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嗨,大伙们。最近有看吉利、长城宫斗剧吗?

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啦。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但结合下半年汽车行业销量出现历史性下滑,车企为生存竞争相互掐架,大伙是否开始担心行业拐点将至,这个拐点将持续多长时间?

假若真如日本野村证券公司所预测,“四季度汽车销量将下降7.5%导致全年销量下降1.6%”。

那么,这将是中国乘用车市场年销量自1990年以来首次下滑。

一个扎实的拐点。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看到这,相信有大伙会想,下滑又不是等于卖不了,今年卖得少那就少赚点钱咯,有啥大不了。

但你可曾知, 汽车行业有句老话叫“怕放不怕开”。

像汽车这种集精密机械与电子于一体的产物,被闲置久后,汽车内部将有许多零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折损。

假如从今年开始,车市要进入3年或以上的寒冬。

那么,一台本该在30天规划下售出的车子要延期到半年或以上售出。这中间,车子零部件的老化以及车子存放的成本都将大大增加经销商的经营压力。

即使卖出去了,客户也会嫌弃老化而要各种折扣价。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而目前,中国汽车经销商们(4S店)就是面临这样的苦恼。

从今年1月开始,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高于1.50警戒线,或是库存深度超过一个半月,这表明经销商的经营压力较大,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合理的库存系数应该在0.8-1.2,以0.8为例,即需要0.8个月,不到30天的时间把库存车子卖掉)

目前,不少4S店为了盘活库存、盘活现金,纷纷大力降价促销,有些实在卖不出去的“老车”还被放到二手车平台购买,更有甚者,是把汽车零部件拆了来卖……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但结果有好转么?没有,刚刚前面说了。

不好卖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行业规律看,我国汽车市场经过近几年高位运行(年产销规模达2800万辆),已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换,加上2018年是刺激政策退出的小年,之前刺激政策透支消费,给今年带来压力。

其次从经济环境讲,过去几年二、三线城市棚改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而在今年经济下行背景下(棚改货币化比例降低),汽车作为可选消费中支出最大的品类,也最容易遭遇需求低迷。从下图看到,随着经济下行,汽车销售速度也逐步放缓,两个指标基本同步。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最后是消费信心。前几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给居民带来极大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但今年股市暴跌、P2P暴雷,反而导致居民财富缩水,同时房地产价格见顶,从房市中赚快钱的效应不复存在,未来财富积累越来越多的与收入和经济增长挂钩,这导致居民压制消费冲动、削减汽车消费。

行业因素叠加对未来经济下行的预期,使得目前市场担忧今后2-3年汽车行业很可能陷入停滞或负增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发布会上则表示,我国汽车产销基数已经很大,2017年达到了2940万辆的产销规模,这种高速增长恐怕难以持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低增长恐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

低增长是常态,那么,在这低增长下的低谷期又将持续多久?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认为,今年的销量大概率出现负增长,中国车市开始进入周期性低谷,周期或达3年及以上。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她分析道,中国汽车市场自2009年进入普及期后,在第八至十年会有一次深幅度的、负增长的调整。车市大退潮,往往与宏观经济、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调整密切相关,同步表现为股市、楼市的泡沫析出。比如,有些汽车经销商在库存融资上,出现重复质押。伴随杠杆比例增高,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随之而来。

短期来看,环保等因素雪上加霜。部分城市提前落实国六排放标准,这将增大提振车市的难度。由于排放标准关乎车辆上牌,或将出现消费者持币观望,车企加速清理库存国五车型,但又缺乏充足国六车型投放的局面。

今年不会是最差的一年,市场将持续走弱,整个周期或将持续三年及以上。目前中国车市处于阶段性峰值,2019年和2020年车市销量将持续下滑,如果2020年能实现触底,则预计2021年、2022年开始走出低谷,继续增长。

车企互怼、金九淡销,本次车市寒冬或达3年甚以上!

寒冬或将至,对于需要买车或换车的朋友来说,这将是不错的机会。问题是,不知你的钱包有没有跟着“消费降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