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肺炎怎麼預防?

KoraManuja


您好,您的問題分為兩個,第一是怎麼預防,第二是怎麼護理。咱們一個個說。

首先第一個問題。其實對於正常的小孩子,得肺炎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因為雖然比較弱,但是免疫系統仍然在執行自己的任務,多數情況下是孩子有個感冒或者最多有個支氣管炎,免疫系統就把病原給截住了,疾病程度一般到這裡就截止了,很少發展成肺炎。

這裡咱們說的肺炎是真正的肺部發炎,表現上有呼吸急促、困難,聽診能聽到溼羅音,而不是咳嗽幾聲,有點痰就診斷為肺炎。

所以,不要怕肺炎,我們要預防,但是不能因為這點問題不讓孩子出去玩,不出去接觸大自然,就整天圈在家裡。

在預防上面,保證正常的衛生就行了,比如注意洗手,不要和生病的小朋友親密接觸,飲食衛生要注意等等,當然,接種好疫苗對預防鏈球菌肺炎也非常重要哦,這個問題鮑秀蘭醫生已經講得非常棒了,大家看下就夠了。

第二,肺炎之後怎麼護理。其實孩子住院時,控制了嚴重症狀,孩子能吃東西,不用吸氧,靠口服抗生素能消滅感染的細菌時,就可以回家了。但這個時候,孩子還會有咳嗽、鼻涕等症狀,通常讓家長們感到害怕,會不會肺炎還沒好,會不會加重,會不會留下根等等。

其實,不用害怕,這就是疾病發展的過程,因為損傷的器官、組織修復起來沒有那麼容易,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所有疾病都是這樣的,給孩子些時間康復,不要著急。

那怎麼照顧一下呢?

1.室內環境要調整好,溼度保持在50-60%左右,溫度上最好恆定,不要忽冷忽熱,家裡一定不要有人抽菸,炒菜時油煙不要刺激到孩子。

2.注意休息,不要讓孩子累著,適度的運動有利於疾病恢復,比如在院子裡面走走等等。

3.保證水合。就是適度喝水,保證孩子小便量是足的,顏色是透明或者淡黃色的。正常飲食,避免油膩、辛辣。哈哈,這點相當於白說,沒有家長會給孩子吃這些東西吧?

4.生病期間不要接觸其他病人,切記,我們最怕重複感染。

做好以上幾點,就得孩子自己好就行啦。


兒科醫生孔令凱


寶寶抵抗力低,很容易就生病,肺炎是寶寶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一旦患上肺炎就要花很長時間去調理身體,不僅寶寶難受,家人也會非常辛苦,一般情況下,幼兒患上肺炎後,其症狀常不會特別明顯,可能有輕微咳嗽或完全沒有咳嗽,因此,家長應做好預防寶寶肺炎發生的措施。

預防寶寶肺炎的方法:

1、緩慢降熱

不要把出汗的孩子放到風口處涼快,也不要讓孩子快速喝冷飲等食品,這樣會使孩子敞開的汗毛孔迅速閉合,造成體內調節失衡,引起呼吸道感染。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已經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衣服,應該讓孩子靜下來,擦乾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浹背時,脫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2、及時增減衣物

小孩雖然沒有大人耐寒,但他們多處於運動狀態,即使睡著了也不會安靜,所以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好了。媽媽應根據溫度變化而適當增減寶寶衣服,不要讓寶寶在出汗的情況下突然到冷空氣中。

3、遠離病源

儘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疾病流行的季節應少帶寶寶串門,儘量不到公共場所去,家裡有人患感冒則應減少與寶寶接觸。

4、常喝溫開水

可以讓孩子多喝溫白開水,這樣不但可預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胃腸道和肺部有益。

對於寶寶肺炎的治療,可採用下列方法:

注意室內空氣新鮮。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使體溫維持在36.5℃左右。注意翻身、拍背、體位引流、及時吸痰。

如 有肺不張時,應取側臥位,將肺不張的肺段位於上方,以便分泌物的排出。每次翻身、拍背後應吸痰(約20s)。吸痰後如出現紫紺,可約加大氧流量或用復甦器加壓給氧1-2min,待皮膚黏膜紅潤後恢復原有吸氧方法。供給足夠的營養,不能進食者,全靜脈營養,嚴格掌握輸液速度,每小時不超過4ml/kg。

(二)抗感染:

病原體明確時,根據藥敏實驗選擇抗生素。病原體不明確時宜選用廣譜或兩種抗生素聯合使用。出生前和分娩過程中感染的肺炎多為革蘭氏陰性桿菌 常選用氨苄西林或第三代頭孢類藥物;出生後染者多為革蘭氏陽球菌,多選用大劑量青黴素每日20萬-30萬U/kg或第一代頭孢萬萬類藥物;衣原體肺炎首選紅黴素;金黃色葡萄可用新青黴素Ⅱ或Ⅲ等;厭氧菌感球菌感染可用甲硝唑;病毒性肺炎目前尚無特效藥物;鉅細胞病毒感染可用丙氧烏苷,每日 5-15mg/kg,靜脈給藥,療效可達70%-80%,注意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單純皰疹病毒肺炎可採用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靜滴。

有酸中毒應及時糾正,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改善通氣,合併代謝性酸中毒時加用1.4%碳酸氫鈉,靜脈注射。煩躁不安者,酌情選苯巴比妥或複方冬眠靈,及時糾正低血糖或低血鈣等。

在對肺炎患兒護理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事項:

1、保溫: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室溫在24-26℃, 溼度以55%為宜。早產兒和體溫不升者,可置於遠紅外輻射保暖臺上進行處理或置暖箱中,使新生兒皮膚溫度達36.5℃。

2、餵養應以少量多次為主,每次不能喂得過飽,以防嘔吐和誤吸;人工餵養時,奶嘴孔宜小,以防發生嗆咳。病情嚴重者可用鼻飼管餵養或靜脈補液,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漿,應用靜脈營養液。

3、置患兒於頭高側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及紫紺。經常更換體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於排出,治療護理應集中進行,保持患兒安靜,以免患兒哭鬧加重心臟負擔。


像風一樣吹過4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持續高熱、體溫在39度以上、刺激性乾咳症狀,這就是小兒肺炎的前期症狀,家長朋友一定要放在心上,要及時就診千萬不要自行用藥,特別是不要輕易使用鎮咳藥。


提早發現:

如果孩子在發熱、咳、喘的同時精神很好,則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狀態不佳、口唇青紫、哭鬧或昏睡,有時不用聽診器就能聽到水泡聲,細心的家長在孩子熟睡後聽聽他的胸部。



症狀表現: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吐痰比平時加快、並且呼吸聲音粗大、鼻翼煽動、發出哼哼聲,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小兒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患兒多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者受涼。

預防方法:

保持空氣暢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一定溼度,太悶太熱對肺炎患兒非常的不好,可導致孩子咳嗽加重,呼吸更為困難。要注意患兒鼻腔有無異物,如果有可以蘸水後慢慢取出。讓寶寶多喝水,吃富含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加強營養補充魚肝油。


Once顧先生


直接摘取最新發布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17版)》關於預防的內容:

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鏈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我國接種PCV13【13價肺炎球菌結核疫苗】和PPV23【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建議:

目前, 肺炎球菌疫苗在我國屬於第二類疫苗, 接種單位應遵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的要求, 按照疫苗說明書規定和“知情同意、自願自費”的原則, 科學告知家長或受種者後, 為受種者及時提供疫苗接種。

1.接種對象:

(1) PCV13:適用於6周齡~15月齡嬰幼兒。

(2) PPV23:用於2歲以上感染肺炎球鏈菌、患肺炎風險增加的人群, 尤其是以下重點人群但不侷限於以下人群:①老年人群; ②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COPD和肺氣腫)或糖尿病的個體; ③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臟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腦脊液漏的個體; ④功能性或解剖性無脾個體(包括SCD和脾切除); ⑤免疫功能受損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傑金病、多發性骨髓瘤、一般惡性腫瘤、慢性腎衰或腎病綜合徵患者)、進行免疫抑制性化療(包括皮質激素類)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

2.接種程序:

(1) PCV13:推薦常規免疫接種程序為2、4、6月齡進行基礎免疫, 12~15月齡加強免疫。基礎免疫首劑最早可以在6周齡接種, 之後各劑間隔4~8周。

(2) PPV23:通常應種對象只接種1劑次。對需要複種的, 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接種, 複種間隔至少為5年。

3.接種途徑及劑量:

(1) PCV13:使用前充分搖勻, 僅供肌肉注射。首選部位嬰兒為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 幼兒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劑量為0.5 ml, 注意避免神經和血管集中或其附近部位注射疫苗。

(2) PPV23:上臂外側三角肌皮下或肌內注射。每次注射0.5 ml。

4.接種禁忌和注意事項:禁忌證意味著不應該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 如果疫苗接種的獲益超過風險, 則可以接種疫苗。以下情形適用於所有疫苗:①對疫苗中任何成分過敏是接種該疫苗的禁忌證; ②中度或重症的急性疾病, 無論是否發熱, 接種疫苗應謹慎。


需說明的注意事項:①嚴禁靜脈注射; ②血小板減少症、任何凝血障礙或接受抗凝血劑治療者, 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時應非常謹慎(應在凝血因子替代或類似治療後儘早接種, 接種時應用更小的針頭, 接種後按壓注射部位≥2 min, 不得揉搓); ③疫苗只能對本身所含Spn血清型具有預防保護作用, 不能預防疫苗以外的血清型別和其他微生物導致的侵襲性疾病、肺炎或中耳炎; ④疫苗不能保證所有受種者都不會罹患PD; ⑤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或有免疫功能障礙的, 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血清抗體應答; ⑥不推薦2歲以下(不包括2歲)的嬰幼兒使用PPV23;⑦在中國尚未進行PCV13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臨床試驗, 國內暫不推薦本品與其他免疫規劃疫苗或常規兒童疫苗同時接種; ⑧接種本品時, 應備有腎上腺素等藥物, 以備偶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急救用。接受本品注射者在注射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 min。


非疫苗預防措施:

預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預防肺炎鏈球菌相關疾病。相關研究顯示,非純母乳餵養、營養缺乏以及室內空氣汙染等可能是兒童人群患該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出生頭幾個月鼓勵純母乳餵養、鋅元素的補充等。

在生長髮育階段,根據發育狀況給予足夠的營養, 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要積極防治佝僂病等營養性疾病,因其與肺炎的發生及治療效果均有較密切的關係。多到戶外活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應保證居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室內空氣汙染。由於細菌常經由飛沫傳播,在家人或周圍兒童患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要儘量減少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入秋後天氣漸漸轉涼,更應注意預防肺炎。在疾病流行期避免在人群較多的公共場所活動。鼓勵戒菸,合理使用抗生素,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預防和管理HIV感染。做好常規疫苗接種, 如麻疹、流感疫苗接種,對預防肺炎感染有積極意義。

鐮刀細胞貧血症的嬰幼兒服用青黴素V(125 mg, 每天2次)與服用安慰劑相比較, 前者可降低肺炎鏈球菌菌血症的發病率達84%。因此, 推薦上述患兒在出生後4個月之前每天使用青黴素進行預防。功能或解剖性無脾兒童, 推薦口服青黴素G或V, 以預防肺炎。對多糖疫苗很可能沒有反應的無脾兒童(例如2歲以下或接受大劑量化療及降細胞療法的人), 用抗生素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兒科醫生鮑秀蘭


肺炎是一種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大多都是在感冒的基礎上發病的。所以在感冒盛行的季節,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身體情況,孩子往往對疾病的抵抗力比較低,必須認真做好預防。首先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每日通風 2次,每次 30分鐘確保室內空氣新鮮,溫度、溼度適宜。室內特別乾燥時,可以適當的在家裡地上灑些水,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其次在飲食上要給孩子吃易消化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再者就是要讓孩子加強鍛鍊,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戶外活動時,注意適當地增減衣物。最後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病菌的侵入。


孩子生病期間應注意少食多餐,食物應易消化又有營養,不要強迫孩子進食。孩子患病期間由於出汗發熱,一定要給孩子多喂水,這樣還可以使痰變稀,呼吸道通暢。讓孩子臥床休息,孩子鼻腔內如果有幹痂,可以用棉籤蘸水後輕輕取出。孩子患病期間,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體溫及咳喘的變化。若患兒有嚴重喘憋或感覺孩子呼吸困難的話,需要立即吸痰,必須儘快將孩子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每年秋冬以及早春季節都是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期,由於早晚溫差大,秋季也變成了“多病之秋”。其中,小兒肺炎則是秋季的“重磅疾病”。寶寶患肺炎的機率和他所穿衣服的厚薄以及空氣溫度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這些季節,寶寶大部份時間都在室內活動,並且會接觸其他人。很多種類的肺炎都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引起肺部感染而造成肺炎的原因有很多。

大部分肺炎都是由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有一部分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其中一些可能通過咳嗽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或黏液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同樣,如果病毒感染削弱寶寶免疫系統的功能,細菌也有可能趁機開始在寶寶的肺部生長,在原發感染的基礎上出現二次感染。

不是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都會演變成肺炎。普通感冒不會輕易轉成肺炎。那些寶寶容易得肺炎呢?

1、年齡越小越易發病:一個年齡大的寶寶和一個小嬰兒同時被病菌感染,大寶寶僅是發燒、咳嗽,得了氣管炎或支氣管炎;而小嬰兒則有可能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並得肺炎。  

2、年齡越小危險性越大:不滿1週歲的寶寶肺炎發病率和死亡率高;1—3歲的寶寶,雖然發病率高,但死亡率較低;3歲以上的寶寶不僅發病率低,死亡率也低,由此說明抵抗肺炎的能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的。 

3、體質越弱病情越重:體弱、患佝僂病、貧血、營養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寶寶,比同齡寶寶更易患肺炎。 

4、肺炎常因感冒或支氣管炎引發:如果感冒或支氣管炎未及時治療,在上感後數天至一週可能引發肺炎,也可能一發病就是肺炎。起病急,大多發燒到38℃—39℃,也可超過40℃,常伴咳嗽、氣急,有時鼻翼扇動,口唇青紫。 

5、新生小寶寶的肺炎症狀不明顯:新生小寶寶可能只是吸吮差、易嗆奶,但並不咳嗽,也不發燒,甚至體溫低於正常。這正是肺炎較重的表現,這時肺部聽診,很多時候也聽不到肺炎特有的溼羅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確診斷,給診斷帶來很大麻煩。

6、那些免疫防禦功能或肺部清除功能被其他疾病削弱的,容易發生肺炎。

7、先天性呼吸道和肺部發育異常的寶寶在患肺炎方面也有更高的風險。

肺炎的症狀和體徵一般有以下:

一、查呼吸

患肺炎的寶寶,一般都有咳、喘和呼吸困難問題。如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陣發性,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若咳、喘較重,靜止時呼吸頻率增快(即不到2個月嬰兒呼吸次數≥60次/分;2-12個月嬰兒≥50次/分;1-5歲幼兒≥40次/分),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青或發紫,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提示病情嚴重,不可拖延。

二、望精神

寶寶感冒的時候,精神狀態略差平時,但較好,可以出門去玩,去跑,去跳的。但當寶寶患肺炎後,精神狀態明顯不好,出現煩燥,哭鬧不安或者是處於昏睡狀態中,伴有抽風可能。這個時候,就是寶寶有肺炎徵兆了。

三、測體溫

寶寶患肺炎時多數是會伴有發熱情況的,體溫多在38℃以上,持續兩三天時間,也用了退燒藥後依然無法退熱的話,那就說明寶寶得的是肺炎,寶寶感冒雖然也會發熱,但體溫多數在38℃以下,持續時間較短,退熱藥的效果也較明顯。但同時也應該警惕不發熱的小兒肺炎,寶寶患肺炎體溫可能會很高,但也可能不發燒,甚至體溫低於正常。  發燒時間長短,也不能作為判斷肺炎的依據。有的寶寶發燒僅兩天就已發展為肺炎,而有的寶寶發燒一週也並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從發熱並不能判斷寶寶是否患了肺炎,還需結合其他幾方面判斷。

四、觀飲食

寶寶若只是感冒的話,飲食正常,雖然吃東西會少、吃奶減少。可是依然是正常飲食的狀態中。若是寶寶患肺炎時,食慾下降,甚至不吃東西,不吃奶,而且伴有哭鬧,不能安靜,而且有憋氣的現象發生。

五、感睡眠

寶寶寶寶感冒時,睡眠正常。吃了藥後會安靜地睡覺。如寶寶患肺炎後,吃了藥,晚上也容易醒來,醒來後,愛哭鬧不停,夜裡呼吸還有可能困難加重的趨勢。這個時候,我們晚上的時候,就得注意觀察寶寶的隨時變化情況。

六、聽胸部

由於寶寶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父母可以在寶寶安靜或睡著時在寶寶的脊柱兩側胸壁,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嚕”、“咕嚕”般的聲音,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徵。小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七、其他更典型的症狀:嬰兒和幼兒可能看起來面色蒼白。嘴唇和甲床青紫,這是由於血液中氧含量減少造成的。肋間、胸骨下和鎖骨上的呼吸肌活動增加。胸部疼痛,特別是在咳嗽或深呼吸的時候。

八、通過數呼吸次數簡單方法,可幫助識別新生兒肺炎。正常新生兒的呼吸並不規則,常是一陣快一陣慢,有時甚至短暫停止。因此,數1分鐘的呼吸次數時,不能以數15秒再乘以4的方法來數。這樣,易使因患肺炎而呼吸增快的寶寶不能被發現,而正常寶寶卻被數成了呼吸次數增多。正確做法是要數滿1分鐘。一般來講,新生兒呼吸次數為40—45次/分。如果每分鐘大於60次為呼吸增快,為了準確可再數1次。要注意,一吸一呼為1次呼吸,不要計算成兩次。

雖然肺炎的診斷根據疾病的症狀和體徵就可以確定,不過為了確診並且判斷肺部病灶被感染的程度,拍一張胸部X光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胸部X線檢查,早期可見肺紋理增強,以後可見到雙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點片狀浸潤,或融合成片狀陰影,常併發肺氣腫、肺不張。

在呼吸系統感染的疾病中,“肺炎”只是患病部位最深的一種,而不一定是疾病病情最重的一種。它不是“燒”出來的,也不是“咳”出來的,肺炎也不一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

寶寶肺炎分為三種,分別是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無熱性肺炎。

1、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該型肺炎佔小兒肺炎住院總數的三分之一。好發於冬春季。最突出的症狀是喘、憋、呼氣延長,喘鳴之聲音有時不必用聽診器,只要靠近患兒就可聽到,患兒非常痛苦。

2、細菌性肺炎會發燒1-2天,因痰堵住喉嚨,會使寶寶呼吸困難,加上肺部化膿,亦會影響呼吸。

3、無熱性肺炎則沒有發燒症狀,一旦咳嗽和濃痰不斷時便應立即就醫檢查。一般來說,醫生都是以發燒程度、胸肺檢查及X光檢查來判斷病情。所以,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的全身狀態,包括精神、心情、呼吸、咳嗽等,然後詳細告訴醫生。高燒和嚴重咳嗽的症狀,可在1-10天內舒緩,至於肺部發炎的情況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痊癒。

那如果預防寶寶肺炎?

1、寶寶可以通過接種肺炎疫苗來預防由細菌引起的肺炎。接種肺炎疫苗後不等於不會得肺炎了,而是減少了患上肺炎球菌肺炎的機會。

2、注意加強鍛鍊,可根據年齡選擇適當的鍛鍊方法。

3、經常戶外活動,增強機體耐寒及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就不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4、不要讓寶寶著涼。衣著不要過厚或過薄,嬰兒不要包裹過緊。適當增加衣服。

5、嬰幼兒儘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避免到人多空氣汙濁的環境中去。

6、家中有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成人要儘量避免親密接觸年幼的寶寶,如需接觸要洗手戴口罩。

7、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時,不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去

8、加強鍛鍊是基礎:嬰兒期應注意營養,及時添加輔食,培養良好的飲食及衛生習慣。防止佝僂病及營養不良是預防肺炎的關鍵。

9、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還要學會咳嗽時用紙巾或者手絹遮住口鼻,養成規律洗手的習慣。

10、多曬太陽,注意室內通風和保持一定溼度。

11、剛剛發熱就到大或小醫院要求輸液,在吵吵嚷嚷、咳聲不斷的輸液室內滯留至少2小時以上,可以想象寶寶小小氣道內會吸進成百上千的細菌或病毒,尤其連續門診輸液3-4天以上的,接觸的病原菌會更多。

12、注意多喝溫開水,營養要均衡這些非常重要。

寶寶肺炎的護理須知:

1、多翻身拍背,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寶寶咳嗽多時,睡覺時會很難受,爸媽記得多給寶寶翻身拍背,幫助寶寶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喝水果、湯汁,少吃雞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質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細棉棒、吸鼻器。寶寶鼻塞、鼻堵時可用沾有溫水的棉棒溼潤鼻痂,一點一點地將鼻痂取出,爸媽注意千萬不可以用力過猛哦。選擇細小的棉棒,它比傳統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這時也能派上用場。

4、自備溫溼度計,保持空氣流通,每天開窗2到3次。自備一個溫溼度計,大超市裡就有賣的哦。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每天開窗2到3次,控制室內的溫溼度,溫度約在18℃~22℃,溼度約在60%左右。

5、寶寶發燒時應先物理降溫,敷額頭(退熱貼)、酒精擦身。如果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冷毛巾敷額頭可以給寶寶降熱,去熱貼也可以選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幫助寶寶物理降溫。

6、廚房內的油煙、室內的香菸要儘量避免。這些油煙很容易讓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得上疾病。

7、按時接種疫苗。記得及時帶寶寶去打預防針,像感冒疫苗一類的也要加以考慮。

8、母乳餵養,及時添加魚肝油。它們對增強呼吸系統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都大有好處。

9、多喝開水,咳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脫水,加重呼吸道發炎、增加分泌物黏稠度,使痰不容易咳 出。而開水能滋潤呼吸道,使痰液稀釋

10、吸蒸氣將水倒入吸蒸氣機的杯中,通過氣流衝擊產生水氣,讓寶寶的口鼻吸入升起的水蒸 氣,可以使痰液變稀,以利咳出

11、服用化痰止咳藥,藥物治療有時是最快速的,如果能配合上述排痰方式使用,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找醫生開藥,千萬不要自己亂用藥。

當我們聽到寶寶被診斷患上“肺炎”,都會感到驚恐和焦急,就開始慌了手腳。在我們潛意識就覺得肺炎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其實肺炎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瞭解感染的原因,瞭解病情的程度,懂得怎麼去採取措施。肺炎就沒那麼可怕了。“肺炎”就意味“肺部被感染”。在過去這種疾病是非常危險的,但如今,只要寶寶得到恰當的治療和護理,都可以康復的。不要給“肺炎”嚇倒。同樣,我們要學多點育兒知識,為寶寶的身體護航。讓寶寶身體健康。


寶媽BB


小兒肺炎其實就是下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上呼吸道感染就進展到下呼吸道感染了。怎麼預防呢?

首先,增強自身抵抗力,多鍛鍊身體,強身健體,多出蔬菜水果,多喝開水。其次,接種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等。因為肺炎病原體很多,所以國家規定的疫苗的最基本的。

再者,經常肺炎,一年3次以上者,就要查查有沒有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畸形等可能了。有的孩子,肺炎住院,出院了還是痰多,其實痰就是氣道分泌物,該怎麼辦呢?我覺得除了吃點化痰的藥物,比如沐舒坦口服液/富露施/標準淘金娘油等藥物,還可以多給孩子拍拍背。怎麼排背也是有講究的。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個要點:

1.最佳時間,拍背排痰的最佳時間是清晨起床後。夜間由於體位關係,呼吸道內會沉積大量痰液。平時拍背應在孩子吃奶、進食前進行,以防由於震盪過度造成嘔吐,造成誤吸,得不償失。

2.最佳力度。兩手手指併攏,手背隆起手指關節微屈,利用腕關節用力,由下至上,由兩側到中央,有節律地叩擊患者背部持續5~10分鐘,叩擊時發出空而深的“啪、啪”聲響,則表明手法正確。

3.最佳體位。拍背時,應一手託患兒胸部(或側身躺在床上)頭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後置於你的雙膝之間,根據體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脫落後,比較容易咳出。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嬰兒肺炎一般有幾個表現:一是發燒,多數嬰兒均有發燒,體溫都在38至40度,屬於高燒,有少數早產兒或體質較差的小嬰兒可表現為無發熱。記得大寶出生那天,剛從產房抱出來就送去了新生兒科,醫生診斷的就是肺炎,孩子既沒有發燒也沒有其他症狀。二是咳嗽有痰,小嬰兒不會咳痰,但一般可聽到咳嗽有痰響或呼嚕聲,在肺炎初期也可能出現刺激性乾咳。醫生後來告訴我們,大寶就是喉嚨裡面有痰,需要吸痰處理。第三是呼吸急促,嬰兒表現出來的呼吸淺而快,特別是在小嬰兒睡覺的時候,可見呼吸表淺而且頻率很快,有些小嬰兒可見吸氣時肋間隙和頸前窩出現凹陷。第四是消化道症狀,小嬰兒多數都表現吃奶不好或者嗆奶,也有些小嬰兒表現出不吃奶或者吐奶。第五精神症狀:孩子出現萎靡、焦躁或昏睡交替。


嬰兒肺炎一般有幾個表現:一是發燒,多數嬰兒均有發燒,體溫都在38至40度,屬於高燒

輕型肺炎容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上呼吸道感染孩子會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增快。退燒後呼吸、飲食和精神都立即恢復平穩。但如果出現持續發燒;或體溫不高的時候仍然出現呼吸急促;或者嘴巴周圍發青,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輕型肺炎一般治癒後比較良好,而重症肺炎不但肺部炎症範圍廣,還可能發生其他功能紊亂,甚至威脅到小兒生命。所以對小嬰兒患肺炎應給予足夠重視,並採取積極的治療。


小兒呼吸道感染多數病原為病毒感染,只有少數為繼發細菌感染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預防病毒感染是預防肺炎的關鍵,也是預防肺炎的難點。但肺炎並非是不可預防的。對小嬰兒注意一般護理,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起到降低肺炎的發病率,下面介紹幾種預防小嬰兒肺炎的方法:

第一,一般性預防:首先要注意嬰兒的生活環境。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要隨著氣溫變化調節嬰兒的衣物,注意不要穿得太厚也不要太薄。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節,儘量避免帶嬰兒到人多擁擠的場所,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要注意嬰兒的飲食營養,及時添加輔食,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不斷提高嬰兒自身抵抗能力,預防佝僂病、貧血等營養不足引起的疾病。一般性預防是要給嬰兒一個舒適衛生的環境和一個健康的體質。


第二,藥物性預防:抗菌素對細菌性肺炎的發生有明顯的控制能力,雖然早期應用可預防細菌性肺炎進一步加重,但因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種類多,加之還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儘管如此,臨床上觀察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時用抗病毒藥物也有緩解病情和減輕症狀的作用。


第三,免疫接種:許多感染性疾病的預防通過接種疫苗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疫苗的應用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從而達到降低嬰兒肺炎的發病率,但由於嬰兒肺炎病因複雜,加之一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容易發生異變,所以還沒有指定的疫苗可以預防所有的嬰兒肺炎。


肺炎的治療要採取積極的態度,首先應該明確病因的診斷,以便及時採取有效的對策,絕大多數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抗感染為主,具體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所以遇到嬰兒出現肺炎表現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奶爸修煉記


兒童反覆支原體感染引發支氣管哮喘

一、【什麼是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肺炎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感染,曾有報道,支原體肺炎佔各類肺炎總數的10-30%,流行高峰年達到50%,流行持續1-2年,對於患兒來說,一次支原體感染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甚至幾年。

【肺炎支原體感染特點】

傳播:飛沫

潛伏期:1-3周

易感人群:1-10歲兒童,尤其以1歲到6歲學齡前幼兒支原體感染髮病率偏高。

臨床症狀:大部分支原體感染臨床症狀較輕,起病初期的4-6天傳染性最強,部 分會發展成肺炎,且為非典型肺炎表現,嚴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易復發:肺炎支原體生長緩慢,治療不徹底易復發。

併發病:除呼吸道感染外,還可引起神經、心血管、血液、泌尿、消化、皮膚、關節痛、眼、耳、鼻等多器官多系統併發症。

抗生素:支原體對青黴素類、頭孢類、磺胺類消炎藥不敏感;支原體對四環素類、紅黴素類等大環內酯類如大家熟知的阿奇黴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糖甙類、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諾酮類等,但大部分支原體敏感的抗生素藥物會對兒童正常生長髮育產生較大副作用,因此,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成為臨床治療兒童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

【肺炎支原體與哮喘的相關性】

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比非感染患兒發生哮喘的風險性更高。過去曾將感染性支氣管哮喘列為內源性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種類,甚至許多學者將感染性支氣管哮喘與內源性支氣管哮喘視為同一疾病。隨著醫學的發展逐漸認識到了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誘發或加重氣道變應性炎症,是引起支氣管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十年來某些作者還觀察到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也涉及到IgE和Ⅰ型變態反應。

二、兒童支原體病毒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發生機制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呼吸道的病毒和細菌感染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有著密切關係,雖然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誘發支氣管哮喘的機制是多方面的,但從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誘發加重氣道變應性炎症來看,其與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有著相似之處。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支氣管哮喘的發作過程中,呼吸道的細菌感染可能並無重要作用。對支氣管哮喘發作期和非發作期的患者分別作咽部的細菌培養,發現兩者並無差異,同時發現在支氣管哮喘發作期患者咽部的拭子上分離出緩解期並不存在的病毒,這就提示病毒感染可能與支氣管哮喘發病有關。

最近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病毒感染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同時還發現支氣管哮喘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反覆抗感染再反覆感染形成惡性循環。在兒童支氣管哮喘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為常見,其次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和肺炎支原體;在成人中則以肺炎支原體、鼻病毒和流感病毒較為常見。

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支氣管哮喘的機理主要與以下三方面有關: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導致的氣道高反應性

臨床觀察已經證實, 在上呼吸道發生病毒感染後, 可使得支氣管的反應性增加。Swenson等對9名患有急性呼吸道鼻病毒感染的患者進行了氣道反應性測定,發現所有9例患者的氣道對組胺的反應性均有明顯的增高。Minor等曾對49 名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進行觀察也證實,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支氣管哮喘的發作多與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關。

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損傷呼吸道的上皮,從而使氣道壁的膽鹼能受體暴露,產生膽鹼能性氣道高反應性;②病毒感染可導致氣道內肥大細胞/嗜鹼粒細胞積聚過多,從而增加炎性介質的釋放,導致氣道的反應性增加。病毒感染對氣道反應性的影響機理是較為複雜的,仍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二)病毒感染可誘發機體產生特異性IgE

病毒誘發機體產生特異性IgE 的機理是由於病毒可以作為一種外來性抗原刺激體內Th2細胞釋放大量白細胞介素-4和白細胞介素-13,從而誘導B細胞合成過多的IgE。實際上病毒感染誘發的支氣管哮喘很可能是一種藉助於IgE機制而介導的病毒性過敏性支氣管哮喘。近年的研究已經證實在大多數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的兒童,其血清中IgE 的增高與近期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密切關係,這些針對病毒的特異性IgE 的產生使患兒的氣道處於對病毒的致敏狀態。

已發現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期,約有3/4的患者氣道上皮細胞表面附著有IgE。在病毒所誘發的過敏性支氣管哮喘中,患者的特應性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病毒作為一種外來性抗原可以誘發與花粉、塵蟎等引起的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相似的症狀,患者可以表現有鼻癢、打噴嚏和流清涕等上呼吸道過敏的症狀,然後出現支氣管哮喘症狀。

(三)病毒感染可增加支氣管哮喘患者對變應原的遲發相支氣管哮喘反應的發生率Busse等(1991)通過對10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變應原支氣管激發試驗與呼吸道病毒感染關係的研究,結果證實在鼻病毒感染前僅有1例發生遲發相支氣管哮喘反應, 而在感染鼻病毒期間,則有8例出現遲發相支氣管哮喘反應, 病毒感染增加支氣管哮喘患者對變應原的遲發相支氣管哮喘反應的發生率的機理目前尚不清楚。

(四)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降低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功能

研究證實,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改變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功能,使β-腎上腺素能神經的功能降低,其機理尚不明確。總之,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病因是複雜的,其發病機理也是錯綜複雜的。目前對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研究較少,研究水平也僅僅處於初級階段,應該繼續為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進行不懈的研究。

三、發病機制的研究對感染性支氣管哮喘治療的影響

通過對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的近代研究,給我們臨床醫生防治感染性支氣管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由於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支氣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預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別是對於具有特應性素質患者)是降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的主要措施。

(二) 由於氣道的非特異性炎症在感染性支氣管哮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非特異性炎症治療可能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臨床研究已經證實,吸入糖皮質激素和色甘酸鈉等抗炎藥物在預防和治療感染性支氣管哮喘時也具有良好療效。特別是已經證實感染性支氣管哮喘與Ⅰ型變態反應有關,因此抗變態反應治療如抗IgE單克隆抗體亦在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具有一定作用。

(三) 由於病毒性感染在感染性支氣管哮喘中佔有重要位置,因此提示我們應進一步加強抗病毒治療的研究,目前雖然已發現了病毒唑、病毒靈等抗病毒藥物,但其效應尚不理想,應致力於研究更有效的藥物。

(四) 由於感染性支氣管哮喘與細菌感染的關係不大,因此在感染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抗生素可能無效或療效甚微。

(五)由於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可以誘發氣道高反應性和特異性IgE,因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後測定氣道高反應性和特異性IgE水平可以指導我們是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以預防支氣管哮喘的發生。

【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降低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調節免疫,預防抗生素使用導致的副作用

(抗生素濫用,促使過敏性咳嗽變異性哮喘成為流行病)

流行病學家在研究人類與疾病鬥爭的歷史後,指出抗生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們發現兩種慢性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就是各種過敏性疾病和哮喘。兒童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療與後期過敏性疾病和哮喘的發展有一定相關性,這讓我們才認識到,抗生素在免疫系統功能失常引發的慢性過敏性疾病如哮喘病中扮演著反面角色。

抗生素確實是一種神奇的藥物,是戰勝疾病非常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和其它藥物一樣,抗生素也有難以避免的副作用,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較輕,如真菌感染,而且持續時間短,有些副作用則持續時間長,症狀也比較嚴重,如艱難梭菌過度增殖引起的腹瀉。

所有副作用中最顯著的,而且後果最嚴重的是對免疫系統的破壞,這可能會影響人的一生。幸運的是,我們及時發現了抗生素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並且找到了預防或應對大部分副作用的方法,即通過在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後補充益生菌來預防副作用的發生。

臺灣成功大學 過敏與臨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成大醫院小兒科王志堯教授:益生菌與過敏性疾病的研究進展中談到:哮喘患者與健康人相比,氣道微生物構成發生改變,氣道高反應性與氣道菌群結構不穩定密切相關。菌群穩態直接影響到過敏性哮喘的病程,吸入激素與抗過敏 藥物長期治療並不能影響哮喘的病程及愈後,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通過降低因過敏 而導致的TH2免疫反應,增強TH1型免疫功能 ,調節Treg免疫細胞,成為腸道菌可以對抗過敏 性疾病新發現的有利科學支持,兒童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 ,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哮喘,甚至被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以及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引發的哮喘患兒都可以及早的補充抗過敏 益生菌康敏元來干預腸道微生態介導的IgE通路,來抑制IgE過敏抗體的生成,從而改善兒童過敏性哮喘的病程及愈後,減少哮喘複發率。

微生物研究成果已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微生物與過敏性疾病,腸道微生物與兒童哮喘,呼吸道微生物與兒童哮喘,抗過敏益生菌對兒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抗過敏益生菌與溼疹蕁麻疹等等微生態研究成就已發表諸多論文研究,對於過敏性疾病,不再是停留在抗過敏藥和激素霧化的治療層面,人類是一個“超級生物體”一些難治性疾病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在人體生物體的研究上起到治療性突破,人類基因組與微生物組共同作用,影響人體的免疫,營養和代謝過程,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八年專注抗過敏益生菌菌株及配方研究,把配方療效與菌株品質視為生命線,聯合臺灣成功大學過敏與臨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堯教授開展臨床實驗病例研究,通過抗過敏益生菌影響過敏性疾病的免疫系統的發生發展機制,開創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免疫抗過敏營養療法,補充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可:調節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穩態,緩解氣道高反應引起的咳嗽哮喘;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穩態,改善腸道食物蛋白過敏機制;調節腸道微生態菌群介導的過敏原特異性IgE通路,抑制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生成,由於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調節TH細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應,增強TH1型免疫反應,以及上調免疫細胞和加速皮膚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復。

過敏的小孩腸內缺乏抗過敏的乳酸菌:過敏原的種類很多,諸如:塵蟎、細菌、花粉、蛋白、牛奶、大豆、小麥、黴菌、肉類......等千奇百怪,許多醫學研究指出,有關“免疫耐受IgE分泌過多”所引起的過敏問題,與腸道內的好菌壞菌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研究表示:過敏的小孩,腸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桿菌屬比較少,雖然有數以萬計的乳酸菌菌株存在於自然界,但僅有極少數乳酸菌株具有抗過敏的特質,這種對“免疫耐受IgE分泌過多”具有特殊調節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桿菌、格氏乳桿菌、約氏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和羅伊氏乳桿菌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桿菌功效為降低血清IgE抗體,促進干擾素分泌提高Th1型免疫反應應答;而格氏乳桿菌功效則為降低血清IgG,有助於減少過敏反應相關細胞激素IL-5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康敏元加強型具有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能力。


益生菌科普


最近似乎每個孩子都經歷了咳嗽,有的是反覆高燒後咳嗽,寶媽們真是著急上火,唯恐孩子因高燒咳嗽引起肺炎。那在這個深冬季節,怎樣預防肺炎:

第一, 注意保暖,出門戴口罩,防止病從口入。

第二, 第二晴朗的天氣帶孩子去公園及環境適宜的地方散步,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第三,避免去人多的,環境惡劣的地方。

第四,睡覺前,用蘇葉煮水給孩子泡腳,泡至微微出汗為止。

第五,多吃白色食物,例如:山藥、生梨、荸薺、白蘿蔔水。

第六:寶媽們學習一些簡單的推拿,睡前和孩子當親子游戲做做,這樣可以適當增加孩
子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