙雲武力高,適合做牙將,謀策不錯,可做參軍,但很難做統帥。這是趙雲一生勳名不顯的原因。要是趙雲不這麼較真,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統帥。


縱觀趙雲一生,雖然沒有三國演義那麼誇張,但也是一代良將


海外零零七


拋開《三國演義》中的神話,讓我們通過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看一看歷史中,真正的趙雲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文武兼備,儒將之風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兼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趙雲曾經在平定益州時,引用霍去病的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

對於趙雲的總體評價是: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可以說是一位完美武將和治世能臣的綜合體,說其為一代儒將並不為過。和演義中勇冠三軍相比,更多了一些智慧,一些謀略。

常山趙雲,白馬子龍

初平二年,趙雲受常山郡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紹,怎麼只有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至此趙雲跟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也依附在公孫瓚處,趙雲得以與劉備深交。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時,派劉備前去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的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不會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捨不得分別。趙雲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情。”

同窗之誼,舉賢任能

建安五年,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到鄴城見到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秘密派遣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的部眾,而此事袁紹並不知道。


建安七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派夏侯敦、于禁等領兵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伏兵擊破曹軍,趙雲於戰鬥中生擒曹操手下大將夏侯蘭。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劉備於是用他為軍正。

當陽長坂,護主有功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備軍勢力弱小,不足以抵抗,往江陵敗逃,因為荊州十餘萬百姓相隨,致使行軍速度非常緩慢。曹操派麾下精奇快馬追趕,在當陽長坂附近追上劉備。



危急之下劉備丟下妻子、孩子,僅帶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逃跑,混亂中不見了趙雲。 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裡去了。”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而後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此戰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不納美人,不誤國事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個守寡的嫂子姓樊,有傾國的美貌,趙範想將她許配給趙雲,但是趙雲不同意,推辭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範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範果然藉機逃走,而趙雲則毫無牽涉。

長江救主,力拒東吳

建安十四年,劉備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數萬人兵馬之後,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守衛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

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也都有不法行為。劉備知曉後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孫夫人趁機將劉禪也一併帶走,幸虧趙雲與張飛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併成功奪回劉禪。

攻伐之功,固業之謀

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以為家,現在國賊不止像匈奴,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有膽有識,退敵有謀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進攻漢中,漢中守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三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大量軍糧運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趙雲於是授予黃忠兵力去北山。 在約定的時間之後黃忠仍未回來,趙雲便帶數十騎出了營寨,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恰巧碰到曹操派出的大軍。

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剛剛和敵人交手,曹操大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趙雲且戰且退,退入漢軍的營寨,此時部將張著上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

此時曹軍已殺到漢軍營寨門前,張翼想關閉寨門,趙雲讓他打開大門,兵士們偃旗息鼓,多備強弓硬弩。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出。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以弓弩箭矢射曹軍,曹軍自相踐踏,於漢水中淹死甚多。

次日,劉備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道:“子龍一身是膽!”於是設宴歡慶直至黃昏,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國恨私仇,立論有據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奪皇位,引起公憤,應利用此民憤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伐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伐吳並非上策。”


但是憤怒的劉備不聽趙雲忠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章武二年,劉備東征大軍敗於夷陵,劉備逃回永安,趙雲進軍永安,而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劉備病逝永安宮,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封為永昌亭侯。

治軍有方,行軍有法

建興五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谷道出兵,並令趙雲、鄧芝為疑兵佔領箕谷。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好在趙雲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的損失。部隊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損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戰場,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

品高德厚,賞罰有度

蜀軍退兵時,諸葛亮問:“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時整齊一如出兵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物資沒有損失,人員編制整齊。”


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 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一門忠烈,蜀漢功臣

建興七年,趙雲去世。景耀四年,劉禪下詔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正史裡的趙雲(公元?~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後投靠劉備,善始善終將近三十年,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趙雲在《三國演義》中的首次出場在第七回,當時是一個少年將軍,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趙雲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英武瀟灑,武力超群,使一條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數次成為孤膽英雄,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的英雄。長坂坡救阿斗時,趙雲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有詩讚趙雲:“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截江奪阿斗時,顯示了他的大智大勇,還有“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趙雲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邰、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餘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趙雲,為人,剛毅謹細;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敬其德。後人對趙雲的評價甚至高於關羽與張飛,認為他不僅是名將,還有勇有謀,多次對蜀漢的發展、戰爭的進程給予正確的建議。劉備為漢中王時,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後主劉禪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歷史有妖氣


趙雲不是劉備帳下最勇猛的將軍,也不是最智謀的將軍,那麼正史上趙雲厲害在哪裡呢?趙雲厲害之處在於他的完美,他幾乎沒有大的缺點,而這一點也正是劉備最欣賞他的地方。那麼趙雲如何完美,聽我慢慢細說。

趙雲最勇猛的時候不是所謂的長坂坡七進七出,那都是《三國演義》的杜撰,而在正史裡,趙雲也是

一身是膽,勇猛異常,這又從何說起呢?

漢中之戰後期,曹操親自領兵來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準備了半年,在北山儲存了數以萬斛的糧食,目的就是為了熬敗劉備。此時劉備營中大將黃忠認為可以偷襲曹軍的糧食,於是趙雲隨黃忠一起去行動。事先有約定,黃忠偷襲,趙雲接應。

黃忠過了約定的時間還沒有到來,趙雲便引少量兵力前去查看。這時恰逢曹操親自領兵出現,趙雲於是和曹軍短兵相接。趙雲所率兵力較少,於是且戰且退,即使這樣,將軍張著還是受傷且陷入重圍。

趙雲馳馬來到駐地搬兵,誰知道曹軍隨之尾隨而來。此時駐地蜀兵較少,而曹軍人多勢眾。蜀將張翼建議關閉營門進行堅守,趙雲則鎮定的下令打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來到近前,看到營門大開,沒有一張旗幟,懷疑其中有埋伏,於是下令撤軍而去。

等到曹軍剛撤退,趙雲下令弓箭手射出強弩,隨之掩殺而出。曹軍被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得慌亂不已,於是四處逃竄,墜入漢水者不計其數。

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戰後,劉備盛讚趙雲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之人也都尊稱趙雲為虎威將軍

,而後期《三國演義》杜撰諸葛亮空城計的橋段也有這件事情的影子。

趙雲不但勇猛智謀,也善於治兵。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趙雲、鄧芝率領蜀兵作為佯攻,出斜谷攻擊魏軍。由於人數較少,被曹真所敗。幸虧趙雲領兵斷後,據險自守,蜀兵才不至於全軍覆沒。

事後諸葛亮讚揚趙雲治軍嚴謹,臨危不亂。準備將一些冬衣獎勵給他,趙雲說道:軍事失利,不能有獎勵。等到嚴冬來到後再自然發放給將士就行。諸葛亮大為讚賞趙雲的品德,勝不驕,敗不餒,無論何時都鎮定自若。

趙雲除了勇猛,還對劉備特別的忠誠。趙雲和關羽、張飛不一樣,關羽、張飛有兩重身份,一重是兄弟,一重是部下,而趙雲從一開始就以部下自居,並且一生忠於劉備。因此,劉備對趙雲非常的放心,總是將最機密的事情交給他。那麼劉備信任趙雲如何體現呢?

劉備後期流竄至袁紹處後,被打散的部眾慢慢來聚集,令劉備感到意外的是幾年前分手的趙雲竟然也來了,於是劉備和他同床而眠,相談甚歡。劉備秘密交代趙雲,募集百餘名士兵作為自己的部曲,貼身包圍自己的安全。這是劉備第一次設置自己的警備隊伍,而隊長不是關羽,也不是張飛,而是趙雲,由此可見,趙雲在劉備心中的位置。

後劉備領兵入川,援助劉璋協防張魯。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協助諸葛亮全權管理軍事。趙雲不但完美的完成了任務,還有預見性的幫了劉備一個大忙,什麼大忙呢?

當時孫權因為南郡的問題準備和劉備翻臉,於是寫信召自己的妹妹(劉備的夫人)吳夫人回江東。吳夫人不但自己要走,還順帶把劉禪給帶走了。

趙雲及時警覺,率兵在半道截住了吳夫人,將劉禪強行要了回來。如果不是趙雲反應及時,恐怕劉備連個成年的繼承人都沒有。

趙雲的忠不但表現在保護劉備和劉禪上,在關鍵時候,趙雲總是對劉備說真話,做真事。當時關羽大意失荊州,身喪臨沮。劉備稱帝后欲東伐吳國,替關羽報仇。此刻連和劉備關係甚秘的諸葛亮都不說話,趙雲卻直言不諱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趙雲勸

劉備應當冷靜,此刻的大敵是曹魏,而不是孫權。消滅曹操後,孫權自然臣服。此刻興兵伐吳,一時三刻兵不卸甲馬不解鞍,空勞國力而已。劉備不聽,遂有了夷陵之敗。

趙雲既是劉備的警衛隊長,又是隨時可調用的大將,不但如此,趙雲還積極的給劉備舉薦人才,連丞相的事情都做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劉備在博望坡伏擊夏侯惇,趙雲生擒了魏將夏侯蘭。而趙雲和夏侯蘭是老鄉,因此趙雲就向劉備乞求放了夏侯蘭,並且舉薦夏侯蘭為軍正。劉備經過觀察,認為趙雲舉薦的這個人可以留用,於是夏侯蘭便成為了蜀軍的軍正。趙雲舉賢不避親,舉止坦蕩蕩,不管對敵人還是對自己人都是這樣。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讓他督管內務,甚至連傲嬌的孫權妹妹也忌憚趙雲的剛正無私。

趙雲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劉備、劉禪極度忠臣,治軍嚴謹,領兵有方。既能貼身包圍劉備的安全,又能隨時領兵作戰。在他的保護下,當劉備再次被擊潰時,家屬並沒有失散。劉禪和甘夫人安然迴歸。這就是趙雲最大的功勞。

趙雲有缺點嗎?沒有。既能文又能武,文可以論斷時局,舉薦人才。武能領兵作戰,奇襲敵軍。因此,仔細想想,趙雲真的是一個完人。勇猛、正直、忠心、智謀、識大體,顧大局,這就是正式上真正的趙雲。


每日趣評


趙雲(?-229年),生年不詳。最初率領家鄉正定的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

當時劉備依附公孫瓚,趙雲與劉備深交。公孫瓚派青州刺史田楷進攻青州屬地黃巾,袁紹亦派數萬大軍來爭,公孫瓚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就是獨立團團長李雲龍那級別),派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跟隨劉備出征,負責掌管騎兵。趙雲哥哥去世後,回鄉奔喪,與劉備暫時分別。

199年公孫瓚敗亡,袁紹聞趙雲名,徵招,趙雲不去,流浪在河北。200年,劉備徐州被曹操打敗後依附袁紹,趙雲於鄴城見到劉備,秘密以劉備名招部曲數百,瞞過眾人。自此趙雲以劉備警衛隊長身份出現。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備勢弱,不足抵抗,往江陵敗逃,荊州十餘萬百姓相隨,行軍速度緩慢。曹操精騎快馬追趕,於當陽長阪附近追上劉備。危急之下劉備丟下妻子孩子僅帶張飛、諸葛亮、趙雲數十騎逃跑,混亂中不見趙雲,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裡去,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而後趙雲懷抱劉備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妻子甘夫人,平安回到劉備身邊。此戰之後,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此軍職為劉備首創,此後只有魏延得到這個職務,可見擔任這個職務的都是牛人)

赤壁之戰後,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

213年,劉備從葭萌進攻劉璋,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率軍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公元219年正月,劉備進攻漢中,夏侯淵被黃忠所斬,三月,曹操親率大軍爭奪漢中並運送大量軍糧到北山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軍糧,趙雲於是授黃忠兵力去取北山。但黃忠約定時間之後仍未回來,趙雲帶著數十騎出營寨查看黃忠等人情況。恰巧遇到曹操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攻擊,剛與敵人交手曹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趙雲一次又一次突擊曹軍陣列,且戰且退。曹軍散而複合,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漢軍營寨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曹軍追至漢軍營寨前,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

223年,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遷鎮東將軍,永昌亭侯。

此後,趙雲戰功不再。十年後病故。


四川達州


《三國志·蜀書·關張趙馬黃傳》記載,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原本在公孫瓚麾下為將,當公孫瓚派遣劉備幫助田楷抵禦袁紹進攻之時,趙雲就跟隨並轉投了劉備,成為他手下一員得力干將。劉備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縣東北)被曹操率虎豹騎追上時,就丟下妻小,往南落荒而逃。當時趙雲在亂軍中左衝右突、奮力搏殺,他用布兜裹在懷裡的嬰兒,就是後主劉禪;他奮不顧身保護劉禪生母甘夫人逃出生天,使其母子脫離了一場劫難。於是,後來論功行賞時,劉備升他為牙門將軍。

劉備佔據荊州後欲取益州(四川),趙雲奉命留守。當劉備從葭萌關(四川昭化縣東南)回師攻打劉璋時,命諸葛亮率軍前來增援。


諸葛亮領張飛、趙雲等人率軍溯江西援,沿途攻城拔寨,平定州縣,到江州(四川巴西縣)時,派趙雲率偏師從外水至江陽(四川瀘州),最後和諸葛亮會師於成都。攻取成都後,封趙雲為翊軍將軍。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攫拔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後又拜云為鎮東將軍。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欲率蜀軍北征曹魏,趙雲追隨諸葛駐守漢中。次年,諸葛亮出師北伐,蜀漢大軍出發前, 故意聲稱要兵進斜谷道(陝西郿縣西南)攻擊長安,魏將曹真信以為真就派主力前去抵禦。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前去抵抗並牽制曹真,自己卻率大軍往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

由於趙雲、鄧芝兵力薄弱,而曹真部卻是魏軍精銳,兵強馬壯,因此蜀軍兵敗箕谷(陝西褒城以北)。但趙雲臨危不亂,他斂兵聚谷,堅守營地,所以並未大敗。因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的北伐大軍被魏軍斷了後路,先勝後敗,退軍後,在各路軍中損失最輕微的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之後,冷靜機智、驍勇善戰的趙雲基本沒有單獨指揮作戰的機會了。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去世,歿年至少在73歲以上(史料未記載)。後主劉禪繼位後,追諡他為順平侯。趙雲的長子趙統繼承了他的爵位,官至虎賁中郎將,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軍,司馬昭遣鍾會、鄧艾伐蜀時隨姜維駐守沓中,後來作戰時陣亡。

趙雲是三國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但武藝高強、勇冠三軍、能征善戰,而且思想境界、道德品格都是超拔流俗的。遺憾的是,趙雲生性耿直,他身上特有的正直、無私以及正確的國家觀念卻成了他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因此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其所獲的職位、封賞與其資歷、能力和付出極不相稱。趙雲不僅驍勇過人,而且對劉備忠心耿耿,遺憾的是劉備一直把他當高級保鏢用,因此沒有太多機會去建功立業。

劉備死後,諸葛亮似乎也不太重用他,第一次兵出祁山時只給趙雲少量的兵馬作疑兵用。可嘆可氣的是,因諸葛亮用人失誤,馬謖丟了戰略要地街亭,第一次北伐虎頭蛇尾,無功而返。雖然只有趙雲所統的一軍基本完好無損,但他仍然被貶為鎮軍將軍。

好在歷史老人是公正的。後世的史家和民間都對趙雲評價極高,史書裡亦不吝讚美之詞,恐怕這結果也是讓劉備、諸葛亮等人始料未及的事吧。

【網絡配圖】【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明代的作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將蜀漢大將趙雲描述成了一個智勇雙全、近乎完美的人物,還把他列入虛構出的“西蜀五虎將”中。不過,近年以來不斷有人質疑趙雲的歷史地位,認為他只是一位作用不大的雜號將軍。那麼,歷史上的趙雲真的只是碌碌無為嗎?


其實,羅貫中杜撰“五虎將”的靈感正是來自於正史《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西晉的史學家陳壽在編寫正史《三國志》時,刻意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的事蹟合為一傳,用意很明確。他認為這五員老將在蜀漢開國的過程中功勳有所相近:關羽、張飛、馬超功勳最佳,黃忠次之,趙雲處於最末。

緊接著,陳壽對趙雲、黃忠作出了自己的評價,原文如下: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大意為:黃忠與趙雲兩人身強力壯,勇猛好戰,都是昭烈帝劉備所倚重的左右手,難道不像是西漢的開國名臣灌嬰、夏侯嬰這樣的人嗎?


既然陳壽如此稱讚趙雲,那麼歷史上的趙雲究竟有哪些功勳呢?根據正史的記載,趙雲最初只是幽州軍閥公孫瓚的舊部,後來投奔了客居於袁紹麾下的左將軍劉備。此後,一直追隨劉備南征北戰,不曾離棄,為蜀漢立國奠定了根基。

趙雲跟隨劉備前後二十餘年,轉戰於荊州、益州等地,所事無不兢兢業業。公元207年,劉備還駐守在新野時,面臨著曹操大軍壓境。一向穩重的劉備丟盔卸甲,竟然丟下妻兒逃跑。趙雲在亂軍之中一直庇護著劉備的甘夫人與長子劉禪撤退,因功被授予“牙門將軍”的職位。


這件事被《三國演義》演繹為“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故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三國演義》本身就是歷史小說,存在許多不合常理的情節,但趙雲匡扶幼主這件事在歷史上卻是真實存在的。赤壁之戰後,趙雲又參加了平定荊州南部桂陽郡的戰役,至少在他入川以前就已經得到了“翊軍將軍”這樣的職位。

公元211年以後,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逆流而上進入益州地界,幫助劉備討伐益州牧劉璋。趙雲單獨平定了益州南部的江陽、朱堤、犍為等地,然後才北上與劉備會師於成都。當時,益州北部的漢中郡為曹操所奪,威脅到整個川地的存亡,於是劉備與趙雲、張飛、魏延等人整軍備武,北上攻取了漢中。

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稱帝於成都,拜趙雲為徵南將軍,鎮守江州(古重慶)一帶。第二年秋,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退回永安(白帝城),只好臨時抽調趙雲來抵禦陸遜。但趙雲的軍隊剛從江州出發,吳軍就先行撤退了,蜀漢因此轉危為安。


趙雲一生最高官至徵南將軍,後因跟隨諸葛亮北伐失敗,遭貶為鎮軍將軍,此時他已經年逾古稀,不久後就去世了。“徵南將軍”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高級將領(“四徵”將軍之一),位置要比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低上一級,但絕非是“翊軍將軍”、“破虜將軍”這種雜號將軍可比。就連曹操的親信夏侯淵在鎮守漢中時,所擔任的徵西將軍也屬“四徵”將軍之一。

而且,在正史《三國志》中,趙雲的事蹟能與關、張、馬、黃四人合傳,首先就表明了作者陳壽對趙雲的認可度很高。

只不過,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部《三國演義》將趙雲的功績進行了高度神化,塑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藝術形象。爾後,隨著小說神話的破滅,一些網絡文學反其道而行之,將蜀漢大將趙雲貶低為碌碌無為的雜牌將軍,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

最後,筆者想借用蜀漢名臣楊戲的話來評價趙雲: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徵南將軍趙雲忠厚而穩重,徵西將軍陳到忠心且稱職,兩人皆統管拔擢武將之事,可躋身猛將的行列)


古風吹落梨花捲


三國演義裡趙雲在長坂坡百萬曹軍中殺七進七出自然是小說追求藝術效果而進行的誇張演繹。


正史中的趙雲,《三國志》中這麼評價的:“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意思是黃忠和趙雲強壯勇猛,如同漢朝灌嬰跟滕公夏侯嬰這樣猛將。這個評價也不算低,可見真實的趙雲的武力值也是不低的。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被描寫成一個英俊男子,白馬銀槍趙子龍一直都是蜀國顏值擔當。但正史中對趙雲相貌描述則不同,《雲別傳》中記載“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一尺約合現代的 24 釐米,八尺是一米九二。當然這個八尺肯定是四捨五入的約數,不會正好一米九二,但是趙雲身材高大肯定是沒錯的。正所謂身大力不虧,歷史上的趙雲是一個彪形大漢是確定無疑的,而姿顏雄偉則描述了趙雲容貌其實比較彪悍,而非演義中白麵英俊小生的樣子。而古人習慣蓄鬚,所以正史上的趙雲其實可能是一個國字臉一臉大鬍子的彪形壯漢。


《雲別傳》中記載這麼一個戰績: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淵敗於定軍山後,曹操自領二十萬大軍來戰,劉備據險避戰,堅守不出。曹操運糧北山,黃忠前去劫糧過期未還,趙雲領數十騎出營巡視,突然遭遇曹操大軍,趙雲領著數十騎兵和對方前鋒剛交手,曹操大軍就趕到了,趙雲殺入敵陣衝亂曹操大軍力戰而退,殺出重圍時,發覺張著受創陷入敵軍,趙雲不拋棄不放棄,面對曹操大軍又殺進去把張著救出撤退回大營。魏兵追至營前,趙雲打開營門,偃旗息鼓,魏軍疑有伏兵,於是後退;趙雲又“雷鼓震天,惟以勁弩於後射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劉備第二天視察時,來到趙雲昨天戰鬥的地方稱讚他“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趙雲的戰績雖然沒有演義中長坂坡七進七出那麼誇張,但是才領著數十騎兵在曹操大軍中能殺個兩進兩出還救出來個人,也很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