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安全的“碰一碰”来了 会干倒“扫一扫”吗?

去商店、超市、菜市场购物或乘坐出租车,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时都可以“扫一扫”二维码。二维码的普及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也造成很多安全隐患。不过最近,华为宣布新支付方式NFC(也称“碰一碰”),并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进行试点。据悉,相比于扫一扫,碰一碰可以在没有网络或手机信号的地方均可实现,并且支付安全优势明显,在此技术面前,支付宝和微信也在布局NFC。那么,碰一碰会否取代扫一扫颠覆当下的移动支付行业格局呢?


更安全的“碰一碰”来了 会干倒“扫一扫”吗?


“碰一碰”独具优势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

“二维码作为物联网重要的感知技术,主要运营环境、应用场景完全依附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二维码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张也平说,金融电子支付可以说是目前二维码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但二维码应用带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金融欺诈、造假制假、商业诚信等问题,尤其在金融支付领域出现的问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华为终端日前宣布,华为联合银联在多个城市推出“碰一碰”支付,即只要将NFC手机靠近有“碰一碰”字样的NFC标签,手机屏幕就会自动弹出收费界面,输入金额即可,无需任何APP或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

NFC是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手机指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在出厂时即内置了智能安全芯片,无需再更换SIM卡或其他硬件,就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并下载银行卡,即使在没有网络或手机信号的地方,也可实现近场非接触支付,电子现金充值和现场小额快速交易等。

经测试发现,NFC手机支付需要在小于10厘米的范围内才能通信,而且只能是点对点通信,这就保证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只要终端设备在用户的管理范围内,就没有被盗刷的可能性。

而对于商家而言,NFC 标签的成本能控制在2元之内,推广成本很低,商家也很容易接受。同时,对于部分商家而言,不用购买POS机和二维码设备,只需要贴上NFC卡片标签,并开通在线收单服务,即可使用,为移动支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节约了不少成本。

此外,支付宝和微信也在布局NFC。如支付宝重启了NFC公交卡,腾讯乘车码开放小程序HCE模式中就具有NFC能力。

想要干倒“扫一扫”还需多久?

在国内,目前NFC手机发展迅速。华为大部分手机都支持NFC功能。碰一碰新支付方式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要与二维码支付说再见了?专家认为,目前,对于用惯了二维码支付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接受NFC支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NFC支付在安全方面优势明显,会成为与二维码支付一较高下的重要力量。

2018年7月,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2018年第1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03645.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99%。其中,支付宝以53.76%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把交椅,腾讯金融(微信支付)以38.95%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二位。

这意味着留给其他支付机构的份额仅有7.29%,想要突围成功并不容易。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通过手机摄像头“扫一扫”实现支付不同,华为搭载了NFC技术。NFC是近场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支付和信息传输,不过需要手机搭载内置芯片。

基于此,Huawei Pay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为华为终端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使用体验,这也是Huawei Pay寻求与支付宝微信做出差异的一个方面。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排名》显示,华为在该季度共销售了285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27%。

北京信陵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金融科技与支付安全专家王建新比较认可华为的差异化运营模式,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华为做移动支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问题,“它支持的功能越多,用户使用越方便,对用户形成的粘性也就越大。”

王建新认为,随着华为手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份额逐步扩大,Huawei Pay以自带绑定的销售方式,完全可以覆盖更多的消费使用人群。“对Huawei Pay来说,这是其独特的优势。

想要在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分两分天下的支付市场博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Huawei Pay也在积极寻求拓宽服务范畴,以期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观察者网在现场了解到,华为和银联今年的发力重点是便民场景,尤其是公交地铁、无感停车和校企园区等。中国银联企划部副总经理吴俊峰表示,双方后续将快速推进Huawei Pay境外落地,同时开展手机盾、手机POS、摄像头扫码等多个创新产品合作。

(综合自:科技日报、观察者网、韭菜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