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军人忆塔山阻击战:牺牲战友满山坡

锦州长安网讯刘炳文现是锦州市军休一中心离休干部、宣讲团成员,他虽已是90岁高龄,但军人豪情不减,精神矍铄,思路敏捷。70年前,他曾亲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与战友们出生入死;70年后,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仍历历在目。在南征北战中荣获的一枚枚军功章、纪念章,见证了血与火的历史,也吟唱着青春与生命的赞歌。

刘炳文于1928年10月出生,1947年3月,19岁的刘炳文在河北宝坻县(现属天津)参军入伍。据刘老回忆,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执行中央南下北宁路的作战方针,切断北宁路,封闭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阻止华北傅作义集团从陆上向东北增援,形成关门打狗之势。1948年9月11日,他所在的32师在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及11纵队的指挥下,冒着暴雨冰雹由建昌营出发,奔袭北宁路滦县以东的安山、丰台、昌黎、留守营、烟筒山一带守敌。历时十余天,经过了十余次战斗,陆续攻克了这些城镇。部队还动员铁路沿线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破交”行动,拆铁轨、挖路基、炸桥梁……这样不仅切断了北宁路,封闭了东北敌军的退路,也阻止了华北敌军增援东北。

1948年10月1日,部队奉命北上打开出关的通道,10月5日由九门口出关,途经绥中、兴城于10月9日抵达塔山,在高桥以北翻车沟、二道沟以南地区占领阵地,与第4纵队共同阻击由锦西增援的敌人。到达塔山后,刘炳文所在部队负责守卫翻车沟,主要配合第4纵队作战,虽不是主力,但每天都有战斗。战士们挖战壕、挖山洞,平时躲在里面防卫,一旦发现敌人进攻就立刻进行阻击。几天下来,部队仅牺牲三四十人,但是第4纵队伤亡却很惨重。当塔山阻击战结束时,他们从山上下来,看到满山坡都是牺牲的战士尸体,很多战士都是十八九岁,刘炳文的心里特别难受。

在塔山阻击战期间,刘炳文所在部队每天只吃两顿饭,就是高粱米饭,也没有菜,饭都是由附近村子的老乡送到山上。10月中旬东北的天气已很寒冷,战士们却还都穿着单衣战斗,冻得瑟瑟发抖,连送上山的饭都是冻的,直到10月28日下山,部队才开始发冬装。据刘老回忆,当时部队有三四千人,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每人只有一个饭碗。一次开饭时,一位南方的小战士没有饭碗,看到村里一户人家窗台外面放着一个小盆,就拿来准备盛饭。老乡看到赶紧喊:“那是尿盆!”小战士听不懂北方话,头也不回就拿它去盛饭,把周围的人们逗得一阵哄笑。

1948年10月28日,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撤出了塔山阻击阵地,进行弹药物资补给和换发冬装,10月30日,接到命令要求提前入关,进入平津。出发前,部队接到消息,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了,战士们听说后这个高兴啊。之后,刘炳文随部队继续战斗。

如今,刘老重忆当年的生死战斗情景依然豪情满怀,无怨无悔。他感叹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享受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无比怀念昔日那些浴血奋战不幸牺牲的战友们,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革命的历史不能忘记,革命的精神也将永远传承。

九旬老军人忆塔山阻击战:牺牲战友满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