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这首思妇词极具韵味,词的上阕更是语意精妙令人叫绝!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娶了王弗之后,两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王弗于二十七岁就因病去世了,于是在三年后王弗的堂妹王润之嫁给了苏轼做填房,王润之虽是作为继室,但两人仍恩爱有加,苏轼就这样又重新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后来苏轼因赈济灾民而暂时离开了家,在没有妻子陪伴的时间里,苏轼很是寂寞,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思妇词。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写的这首思妇词极具韵味,词的上阕更是语意精妙令人叫绝!

很有意思的是这首词看起来是以王润之在杭州思念自己的角度所写的思妇词,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自己对王润之的思念之情,这样的写法含蓄地表达出了夫妻双方十分恩爱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自己盼望能早点回家的归乡之情。并且读这首词时值得注意的是,词尾的"斜"字虽然按照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规定应该读"xié",但这个字的古音是应该读"xiá"的,并且在以前的诗集注解中都有提示"斜"字可以读"xiá",但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大多古音都被废弃了,比如"骑"现在已经没有了"jì"这个读音了,"说客"也不读"shuìkè"而改为"shuōkè"了,扯得有点远了,接下来还是和大家一起品读一下这首词吧。

苏轼写的这首思妇词极具韵味,词的上阕更是语意精妙令人叫绝!

词的上片写的很有韵味,"去年"与"今年","飞雪似杨花"与"杨花似雪"这两个对比一来说明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二来则表达两人分别已经很久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句简直妙绝,前一句道出了恩爱的夫妻分别时妻子冒雪送丈夫出行的悲凉感,后一句说出了独自在家的妻子看着春尽时飘落的杨花心中的孤寂感。在如杨花飞舞的大雪中两人不舍分别的场景,与独守闺房的妻子孤寂的看着窗外飘落的杨花这两个景象则进一步强化了"犹不见还家"带给读者的落寞忧愁感。

苏轼写的这首思妇词极具韵味,词的上阕更是语意精妙令人叫绝!

下片则是着重刻画了思妇的形象,本想对着明月喝点小酒借以消愁,但是卷起帘子后,风露又透过窗纱扑了进来,让本就因思念丈夫的妻子更加感到寒冷寂寞了。后一句则指月光怜爱地将自己的光辉与柔情洒向了在画梁上的双宿双栖的燕子,独留妻子一人守在闺房就如那想念丈夫的姮娥一般孤寂。苏轼写的这首思妇词将女主人公刻画的惟妙惟肖,虽说明看写得是思念自己的妻子王润之的孤寂之情,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自己思念妻子王润之的恋家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