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曾有一则新闻:北大留学生出国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父母声泪俱下苦求孩子回家。人们痛斥这位留学生,新闻的主人公王猛是当年四川市地级高考理科状元,则曾写了篇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教育中的种种失误。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内容很长,这里举例几条:小学时他想穿长裤,父母不让,造成了他的童年阴影;一直控制他的交际圈,导致他交友不广;以让他认识世界残酷为由,漠视同学对他的霸凌;不同意他到外地上学,无视他对“被委托照顾他”的朋友的抱怨……

父母收到控诉后完全失措,即使他们控制欲再强,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王猛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难道还揪着以前的事情不放,无视父母对他的爱吗?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一个饱读诗书懂得礼仪道德的人,选择了断绝关系报复父母过去的种种行为。他这篇长文或许仅是发泄而不是解释,但仍造成了两种相反的评价:一个是批评王猛父母的教育方式;另一个是批评王猛抛弃父母的自私做法。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写了一本书《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这类事情的缘由。

有一种病叫“情感习惯”

“只要你幸福,我怎么做都可以”,父母对孩子如是说。这类父母心中有一套关于幸福的标准,不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是幸福,学钢琴绘画变得有才气是幸福,女孩子穿裙子是幸福,男孩子练跆拳道是幸福……

孩子喜欢吗?不重要,TA未来会因为这些而感激他们的。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后来这些孩子长大一些了,接触了更多的人,只要别人说“这是为你好”,他们便有很大的压力,索性不喜欢交往,不喜欢表达,很难让自己幸福。这就是“情感习惯”。

不得不承认,最让自己伤心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而这种事情,就算发到朋友圈抱怨也没几个人会理解,在很多人看来,有人关心就不错了,你怎么那么不知足?

有一种症状叫“顺从依赖症”

如果身边有人长期为你做选择,久而久之,关于选择的一切,你都得依赖别人,如果那个人不为你做主,便会无助失措。“那个人“经常是父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未来要做什么,害怕独立,没有自信……因为TA依赖着旁人的选择,也容易因此相信别人给TA的决定。这就是“顺从依赖症”。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这类人因为长期顺从别人给TA的选择,往往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而当TA脱离了被束缚的环境,有了“被遗弃感”而失眠痛苦,才会寻求帮助。

有一种暴力叫“情感暴力”

“我为你好”,“我是你的XX,我不会害你”,“你做了不好的事情让我不高兴,所以我不理你”,所以“都是我不好,才让别人不开心,我要顺着TA的意思做,才是好的”。只要是“为你好”,TA怎样都可以,这就是情感暴力。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弗洛姆曾经这样评价实施情感暴力的父母:“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情感暴力杀人于无形,扼杀了自信、爱人和寻求幸福的能力。

有一种凶手叫“情感暴力加害者”

加害者可以是父母、长辈、恋人、朋友……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王猛后来在长文后面说:“我总对别人说你们(父母)很好,我不想别人知道自己是个连亲生爸妈都不爱的孩子。”

得了这样一种病,就算发朋友圈也没人同情你

以善意操控孩子的生活,他们自认为深爱着孩子,但像王猛这样的人看来则是相反的。他们真的爱孩子吗?或许有,也或许只是通过操控孩子而达到控制欲的满足。

了解情感暴力这件事,除了让我们跳脱出“情感圈套”,也时刻提醒着我们,面对亲近的人,我们切不可成为“情感暴力施暴者”。

《情感暴力》这本书讲述了情感暴力的种种,涂梦珊用曼妙温柔的声音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读。音频地址:关注乐阅公众号,输入关键词 情感暴力 直接收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