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發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曾有一則新聞:北大留學生出國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父母聲淚俱下苦求孩子回家。人們痛斥這位留學生,新聞的主人公王猛是當年四川市地級高考理科狀元,則曾寫了篇萬字長文,控訴父母教育中的種種失誤。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內容很長,這裡舉例幾條:小學時他想穿長褲,父母不讓,造成了他的童年陰影;一直控制他的交際圈,導致他交友不廣;以讓他認識世界殘酷為由,漠視同學對他的霸凌;不同意他到外地上學,無視他對“被委託照顧他”的朋友的抱怨……

父母收到控訴後完全失措,即使他們控制慾再強,那也是過去的事情了,王猛已經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難道還揪著以前的事情不放,無視父母對他的愛嗎?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一個三十多歲的人,一個飽讀詩書懂得禮儀道德的人,選擇了斷絕關係報復父母過去的種種行為。他這篇長文或許僅是發洩而不是解釋,但仍造成了兩種相反的評價:一個是批評王猛父母的教育方式;另一個是批評王猛拋棄父母的自私做法。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日本作家加藤諦三寫了一本書《情感暴力:你會和親近的人相互傷害嗎?

》,或許我們可以從書中找到這類事情的緣由。

有一種病叫“情感習慣”

“只要你幸福,我怎麼做都可以”,父母對孩子如是說。這類父母心中有一套關於幸福的標準,不吃零食對身體健康是幸福,學鋼琴繪畫變得有才氣是幸福,女孩子穿裙子是幸福,男孩子練跆拳道是幸福……

孩子喜歡嗎?不重要,TA未來會因為這些而感激他們的。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後來這些孩子長大一些了,接觸了更多的人,只要別人說“這是為你好”,他們便有很大的壓力,索性不喜歡交往,不喜歡錶達,很難讓自己幸福。這就是“情感習慣”。

不得不承認,最讓自己傷心的往往是最親近的人,而這種事情,就算髮到朋友圈抱怨也沒幾個人會理解,在很多人看來,有人關心就不錯了,你怎麼那麼不知足?

有一種症狀叫“順從依賴症”

如果身邊有人長期為你做選擇,久而久之,關於選擇的一切,你都得依賴別人,如果那個人不為你做主,便會無助失措。“那個人“經常是父母,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未來要做什麼,害怕獨立,沒有自信……因為TA依賴著旁人的選擇,也容易因此相信別人給TA的決定。這就是“順從依賴症”。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依賴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這類人因為長期順從別人給TA的選擇,往往自己無法改變現狀;而當TA脫離了被束縛的環境,有了“被遺棄感”而失眠痛苦,才會尋求幫助。

有一種暴力叫“情感暴力”

“我為你好”,“我是你的XX,我不會害你”,“你做了不好的事情讓我不高興,所以我不理你”,所以“都是我不好,才讓別人不開心,我要順著TA的意思做,才是好的”。只要是“為你好”,TA怎樣都可以,這就是情感暴力。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弗洛姆曾經這樣評價實施情感暴力的父母:“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情感暴力殺人於無形,扼殺了自信、愛人和尋求幸福的能力。

有一種兇手叫“情感暴力加害者”

加害者可以是父母、長輩、戀人、朋友……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

王猛後來在長文後面說:“我總對別人說你們(父母)很好,我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是個連親生爸媽都不愛的孩子。”

得了這樣一種病,就算髮朋友圈也沒人同情你

以善意操控孩子的生活,他們自認為深愛著孩子,但像王猛這樣的人看來則是相反的。他們真的愛孩子嗎?或許有,也或許只是通過操控孩子而達到控制慾的滿足。

瞭解情感暴力這件事,除了讓我們跳脫出“情感圈套”,也時刻提醒著我們,面對親近的人,我們切不可成為“情感暴力施暴者”。

《情感暴力》這本書講述了情感暴力的種種,塗夢珊用曼妙溫柔的聲音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解讀。音頻地址:關注樂閱公眾號,輸入關鍵詞 情感暴力 直接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