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在我們的歷史學習過程之中,"名人"和"文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在這片孕育了無數才子的土地上,留下傳世名作但卻多年鬱郁不得志的人,有太多太多了。所以,即使才華如李太白那般洋溢,也沒有辦法得到君主的賞識,沒有辦法成為政壇上的佼佼者。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可是,偏偏就有這樣一個人,能夠成為文學史和政治史上的雙重傳奇。這個奇人是誰呢?當然就是王安石了。其實,王安石的人生經歷揭露了一個特別殘酷的人生毒雞湯,那就是--人生沒有"懷才不遇"之說,如果你一直都沒有被自己的伯樂發掘出來,說明你本身就沒有值得被髮掘出來的光芒。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而王安石之所以既能夠寫出傳頌後世的詞句,還能夠成為政壇上的一把手,就是因為這個人真的太有才華了。其實,從名字就可以窺見幾分端倪。王安石,王安石,這"安石"二字就和前朝的大臣謝安有幾分相似。而王安石也不負其名,真的相當有治世的才華。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宋朝什麼最嚴重?黨爭!因為幾派的勢力相互牴觸,相互勾結,朝堂之上的勢力打壓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局勢也相當不穩定。嚴重的內耗讓國家呈現出了積貧積弱的現象。而王安石則是第一個提出要改革的人。在王安石掌握大權和皇上的信任時期,這個大臣所做的一切可以說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因為王安石從各個方面解決了宋王朝的問題,將整個王朝的氣勢完全扭轉過來。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只可惜,王安石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皇上信任的愛卿,是因為黨爭。而讓王安石的改革措施徹底銷聲匿跡的,也是黨爭。因為王安石所在的黨派被太后所厭棄,皇上出於妥協的心態,讓對立派的首領司馬光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在王安石一生的大多數時光裡,奔走呼號就是王安石常年在做的事情,所做的一切只求讓自己的改革措施得以落實。為了能夠成功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這位改革家還不惜屢次上書皇帝,言辭激烈。放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叫做冒著砍頭的風險懟皇上。第一次,皇上被這樣奇特的方式給打動了,改革的各項措施也得以逐步落實。

文壇和政壇的雙料牛人,懟完皇帝懟太后,後世說他太著急了

可是,王安石並非常人,王安石所推出的各項改革措施即使是放到現在來看,依然是相當前衛的,更何況在那個守舊保守的年代呢?於是乎,太后和皇帝都提出了適當放緩的意見。可是將自己的滿腔心血全部投注於改革事業的王安石怎麼會同意呢?這一次,王安石再一次在朝堂之上頂撞了皇上。而這一次的頂撞就相當於是一次性得罪了皇上和太后。

所以,王安石的改革會被擱置也並不奇怪。後世的專家都認為王安石的變法太急了。可是,一個能夠為了實現整個國家的發展,為了千萬百姓的福祉,甘願賠上自己的仕途的王安石,難道不值得我們傳頌嗎?這個無論是皇上還是太后都敢懟的王安石,心裡面裝著一顆偉大的靈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